分享

我妈去世以后我爸卖掉房子陪读,可我买了房子却不想让他住进来

 天天书屋2013 2015-12-10

十五岁以前,我没有自己的房间。家里是卖豆腐的,在街面有个小作坊,我和父母的卧室,就在豆腐坊后面,用防火板隔一间出来,安一大一小两张床。

大家都叫我父亲为豆腐老杨。十五岁以后,我慢慢长成一个大姑娘,不知哪个无聊的家伙,给我取了一个绰号叫“豆腐西施”,大家纷纷起哄,也跟着这么叫起来。

我讨厌这个外号,讨厌父亲的作坊,比起白天来,更讨厌晚上。

晚上,十一点以后,豆腐作坊打烊,父母才洗漱完毕上床睡觉。我总是逼着自己很早睡着,可每每被他们洗漱或说话的声音吵醒。

他们通常是在算帐,算着算着就起了争执,不是母亲埋怨父亲不该赊帐给谁谁,就是父亲埋怨母亲黄豆的价进贵了。

然后两个人啰啰嗦嗦好一阵,才慢慢进入梦乡,发出鼾声。白天劳累的人,睡着了鼾声也格外地大,此起彼伏,震得我的耳膜发麻。

然而世上有很多无聊的人,有时候喝点酒,就拦着我问,你爸妈和你睡一间屋,晚上你听到什么动静没有?

这话还是当着父母的面问的,旁边的人就一阵哄笑。父亲便放下手里的活计,冲过来假装要踹问话的人,嘴里笑骂道,去你妈的,想知道你妈的动静,来问我。

大家笑得更加响亮,气氛十分欢乐。

我默默地缩回防火板隔成的小屋里,哗哗地翻着书,企图盖过外屋一迭高过一迭的笑浪。

没有人知道,我有多么想离开豆腐坊,离开这个家。

我的理想终于在十六岁这年实现,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从此住进了学校。

从此,我再也没有回过豆腐坊。因为母亲在这一年病逝,父亲关掉了豆腐坊,搬到我上学的城市,还是卖豆腐,只是缺了母亲做帮手,他不得不去批发市场买别人做好的来卖,赚点差价。

于是,我还是豆腐老杨的女儿。所幸的是,这里没人叫我豆腐西施,他们所有人,包括我父亲,都认为我必定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前程。

大学毕业之前,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将来买了房子,要不要和父亲住在一起。

父亲和我相依为命,每日起早贪黑,一切都是为了我,以至于活到五十多岁,还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可要是拷问我的心,我必须要诚实地说,我不愿意。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的性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变得喜欢钻牛角尖,我一句话说不好,他就认为我在挑畔他,就要发作一番。

于是我能不和他说话,就不和他说话。可是不理他也是罪,他会毫无预兆地忽然骂起来,说我整天板着死人脸给谁看?

就算偶尔心情好,有沟通的欲望,他一开口便说,我这一生,都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我就呆在老家,找个新老婆,照样开豆腐坊,何苦来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受气?要不是为了你,我不至于连间豆腐坊都保不住,当初那么便宜兑给别人,现在价钱起码涨了五倍。

要不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

我耳朵里灌满了这句话,我真是无比讨厌这句话。

虽然我理解他的辛苦,卖豆腐赚得少,我上学的花费却大,日子只得紧巴巴地过,再加上他孤零零一个人,难免会想念过去在老家的喜庆热闹。

可我并没有求着他为我做什么,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而现在,这些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他失去了豆腐坊,失去了讨新老婆的机会,他在批发市场受了别人的气,也都是我害的。

他就没有问过自己,要不是看我将来也许可以依靠,他会不会孤注一掷抛弃一切跟了来。

二十岁以后,我学会了和父亲赌气。他有本事三天不理我,我就有本事十天不理他。

每一次和解,都是他主动,他会在某一天给我打电话,囡啊,我做了鱼,今天回来吃吧?

我也不好再强硬下去了,于是回家吃鱼,可是父亲喝过二两酒,“要不是为了你”的理论再一次出口,我便再一次摔门而去,周而复始。

可是父亲对我买房的事,抱着比我更大的热情。特别是我毕业后,签了一家待遇不错的公司,他掐指一算我的工资,便得出结论,五年内,凭你的收入,再加上我的积蓄,首付是没有问题的。

父亲的积蓄有大约二十万,可我并不愿意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父亲的积蓄扯在一起,我也不愿意跟他住在一起,可我不知道如何开口。

二十五岁那年,我交了一个感情稳定的男朋友,准备结婚。

男友收入不高,积蓄不多。他很坦荡地对父亲交了底,说,暂时没有能力买房子,希望可以先结婚,两个人一起奋斗,最终会有自己的房子。

没想到父亲听了并不介意,拍着胸口说,房子一定要买,钱的事不用操心,我有!

这晚我与男友深谈了一次,表示不想接受父亲的支援。

当然,我没说自己内心最深层的原因,只说,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不忍心一下挖光他的积蓄。

最后,我指派他去拒绝父亲的好意。

晚上,我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他说,他为人正直不贪婪,是个好娃。

他说,就冲他是个好娃,这房子我一定要出钱,你什么都别管,只管去选房,争取在这个月之内定下来!

父亲说得斩钉截铁,仿佛这件事他决定就行了,我只需执行即可。

我失控地嚷起来,我不要你的钱!

父亲在电话那端愣了片刻,然后才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我不想和你住在一起!

我与父亲开始冷战,十天二十天过去了,他再也没有打电话叫我回家吃鱼。

我开始慌,于是鼓足勇气往家里打了个电话,却没有人接。

这时男友却在电脑前惊叫起来,他说,咱们银行卡里怎么多了二十万?

我冲回家里时, 父亲已经走了,租来的房子也退掉了。我找到他摆摊的菜市,隔壁的人说,他好几天没出摊了。

很显然,父亲将他全部的积蓄打进了我的银行卡,就走了。那么他去了哪里呢?男友说,他肯定是回老家了。

然后男友顿了顿,又说,你伤了他的心。

在老家小镇上找到父亲非常容易,我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挽着袖管,帮烧肉店的老张洗肥肠。

我躲在街角,远远的看着他,仿佛看见了我十五岁之前的那个父亲,面容,笑声,与当年并无二致。可为什么自从他搬到我上学的城市,我就觉得他老了呢?

老去的,只是苍凉的心境罢了。如今回到他熟悉的家乡,也就重新活了过来。

我在一瞬间,忽然醒悟,原来我真的拖累了父亲,要不是为了我,他真可以呆在老家,即使不做豆腐,随便干点什么,都可以活得高高兴兴的。

正是因为怕我在异乡孤独,受人欺负,以及为了让我能随时吃到他做的鱼。即使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对于他来说,那就是天下最要紧的事。

我知道他曾背着我偷偷攒下我得的所有奖状,偶尔回乡的时候,会炫耀给别人听。和老乡通电话时,也总是把话扯到我身上来,引着人家夸我两句他心里才舒坦。

至于生活的艰难,与我性格上的不合拍,他对任何人绝口不提。可是就连男友都看得出来,我们父女俩就像两只斗鸡,却注定一方会最终向另一方妥协,而他,永远都是妥协的那一个。

这天我默默走到父亲面前,他发现了我,首先警觉地向周围看了看,确定没有被人看出什么端倪,才问,你来干什么?不用上班吗?

我艰难地说,房子我看好了,你什么时候跟我回去签合同?

父亲不回答,擦干手,向老张打了个招呼,便拉着我离开了。

他把我带到了自己在镇上新租的房子里,很小,却已收拾妥当,桌椅板凳,一应俱全。

他得意地环顾一圈,然后说,以后我就在这里安家了。租金一个月才四百,我随便做点小买卖就赚回来了。还是老家好,物价便宜,比起你那坑人的大城市,强太多了。

我说不出话来。我从小就不会说暖心窝子的话,此刻更不知如何劝慰父亲的绝决,情急之下,我说的是,那二十万,我不和我一起住,我就不要了。

父亲顿了许久,才说,你当我愿意跟你一起住吗?我不过是在尽做父亲的责任,其实比任何人都盼望早一点放手。现在,你有了好归宿,我就该放手了。

我愣住。

其实,从一开始,父亲就并不打算和我一起住,他比我更明白,相爱却也相伤的道理。他的唠叨和抱怨,不过是对孤独的映射。他对我有一种不确定的不安全感,因为明白我总有一天会离开他,这日子越近,他越是恐慌,不得不一遍遍强调,从而引发一次次的战争。

我们父女俩,彼此误会对方许久了。

这晚我留在父亲的小屋里,我们共同做了一餐饭,几乎算是豆腐宴,因为有烧肉豆腐,炖豆腐,小葱凉拌豆腐。

我从小是厌恶吃豆腐的,可是这一餐,我吃得很香。

然后父亲喝了酒,又红了眼圈,他说,我想你妈。

他说,老家才有你妈的气味,回到这里来,踏实。

这天父亲借着酒意,把他能想到的所有往事都说了个遍,其中再一次提到“都是为了你”这句话。

可是这一次,我没有反驳,因为他说得没错。世上有这么一个一心为了我的人,而我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知无觉,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混账。

这晚我近乎虔诚地聆听,关于父亲的回忆,关于母亲的气味。因为在这一刻,我和父亲一样,对它们,十分想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