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静自然

 白衣殿 2015-12-11

习练任何一种中国气功、武术、养生功,“松静自然”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很多人以为松静自然是一件事,其实错了,松、静、自然其实说的是三件事。
松,是指全身要放松,身体放松才能舒张肌肉,让一贯紧张的筋膜获得松弛,这样在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时候,才能够使得所锻炼的经络获得准确、集中的刺激。
很多没有接受过武术、技击、健身训练的人,都很难体会这个“松”的概念。松不是“软”,也不是“瘫”。松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蓄而不发,便形成了松。拳经上说:“蓄力于骨,不显于表,待机百发,无不中的。”这是松的最高境界。人只有松弛下来,肌肉关节才能灵活,精神才能沉静,思路才能清晰,六根才能内敛。
举个例子,如果你观看过高水平的武术、格斗、技击比赛,比如现在流行的UFU综合格斗,你会发现,台上的高手,不管战斗多么激烈,他的肌肉无不保持松弛的状态,甚至握拳的手都是虚握,而不是实握。只有这一拳击打到对方身上,与对方肌肤接触的那一刹那,从支撑脚、支撑腿通过拧腰、顺肩、崩臂、紧拳等一系列的动作,才逐节逐段地将力量传导到拳面上,这种力才有穿透力,才有伤害力。
因此,“松”也是贯穿所有健身、技击、武术始终的一个重要的修为。能够切实地体会松的人,才能有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力量感。
我因为学拳时比较年幼,还处于“欢蹦乱跳”的少年期,因此我四爷爷为了让我理解松、静的概念,可谓是煞费了不少苦心。他老人家说过一段话,可谓是理解“松”这个字的至关要领,令我日后在习练易筋经以及其他如站桩、静坐等传统气功的时候,获益匪浅。姑不防和盘托出,以飨读者:
所谓松,如犬淋水欲抖而未抖之时,蓄力于骨,未达于表。蓄力于骨方能生“抖劲”,未达于表才能令毫毛皮肉松弛,抖劲生起之时才能将全身水珠脱去洒净。如此,才能称之为“松”。
又比如,“松”就像在钉子上挂衣服。头顶百会穴为悬钩,四肢百骸如同衣服自然垂下。松垂飘逸,又不失“领”劲,“领劲”不动,身亦不动,乃遇狂风,虽身随风动,但“领劲”仍岿然不动,故身不失其主持,领亦不失于散乱,故能“领劲”一动,身随之全动。
松指的是身体外在的状态,那么静就是指精神的要领。
东方文化以静为动力,而西方文化以动为核心。在东方文化看来,静是一切动的基础。《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与“有”的关系,即是健身、武术中静与动的关系。《洗髓经》言:“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挂碍,圆通观自在。”这个心空,就是静。
很多人以为,静就是什么都不想。但是,人若是什么都不想,岂不跟草木石头没什么两样了么?人与万物的差别,就是有复杂精深细致入微的思想,什么都不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早期练习易筋经的时候,对这个静字,也百思不得其解。桩一站上,思绪便如决堤的江水纷至沓来,心里越想静,就越静不下来。过去以为这个静,是慢慢练出来的,自己功力不够。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家看到他珍藏的一副古画,突然豁然开明,似乎领略到了这个静的真正的意思。
这幅古画,是朋友家的一副传世珍品,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所画的《竹石图》。画风灵逸飘洒,浓淡传神。画右题有板桥的名句:立定千山顶上头,凸岩深邃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关心去不留。
这首诗少年时也读过,只是觉得写得好,但是没有引起我更多的思考。这次是第一次看到郑板桥的诗画一体,诗的内涵与画的灵动,一下子使我如醍醐灌顶。这不就是“静”的境界吗?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关心去不留。”这不正说的是杂念与静之间的关系吗?入静并非是没有杂念,而是对杂念“来不关心去不留”,杂念纷至沓来,与“我”何干?我只“立定千山顶上头”,自顾岿然而已。
突破了这样一个见地,以后自然逐渐体会了静的内涵。方知“无为天地之始”,一切的动,无不生于静,而静则无碍一切的动。来不关心去不留,应势而动,动罢则止,不关心,不滞留。
《华严经》上说:如摩尼宝珠,映照一切。随映生心而不住于境。
这才是习练易筋经所应该把握的精神要点,思想如身体的领导者,同时又是旁观者。身随心动,而动不碍心。动时动作随心的关照,使每一动的细节标准,动罢心重归寂静。这才是“静”的真谛。
静是万物的本原状态,而动则是万物的生起状态。这个动不是瞎动、盲动、随便乱动,而是顺应自然而动。
自然有二,一为本质。二为表象。
自然之本质是自,或者说是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自然即是自己如此、这样、那样。相对于万物时即言为它自己如此、这样、那样。相互不妨碍,不相违。真正的自然是很难形容的,老子将其“强名曰道”,所谓道法自然,所有天地万物,都是按照道的规律而成自然。
在英文中,自然这个单词写成NATURE,它来源于拉丁文的NATURA,意即“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事物的过程,自然的特性)”:天地万物之道。究其英文的词义来源,倒是与《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同出一辙。
自然在一切之中,包含万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及,无形无象,永恒不变。它有规律,循环往复;它生育万物、养育万物、运行万物;万物顺它者昌盛,逆它者衰亡。它无形无情无名,圣人强名曰道,自然之道。
“松静自然”中的“自然”,指的就是“顺应自然的运动之道”。 
但是,怎样才是“顺应自然之道”的运动呢?
中国哲学是一种先验哲学,也就是说它并不来源于经验的验证,而几乎来源于先天的,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逻辑。这种哲学更强调“形而上”的规律,人们通过这种形而上的规律,也就是“道”来理解眼前纷杂的物质世界。
西方哲学基本上是偏向于实证哲学,它强调的是验证,人们通过一次次成功或失败的实验,总结规律总结经验,从而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哲学家康德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只能给人们一堆杂乱无章的感觉材料,而知识的构成全靠用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先天形式”来加工整理,因此先天形式和后天的经验是构成知识的根本要素。因此,先验的逻辑,也需要后天实证的证明,先验与实证的统一,才能够使我们认识真实存在的世界。
当然,先验主义的超越色彩,在某些领域可能会先于实证主义的逻辑判断,因此也常常会在实证中被证伪。比如“天圆地方”,在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就是一种被认为是不能打破的“真理”。但到了人类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便被实证主义认定为“伪科学”。因此,对先验主义应该保持警惕的是,它应该且必须被实证主义不断证实,才能称之为真理。
将这种对哲学的认识,应用于我们对易筋经养生功法之中,第一是有利于我们识别这一功法的价值。从本书前一个部分分析易筋经的养生健身思想与现代医学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尽管易筋经的养生健身思想尚不能被现代医学完全地鉴真,但现代医学目前的研究成果,完全符合易筋经养生的思想,其已知部分与易筋经的功法原则共行不悖。其二是便于我们在练习功法的过程中,对动作的纠偏。
将自然之道纳之于身体来说,顺应身体本身运动之道的运动,才是真运动,才具有健身、养生、长寿之功效。逆身体本身运动之道的运动,就会损害身体、伤害身体乃至死亡。有的武术家可以长寿百年,而有的武术家可能英年早逝,这就跟是否顺应身体之道的运动,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在易筋经每一个动作的训练当中,也应该用心去体会,每一个动作对身体、对身心的影响。如果一个动作让身体的肌肉或者筋络感觉不舒服了,或者令自己的内心突然不平静了,那么这个动作就可能有问题,应及时调整,或请教师父。并且,这一点还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特质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心理成熟程度不同,每一个人的“自然之道”也不完全相同,终有一些细微独特的差异,这就更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和调整,方能顺应自己的“自然之道”。
这也就是拳谚所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意思吧。
总之,由松而入静,由静而能生自然,是易筋经习练过程中的第一要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