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

 未懂书馆 2015-1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

1997年7月,流落海外100余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雪百年耻辱、祝愿香港繁荣的庆贺活动,此起彼伏。身居太行山区的上党儿女,也要表一表自己的心情,就精心策划了一场拿手好戏:以上党的八音会为主,组成了"山西长治上党八音会锣鼓艺术团"、于是年11月赴港参加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节"。北国乡音,一炮走红香港,其威风十足的打击乐和细腻传神的丝管乐,瞬间倾倒了香港市民。他们认为这是从没有过的音乐享受。从此,上党八音会在香港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说平民百姓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是什么,不是电视、不是广播、更不是电影、戏曲。是什么呢?就是"八音会"。你看,婚丧嫁娶、添丁祝寿、开业贺窑、剪彩上梁……几乎所有场合,伴随鞭炮声响的必定是"八音会"悦耳动听、诱人驻足的美腔美韵。

    何谓"八音"?据《辞海》所载,"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等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管龠等属竹类。"上党八音会主要的乐器有锣、鼓、钹、小锣、胡胡、唢呐、笙、管。后来又增加了小镲、梆子、胡琴、笛子等,现在有的则配以铜管与电声乐器。但称谓上还是叫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始于何时,史无所载。但考辨散存于书志笔记中的零星记述,可以大致作这样的推论:它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金队戏,形成发展于明末清初。

    上党是凝聚大量人类文明的古晋圣地。浸润着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融会修磨,演绎着自己的辉煌。50年代初长治地区发掘"战国墓",曾出土了8个编钟和16个编磬的事实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商代诸侯微子创建微子国时,就已经十分注重音律了。

    春秋战国时代,音乐就已取得相当的成就。除儒家所极力维护所谓"治世之音"外,各国纷争,"礼坏乐崩"。民间的音乐不仅广为流传,就连帝君王侯也好俗乐而厌雅音。孔子与孟子都"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孟子·尽心下》),但魏文侯却对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礼记·乐记》),梁惠王也对孟子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此时的赵、魏、韩三晋时期,民间歌谣与音乐也颇盛行,曾产生过《魏风》、《唐风》。赵、魏、韩与各诸侯国交往时,也礼乐相传。广为人知的秦赵渑池之会,也"鼓瑟"、"击缶"取乐。如此广泛的音乐交流,对于上党地区民间音乐的萌生已具备一定社会条件。

   到了秦汉之后,中华一统,国运昌盛,国力强大,威加海内。帝王作乐宫中封禅东海,朝仙拜佛,因而宫廷音乐与庙堂音乐逐步兴起。这时的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庙堂音乐同生共存,且互相借鉴吸收,交相辉映。民间音乐的精华不断为宫廷音乐和庙堂音乐所选取变得更加鲜活丰富,而民间音乐也不断汲取宫廷音乐与庙堂音乐的优良成分与演出形制,丰富和发展着自己。汉时的鼓吹乐,就是一种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管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乐府诗集》引谳定笔记云:"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班壹在秦末时避地娄烦,以牧起家,至汉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游牧"旌旗鼓吹"十分神气,后传入汉室,宫廷给以加工,备皇家之用,这就成了官方的"黄门鼓吹"。晋崔豹《古今注》云:"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对鼓吹乐非常看重,起始只为皇家所专,以壮声威,后亦把它当特殊恩赐之物,以给臣下。例如汉武帝时南越置交趾、九真等九郡,赐以殊恩"皆假鼓吹";东汉时班超拜长史,亦"假鼓吹麾幢"。魏晋时稍为宽松,衙门督将王校悉有鼓吹。这种大范围的"假(给予)鼓吹",打开了一条由官方流入民间的通道。所以民间而后也就有了鼓吹乐,迎神祭祀、婚丧大礼都有鼓吹乐以助气氛。《晋书·礼志》:"汉魏故事,将葬,设吉凶卤簿,皆有鼓吹",讲的就是这一种情形。这种将鼓吹流布民间的事实,史书多有记载。是否也流到了当时的上党尚不可知,但从鼓吹乐以鼓、角、管等乐器为主,节奏热烈奔放,音响高亢洪亮并群体演奏的特点看,至少可以说,上党八音会是吸取了鼓吹乐的演奏形式与音乐特点,也可以说它对上党八音会的萌生是有着直接的影响与作用的。

    唐代的乐舞演奏,有正散、雅俗之分。所谓正乐乃官方礼仪之乐,也即雅乐;散乐则为民间(或来自民间)之乐,即俗乐。正散之乐的演奏与作用不同,各个等级的待遇亦有区别(不过唐时的俗乐已大大压过雅乐,而广受欢迎)。在白居易的《新乐府·立部伎》中就有记述:"立部伎,鼓笛喧……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另据史载,唐玄宗李隆基"精于音律",继位前为临淄王时,府中就蓄有散乐一班,作潞州别驾,亦大力提倡民间音乐。据《潞安府志》第三十九卷载:"唐时民间以玄宗自潞州还京师制【还京曲】",时在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李隆基回潞州时,民众鼓乐歌舞相迎。在这鼓乐歌舞中,演奏【还京曲】自是不能少的,而演奏乐曲中"击鼓吹笙"、"笙歌鸣笛"当属势在必行。唐代白翁所记的散乐演奏,既有属打击乐的"击鼓",又有属吹奏乐的"吹笙、鸣笛"。由此看来,这"吹、击"兼备的演奏,似可看作是吹打乐的雏形。

    宋金时期民间音乐在上党地区较之唐代更为繁盛。从演奏的形制与乐器的使用上看,比唐代更为讲究,配伍也近似现今的八音会。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壁画"露台表演图",乐队十二人两边八字排座,所用乐器有拍板、笛子、笙、箜篌、杖鼓、排箫、管子、琵琶等。高平西李门二仙庙宋代石刻"队戏图"中,乐队的乐器有拍板、托鼓、杖鼓、箫、管、笛等。还有一个佐证是,宋金时期上党地区有为数不少的舞楼(乐楼),是专供演奏乐曲的队戏用。每到节日,这些乐楼则要演奏乐曲和队戏祀神娱人。平顺县九天圣母庙的宋代舞搂、沁水县嘉丰郭壁始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的舞楼,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演奏乐曲的场所。从其高大雄伟奢华的建筑形制来看,可以推想,当年演奏乐曲的盛况当不同凡响。

    从现存唐与宋金的文献资料可知,此时的民间音乐不仅是"吹打"的特点突出,而且乐器使用也更加繁多,演奏的场所、乐队的形制都是比较讲究的。应该说,此时八音会脱胎的条件完全具备了。

    明清时期,应是八音会的形成时期。这时民间已传有各种曲谱,乐户也更加活跃,他们为了祀神、庆节而集中演戏吹打。在潞城南舍村发现的明万历年间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就是绝好的证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坐镇潞州的沈宣王朱恬火交,是一个成长于南戏之乡的皇裔,又十分喜爱和深通音律。他把南戏的音乐,特别是经魏良辅与梁辰渔先后改编与创新的新腔--"水磨腔"带来上党,流传至民间,对上党八音会音乐的丰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不仅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城内大街小巷闹灯会、舞社火、赛鼓乐,还为其它节日专门在城西南开辟了"天晚集",常在夜间兴歌起舞,为集市助兴。沈王10代在潞期间,修建了大量庙宇,常有大型祭祀和迎神赛社活动。演奏虽以庙堂音乐为主,但民间的八音会、歌舞杂戏也常常前来助兴。规模之大、场面之盛,为上党之最。据《襄垣县志》记载,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刘龙与其弟刘夔以功告老还乡,皇帝赐宫廷乐工数人,专为其祭祖和娱乐服务,这便是"吹鼓手",他们的来源是"犯官"的族裔或者俘获的敌国的臣民,属于"忘八戏子(耍)猴"之列。所称"忘八"即指忘记"忠、信、礼、义、廉、耻、孝、悌"八字之意。有首顺口溜这样形容他们:"头戴七折八扣,身穿有领无袖,脚踏五蝠捧寿,手拿一尺不够。走在大街,排成两溜。锅旮旯火,棚匠伺候。干在人前,吃在人后"。民国以前,干这行的要到衙门办手续;法定的服装是:身着前短后长的褂子,领头吹唢呐者需头插一根野鸡毛。到了清代初期,上党地区八音会乐班大增,且流布中都,艺及河南。不仅如此,除了乐班众多、艺及外埠外,为了满足众多乐班对铜乐器的需要,还特别创设了专门制作八音会中打击乐器的作坊。长子县西南呈的铜乐器生产作坊就创建于清初。

   上党八音会经过一千多年的修磨、融汇,完善,到明末清初,基本上定型为和现在差不多的演出形式。

    上党八音会多元化的音乐构成与众多曲牌,为它的运用也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与侧重不同。在组织社火活动配合耍狮子、龙灯舞、旱船、竹马、高跷时,多用欢快奔放、激越高昂的曲牌,如【节节高】、【戏牡丹】、【大十番】、【小十番】等。办喜事时则用【喜童鼓】、【四季红】、【满堂红】、【红绣鞋】、【一串铃】等。办丧事则要选择福寿安宁、悲切抒情之曲调以寄托哀思,像【哀思鼓】、【大赐福】、【五生福】、【万年欢】、【千秋岁】、【长寿歌】、【迎仙客】等。上党八音会曲牌众多,异彩纷呈,体现了音乐构成多元化的艺术特色。任何一种地方音乐,都是该地区文化历史的反映和见证。上党八音会多元化音乐构成恰好从民间音乐这个侧面,反映了它南北文化荟萃并溶于其黄河文化母体之中的多元文化特质。

    从上党八音会衍变发展的历史(也是它吸收融会各种音乐成分的过程)以及现存的曲牌来分析,它的音乐要素的构成基本是四个部分:一是宫廷音乐;二是庙堂音乐;三是戏曲音乐;四是民歌小调。

    宫廷音乐的吸收,可上溯到汉魏时期及隋唐。汉时的乐府曾派员到各地采集民间音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即上党)、代(即冀西北)之讴,秦(陕西)、楚(两湖)之风,皆成于哀乐,缘事而发。"这说明上党地方的民歌曾被专人收入乐府并加工整理过。应该说上党的八音会吹打乐与汉代的鼓吹乐不仅仅是一种巧合,从乐器的配置使用与演奏的方式用途皆有共同之处。到了唐代,唐玄宗李隆基把民间音乐搜集并加工整理。而后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宫廷音乐机关将乐曲的曲名刻之于石,公之于众。所刻曲调共二百一十五曲,这自然就大开了宫廷音乐流布民间的方便之门。像李隆基这样既懂音律,又曾别驾潞州,称帝后又亲来潞州的皇帝,对上党民间音乐的关注之情完全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前文说到的唐时民间以玄宗自潞州还京师制【还京曲】和歌舞欢庆的事,就是很好的说明。现存八音会曲目中,民国年间平顺县西社村乐户王发运所抄《吹歌本》中的工尺谱【迎仙客】,正是一首唐代古曲。

    庙堂音乐的成分,从中国佛、道两家传布教义与经书时吸收运用各地民歌曲调的"当时咏歌"的共同特征,来证明庙堂音乐与民间音乐之互通,也不失为一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为向群众宣传教义,就用民间音乐跟佛经结合起来演唱,由此产生了中国的佛教音乐。北朝时佛曲传入中国,它对中国的佛教音乐做了重要的补充。在佛曲的名义下,曾产生了如《浑脱》、《钵头》的歌舞,《散花》、《大燃灯》等一些风俗舞曲。采用流行歌曲传道说法,成为唐代僧侣的一时风气。禅宗所用的《三皈依》、《柳含烟》等曲调,至今还是许多地方音乐的保留曲目。道教音乐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干预下曾盛极一时,到了明清之际,道教音乐呈现出俗乐化的趋势。《阅世编》卷九有"合乐笙歌,竟同优戏"之说。此时的道教音乐风格独特,它语调清幽,节拍稳定,旋律简练,"韵腔"优美动听,显现出与宫廷音乐、琴曲和民间音乐相互交融的特色。另外,宫廷贵族常遣散乐伎进入寺院修造,客观上给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与佛教音乐的交融提供了一个机会。上党地区是一个庙宇极多且佛事繁荣之地,同时又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这种交融当不会少。高平开化寺壁画"露台"表演图就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记录。另外,从现存的乐曲来对比,上党吹打乐中的【大十番】、【小十番】套曲及昆曲曲牌又与江南正乙教道士的斋醮音乐中的昆曲,粗细十番锣鼓几近同名,且音律相近。这也应是上党八音会音乐与佛教音乐互通的又一个证明。上党八音会曲牌中的【五佛荣】庄严、肃穆,舒缓低回的旋律,也极似诵经中的呗赞之乐。    至于戏曲音乐与八音会音乐,就更难分彼此了。宋代泽州民间艺人孔三传正是在深刻认识和认真总结研究上党及邻近地区的民间音乐之后,才首创了【诸宫调】,并让它红遍东京汴梁,被时人盛赞不已而名满京都。现存高平二仙庙宋代石刻"宋金队戏图"也从乐器的使用上印证了戏曲音乐与八音会同祖同宗的历史渊源。

    翻开上党八音会的曲谱目录,有1/4以上的曲牌是与上党戏曲通用的,这种血肉相依的宗族关系无须赘述也已是清清楚楚的事实。

    民间歌曲与小调,本就是上党八音会的母体和源宗,这正是它来自人民群众、来自生产实践的人民性的一大特色。在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描写生产劳动场面,综合反映劳动情趣的音乐创作更是生动形象。如上党八音会中的【摘花椒】、【摘豆角】、【打酸枣】、【卖南瓜】、【绣荷包】、【大钉缸】、【弹棉花】。也有反映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的【叫嫂嫂】、【探妹妹】、【打牙牌】、【放风筝】等曲牌,反映逢年过节文化娱乐的【闹元宵】、【闹花灯】、【大观灯】、【迎春欢】等曲牌。

    任何一种艺术,能够广为社会承认,流布于世,都是与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分不开的。上党八音会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有的人甚至陶醉倾倒如昔日孔夫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这不能不说是修磨千载、数百年翻新的结果,是那充溢着浓浓的黄土情韵,而又广纳博采吸收融会姊妹艺术精华的艺术品味所致。

    上党八音会于清代就曾传流中原,数百年间风姿尽展,改革开放以来,又连连奏捷,甚至名扬海外,都是因为它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强烈感染力的缘故。

    上党八音会的艺术特色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吹打并重,热烈奔放。八音会在演奏中亦吹亦打,吹打并重,热烈奔放高亢激越。它的吹奏,可以是一支民间小曲,也可以是一支名曲、一段名唱段,甚至是整出戏文(包括不同行当的念白)。可以是文吹,也可以是"武吹"。文吹即是普通的吹奏之法,重点给人以听觉的满足。吹奏者通过吹卡戏和口咪,让人如听一出戏文,从头至尾有生有旦,听个完完整整,痛痛快快。而"武吹"则不仅是吹奏,而且外带功夫。如口咬铡草刀,刀的两端还系盛满清水的大水桶,刀上放花瓶或盛满清水的碗。此时既要用鼻孔吹奏,还要同时吹两支唢呐,为让更多的观众看清楚,有的还特意站在当街摆放着的八仙桌上。这样的绝活儿,又常常是祖辈相传。所以在乐班中既有父子联袂之吹,又有兄弟联袂之吹,有的甚至是祖、父、孙三代同吹。真所谓:"喇叭声声呈绝技,祖辈相传代代情"。一个八音会乐班的知名度如何,能否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拥有一个或几个好的吹家当至关重要。

    八音会的吹奏技巧要求高,不仅大、中、小唢呐都能运用自如,而且吹奏戏文时还要运用口咪。各种大小口咪亦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算一个全行的好把式。

    八音会的打击乐,一如它的吹奏,是乐班中最为火爆热烈,也最能出彩的部分。击乐中的鼓师,不仅负有指挥之职,负责掌握演奏的节奏、情绪,而且他的击鼓也是花样迭出,令人击节。一个好的鼓师,不仅熟知各套乐曲,而且击技高超,可单击、连击、轻点、重擂、击边、刮边、鼓键互击。鼓师可靠他纯熟的击技,打出各种鼓乐。如祢衡骂曹中的击鼓,绛州鼓乐中的击鼓,令听众心跳耳热,激动不已。打击乐中的锣镲,不仅声音嘹亮,而且上下翻动金光闪耀,气氛煞为壮观。锣镲的演奏者,可随着乐曲的情绪,或坐或站或跳,打到高潮处、忘情时,则把手中的锣镲高高抛向空中,随手轻轻接来,正好赶上下一个演奏节拍。这时也往往是观(听)众被撩拨的情绪沸腾之时,随着乐器高高抛向空中而连连鼓掌喝彩。八音会中的【二番】、【判头】、【戏牡丹】、【跌断桥】、【一马三箭】等就是打击乐中的精彩曲牌。尤其像【判头】,其锣鼓节奏概括了上党打击乐的全部精华,就像"推三把"是上党戏曲的代表程式一样,他就是上党打击乐的经典程式。

    八音会演奏中这种吹打轮番,亦吹亦打吹打并重的演奏形式,既使观(听)众能够分别欣赏吹奏与打击乐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可互相衬托,互为鼓励。而演奏员又得以稍息和调整。

    二是声情并茂演奏兼备。音乐一般是以听觉为主的艺术。而八音会这样的吹打乐,不仅可以有听的美感,而且还必须有观赏的愉悦,方为尽兴。这就是它所独具的亦奏亦演(表演),演奏兼备,视听结合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质。一个好的乐手,不仅演奏的技巧纯熟,吹的悦耳,打的嘹亮,而且能够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边吹奏边表演乐曲或戏文中的人物唱段(当然是吹出来的),边演奏边走场子,这需要极强的表演天赋。他们吹旦行演旦行,吹生行演生行,吹到净角,则要摆出一副威风八面、旁若无人的架势来,真可说是喜怒哀乐,表情丰富。看他们的演奏,不亚于观看名角的舞台表演,常常看得人如醉如痴,捧腹落泪。八音会演奏中,除了主要乐手要做重点表演外,对于配合的乐手,也要求能够做出相应的表演。演奏中每当主要乐手进行表演时,配合乐手则立即予以呼应,或喜或悲,或奋或怒,浑然一体,使整班的演奏,随着同一种感情与节拍律动,呈现出和谐整体的美。上党八音会先后在深圳、香港演出,曾技惊国际友人。1999年全国群星奖比赛中,晋城参赛的八音会--"上党八音渔鼓韵",以其优美的吹奏,火爆的打击,精湛的表演,连连叫彩,征服山城重庆的观众,赢得评委一致好评,一举获得全国金奖。一时间,"山城争说八音会"成为佳话。

    三是较强的兼容性。一些地方乐曲,往往囿于地方特点,难于融会和吸收别的音乐的精华而日渐枯萎,而上党八音会却与众不同,凭借它多种音乐成分构成的良好底蕴,融会和吸收着各种音乐的精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无论南乐北调,也不管是雅是俗,但凡引入,稍事加工,转换调式,更换乐器,便觉合理合韵,自然天成。若是吹起戏来,不管是歌是曲,也不管是当地戏曲还是兄弟剧种,甚至是国粹京剧,听来都丝丝入扣,相映成趣。还有嬉戏滑稽的地方小调俚曲【小上坟】、【打酸枣】、【钉缸调】等,皆能与八音会搭调入味,情致盎然,现在则把流行歌曲也溶入进来。上党八音会能够容人之长,丰富自己,还有一个为历代乐人严格把握的原则:那就是不管引入和融会哪一种音乐,都始终把强化本体特色放在首位。它自身所特有的"高亢激越,热烈火爆"的音乐特色和地方戏曲与民歌小调的音乐母体,只能强化不可削弱,像音乐曲牌中的【二番】、【戏牡丹】、【一马三箭】等,一直保持到今天。

上党八音会能有如此强烈的兼容性,是它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融会了宫廷音乐,庙堂音乐,戏曲音乐与民间歌曲小调而形成的特有的随和与大气,适应多项音乐特色的结果。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忽略历代音乐家与民间艺人辛勤创作和刻苦练习的因素。所以尽管过去社会曾给过他们不公正的待遇,称他们为"下九流",可是每当我们欣赏到热烈火爆而动情的吹打乐时,还是要深深地感谢这些为不断发展上党八音会而做出过贡献的有名与无名的艺术家们,为这些民间艺术的先驱们叫一声好。

    上党八音会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仅使它能常奏常新契合时宜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它乐器配伍的不断增加和创新提供了极好的展示机会。先是增加了小锣、镲、胡琴、笛子、梆子,而今连最时髦的铜管乐与电声乐器都纳入自己的乐器队伍之中。一支颇具规模的乐队,有时竟多达二三十人,演奏的乐曲也经过配器处理,听来极富气势,层次分明。有时若遇大型庆典活动,还要组织数百人的演奏队伍,以车载大锣巨鼓,行进演奏,气势恢宏,场面壮观。

    上党八音会主动引入现代乐器,不仅丰富了演出的曲目,而且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年轻的观众,拥有了自己更大的观众群。

    由此看来,上党八音会巨大包容性的特点,不仅是区别于别的地方音乐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是不断更新、壮大自己、紧随时代潮流的优势所在。现如今上党地区不仅村村都有八音会,而且还发展了一大批女子八音会。长子县南陈乡东陈村赵彩霞领衔吹奏的农民乐队,就被称为"上党梨园一枝花"。她们的出现更增加了乐班的生气,同时也为上党地区广大农村的群众文化队伍增添了一支新军,成为民间乐坛的一大盛事。

    上党八音会正以它自身的艺术潜质,独特个性,在一大批新的民间艺人的勤奋努力下,活跃在沁(河)漳(河)两岸,太行太岳。我们坚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上党八音会这支民间艺术奇葩,也必将越开越艳,盛压群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