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劲酒和劲牌药酒

 我的459 2015-12-10
首先声明,本文为本人个人观点,重点是从操作层面,在技术上提供思路。实际办案过程中,还是需要得到本局法制部门的认可才行。
昨日,在群内讨论了一个案子,就是劲酒和劲牌药酒的纠纷。大概是说劲酒举报劲牌药酒有商标侵权的行为,要求工商部门查处。工商部门在查处中发现,劲酒是注册在第三十三类食品类下,而劲牌药酒则是注册在第五类下的药酒类下。也就是说,双方都是合法的注册商标。
劲酒和劲牌药酒
这个是药酒的商标
劲酒和劲牌药酒
这个是劲酒的商标
很显然,商标的差异挺大,但是“劲”字的写法几乎一样。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两个都是注册商标,而且是在不同的分类中。如果要按照商标侵权处理,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商标异议问题。按照程序,原告方先要去商标评审委员会复议,要求撤销对方的商标注册。当然,对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积极应诉,就算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了商标注册,也会到法院继续行政诉讼。然后一审二审,全部走完程序,至少在2到3年,甚至更长。这其中的诉讼风险如何,不得而已,即使劲酒如偿所愿,撤销了对方的商标注册,然后再来告对方商标侵权,也是劳民伤财,而且耗时太长。因此,按照商标侵权处理,显然不太现实。
我们再看看两个商品的实物包装。
劲酒和劲牌药酒
这是药酒的标贴

劲酒和劲牌药酒

这是劲酒的标贴。

    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使用当中,药酒把“劲”字明显放大了。也就是说,劲牌药酒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是注册商标,而是有变异。
    劲酒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较高,劲牌药酒在商标使用的时候,明显放大“劲”字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让消费者通过联想,误认为该商品就是劲酒,或者是劲酒的系列产品之一。虽然整体的包装装潢存在差异,但是消费者在认知上还是非常容易混淆。而且当本案承办人在马路上对消费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时,无人能分辨这两种酒。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第(二)项“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而这里所说的“是购买者误认为”,是指“普通消费者加以一般注意力”。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不是专家的老百姓,随便看一眼,不用仔细分辨能被误导的。根据承办人在街上随机取样的调查,显然已经符合这个条件了。
无论是根据工商总局的规章,还是相关的司法解释,本案按照包装装潢处理,回避商标问题,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其实,类似的傍名牌案件,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办。此外,关于“知名商品”的认定,按照总局的规定,是推定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人仿冒,就可以推定为“知名商品”,司法解释也有类似的规定。
建议工商的同仁们举一反三,类似案件如果商标侵权处理的时候有难度,可以根据《反法》的仿冒包装装潢来处理。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见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