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刻关注学生

 铁星学堂 2015-12-10

    要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有效地学得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发展,教师必须做好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情况的工作。无论是了解,还是分析研究学生,都跟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技艺方法水平有关。在教学中,特别在备课时应从哪些方面来把握学生的情况呢?教师比较关心的往往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再进一步,则是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和情意态度方面的情况。

  一、关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分析和研究 在学习理论中,认知有较广的涵义。一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感性知识和体验),智慧技能(理解、应用能力)、动作技能和智力发展等,都反映了他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认知学习。它必须以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起点,故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是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作业情况,测验情况等可以获得有关信息。把握全班的知识掌握和智慧技能水平,一般要通过对重要测验、考试的分析,了解各知识块和各级水平的失分情况(或得分情况)去把握。把握个别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档案中记录主要测验的主要错误、错误原因。这是一项颇费精力的工作,可 以先抓两头建立部分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发动学生自己记录。让学生建立和翻阅自己的学习档案,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常见错误。要十分重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初中学生开始出现智力型式的分化,学业成绩不良原因包含了思维的弱点。
    
初三化学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经验又较具体直观,学生的学习起点相近,故不应有大面积的学业成绩不良者。在高一化学中则应注重学生智力类型的转变情况。高一化学知识量增加、概念抽象、普遍用化 学符号术语表述问题,会对智力仍处于低级水平的学生带来困难,他们往往表现为机械记忆、理解缺乏变通性、不会推理判断、只能解答与例题相类似的问题等。对于这些因智力发展很慢而造成学习不适的学生,应在学习档案中注明,并注意给予具体的帮助。

    二、关于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了解和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希望并认为学生在按自己讲授的思路来掌握学习内容,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各按自身积累的学习经验、方法进行阅读、听课、作业、以及记忆、理解等。在教学中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学习策略是关于学习的知识及其执行技能。它包括在学习环境中, 促进获得知识初步技能的方法总和,在诸多学习方法中选择适合自身的 最好方法;监控、调整自身学习活动的一系列操作过程等。70 年代以来, 不少学者把元认知也纳入学习策略范畴。元认知被定义为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即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体验。每个学生都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只是水平高低、调控能力和意识程度不同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