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形势下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会员中心,新闻投稿,中国税务信息网

 xing-ge 2015-12-10
(通讯员:李寿生、韦灿)根据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和国税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管理部门的任务越来越多,工作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保障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作为国税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笔者结合南丹县国税局在改进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就进一步细化后勤管理标准,推进后勤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提升后勤保障水平作些探讨和思考。
一、中央八项规定全文
    (一)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
(二) 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二、实施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中央八项规定后,南丹县国税局严格依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精简后勤管理费用支出,减少“三公”经费,加强公文和会务管理,把厉行勤俭节约作为改革后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积极探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初步建立“制度保障、流程规范,管理精细”的后勤管理格局,其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统一规范、勤俭节约、保障有力的原则,逐步将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南丹县国家税务局车辆管理办法》、《南丹县国家税务局卫生管理制度》、《南丹县国家税务局上下班考勤制度》、《南丹县国家税务局值班工作制度》、《南丹县国家税务局会议管理制度》、《南丹县国家税务局零星办公用品及大宗物品采购管理办法》、《南丹县国家税务局经费管理制度》、《南丹县国家税务局出差及差旅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等10多个机关后勤工作规章制度,各项制度的制定出台基本上涵盖了后勤工作各个方面,真正达到了有章可循、有矩可依、违规必究,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后勤工作的开展。
(二)安排专人负责后勤工作。在推行后勤规范化管理中,着力从细化分工入手,创新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从办公室人员中安排专人负责后勤服务岗,单独管理后勤服务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后勤接待、物资管理、水电管理、车辆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工作,全面履行后勤保障管理工作。
(三)全面落实“四化”建设要求。按照“工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成、成效最优化”的要求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和部门实际对各项管理细则和标准进行调整,明确了“三个体系”和“两个制度”。一是建立工作标准体系。对上级已制定和规范的工作标准逐级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结合南丹国税局实际进行细化和量化;对上级局没有制定和规范工作标准的,结合南丹国税局实际重新制定各项工作标准,制定规章制度61个,使各项工作有标准可依。一是建立工作标准体系,将工作标准体系分成8个类别,制作成电子书籍,电子书籍目录清晰,层次分明,让每个干部职工将电子书籍下载到工作电脑桌面,方便进行学习和查找对照。二是建立工作流程体系。重新对各项工作业务进行梳理,制定科学合理、互相衔接、相互制约、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体系,并绘制出简单易懂的工作流程图,汇编成册。三是建立岗位职责体系。对各部门和各工作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和规范,定岗定人,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建立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岗位职责体系,并将岗位职责张贴上墙,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时刻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四是完善行为规范制度。将全局各项中心工作,按岗位工作程序分步骤进行汇编,简易列明了每项业务的流程图、工作标准和要求、操作步骤,使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日常工作中,快速查询业务问题,达到“持书就能上岗,看书就会操作”的效果。
三、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国税部门少数领导和大部分职工对后勤保障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认识,管理上比较混乱,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没能按制度、按规章办事,在后勤管理接待工作中为了充分展现接待方的热情,有超标准、超规格接待现象,导致了后勤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二)管理模式不创新。在基层国税部门机构中,没有单独设立后勤管理部门,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同志在工作职务上没有得到有效激励,责、权、利不均衡,无法制定出相对比较公平、科学、合理、实用的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后勤工作人员内部的发展途径狭窄,职务晋升难、发展空间小,影响后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服务理念不增强。由于人们对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所以后勤工作人员相应对后勤服务理念意识淡化,并在日常后勤管理事务中,只求维持现状,不讲创新管理方式,更不提倡为全局性税收中心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不能满足国税部门正常工作高效运转,更不能适应社会常态化后勤管理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