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宝玉则,一个可以悠悠闲闲行于栈道, 可以躺卧花丛,可以抚摸白云,可以看藏族帅哥, 可以体味藏族人民对雪山湖泊、对天地神灵 由衷的敬畏与信仰的地方…… 入住景区内藏客帐篷,条件简陋, 几个人倒是随遇而安,阳阳还学起了生炉子。 他适应得真好,昨晚在玛多,高反来袭时, 小子说想回家,哪怕让他天天学习也不怕, 转眼,最快乐安然的变成了他。 福也享得,苦也受得,这场旅行的历练但望能影响一生…… ——2015-07-31旭微信
D6:达日—莫坝东山垭口(海拔4453)—白玉—隆格山垭口(海拔4398米)—扎拉山垭口(海拔4239米)—年保玉则(仙女湖)
离开隆格山垭口,继续盘绕,半个小时后,经过扎拉山垭口。那道峥嵘神山一直在视野里,它长得太奇特了,每个山峰都锋芒毕露,在高原众多如丘陵山包的山峦中让人绝对不会错认。据说年保玉则神山长约40公里,那么它一直都在也就不奇怪了,毕竟我们正奔它而去。 年保玉则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5A景区。 只在敲定行程时对它惊鸿一瞥,没做详尽功课,所以真不晓得我们将要看到些什么。几天来这一路,看多了震撼人心的美丽风景,料想又是一番美景美色,心只管妥妥地安放着,而鼻炎症状也有所减轻,倍觉轻松愉悦。 山路之旁的峡谷,铺着黄花绿绒毯,溪流弯弯,帐篷和马。天蓝得醉人。想起早晨塞到相机包里那件蓝袍子,很像此时裁下的一角天空,一会儿就用它向年保玉则致敬。 我们的别克商务轻车熟路地停在在地质公园外,若干小巧的木房子排列在售票处旁。记得好像看到有人说住在年保玉则里面只有玻璃屋和帐篷两种选择,看来现在又开发了木屋出来,想必很贵。 托梁师傅的福,五人只买了三张票(每人120元),两个孩子没要票,验票的工作人员痛快地放行了。大门以内还有几里路到停车场,梁师傅直接送我们过去,他再去联络住处。
仍是高原风景几大元素的组合,山,湖,草,花,天,云,风马和桑烟,此时此刻除了高原圣域的大气磅礴,又多几许清丽婉约,让人不知不觉就把心静下来,把步调缓下来,褪去一身征尘和疲乏,悠闲地漫步,伫留,拈花,惹草,吹风,赏景,微笑,以及发呆,晒太阳。 很想放过文字,直接看图。那么多美好的照片,即使风景雷同,也好想一一排列,美好的,不是人,不是衣裙,甚至不是风景,而是心情。 第一个停留之所是停车场下这个木质平台。平台内侧是驴友露营地,外侧则是如画的年保玉则。书写着“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大名”的大石头畔,让阳阳留念。将来他再到,会记起原来曾经到此一游。 遥望簇拥积雪的山峰,长焦之下肌理毕现。百度百科里形容它像朵莲花,我是觉得,那嶙峋的模样,黝黑的山体,呃,不像。 下平台,是花毯草坡木栈道。花毯丰茂,杂色缤纷,野花如繁星,将谢将开,若是早些,必是极美。草坡优美起伏,当中散落许多巨大圆石。原以为那是刻意人为,供人休憩,后来才知这是亿万年的地质遗迹,眼前所见地貌,叫做冰槽U型谷。并不了解那是怎样一种山谷冰川的运动,却也知晓,它必然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演变,但凡沧海桑田之变,必然要一点一点磨蚀,一点一点沉积,一点一点风化,一点一点崩落,一点一点挤压,才有这个模样。可是任凭如何想象,也无法勾勒高原冰川的最初原貌。当年学地理,这部分知识基本全还给了课本。 挑块巨大卧牛石而坐,体味山野自然的乐趣,仿佛回到无拘无束的小时候,爬山途中总是这样以天为幕以石为床,脱鞋赤足躺卧看浮云悠悠,一根狗尾草都可以揪在手里咬在嘴边玩儿半天。
看得十分羡慕。那原本平凡的幸福,因为不寻常的高原风景,也变得不平凡起来。城市里可找得到这样纯美如仙境的休闲大公园?还有,谁说一提藏民就是生活艰苦?明明他们一样享受生活,甚至比我们更多享受山野自然。他们是这里的主人,年保属于他们。 迤逦行于栈道,几个人前前后后分开来走,互不拘束,反正视野开阔,不会失散。我们留连在湖畔花从的时候,陈畅已跑得远远的湖之另一边探险,阳阳则倚栏而坐听听歌儿晒晒太阳;
且不管桑烟为谁升起,我挺爱那味道。人说闻之有舒适之感,便不是恶人,山神也会高兴降福的。 然后,开始抛洒风马。正站在风头,就感觉那纸片噼啪乘风扑面而来,眼前一片缭乱。经年累月的风马飞舞,煨桑台此刻四周的草地早已如雪覆盖。风马,那飘扬的风马,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媒介。它在山河路口,是祈祷舟车无碍;它在天葬台,是超渡亡灵寄托哀思;它在神山圣湖,是敬畏神灵祈求保佑…… 藏族小伙儿见棠拍照,把自己的手机交给棠,请他为自己拍照,然后他继续扬臂挥洒风马。这一路的垭口,在插箭台下,或风马旗旁,看很多藏民会互相拍照,我就觉得很有意思,我喜欢拍照,也喜欢爱拍照的人,喜欢他们愿意把某个时刻定格的那一幕。有时心中的重视,是可以这样表示的。
|
|
来自: Atlanta836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