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学校特殊群体的教育

 安口中学王先艳 2015-12-11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陆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还有一这样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离婚率也在节节攀高,形成了很多的单亲家庭。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双亡,其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抚养照顾。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离异后将孩子扔给老人后干脆玩儿起了“失踪”,有的甚至几年都不曾给老人和孩子打过一次电话。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
    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的与日俱增,是当今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单亲家庭的孩子当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这类孩子往往在与同学交往中感到“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此,要一边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现实,一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与同学比家庭转变到比道德、比学习上面来。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教育孩子正视逆境,给他们讲一些在逆境中成长为优秀人物的故事,激励他们向困难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再次,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他们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最后,学校和教师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