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后勤练书法 陈大爷14年捧回上百个奖

 年年有于674 2015-12-11

一支毛笔、一张宣纸、一壶清茶、几本古书,放置在位于大浦社区陈氏住宅庭院门口的四方小桌上。早晨,阳光温暖地照射在刚写好的毛笔字上,散发出淡淡油墨香。14年来,他研读古书,勤练书法,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一份宁静。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加上多年的书法造诣,让这位七旬老人捧回上百个书法奖项。

退休后参赛多次获奖

2001年,陈正中正式退休,开启老年生活模式。

对于余生,他早有打算:彻底放松,宅在家里,做喜欢的事,读书练字养蟋蟀。

他是个极其内敛低调的人,以至于妻子杭素琴帮他征订《书法报》还是偷偷去的。说到这,陈正中莞尔一笑,“要感谢素琴,正是《书法报》让我的书法能走出去,走得远。”

陈正中记得第一次参加书法比赛是2005年,由湖南省主办的书画艺术创新大赛,他的作品“铁肩担道义,妙手作文章”获得银奖。小试牛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每年要参加几十个省级、全国级书法比赛。

“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全国书画赛”、“亚欧杯国际书画艺术大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展”陈正中都积极参加,并获得奖项。

小时候就喜欢练书法

谈起自己的书法人生,陈正中颇有感触:“记事起,我就开始练习书法,那时,家境不错,买得起纸墨,比一般人家小孩幸运。”高中毕业后,陈正中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和汉字打起交道,每天他都要抽一点时间练字。时至今日,他都觉得那段教书育人的时光是他最难忘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家道中落。为贴补家用,陈正中把家里的一些孤本字帖拿出来誊抄,拿去卖钱。他誊抄的毛笔字帖曾卖到扬州去,当地人再将他誊抄的字帖誊抄。“一本厚厚的字帖抄下来,手都肿了。最难熬的就是冬天,那时候没暖气,天气特别冷,有时候写字,毛笔都冻成一个棒子了。尽管这样,我还是乐在其中。那时候练字,可以说是如痴如狂。”

“退休后,自由了,我又重拾毛笔。几十年没有系统练过,难免有些生疏,笔锋也有些钝了。”陈正中说,刚开始,他一练就是几个小时,脚都站肿了。几年下来,越写越好。后来,有亲朋好友找到他,请他带孩子写书法。陈正中不仅教孩子练习书法,更给他们讲书学,讲书法沿袭、历代书法大家、书法气韵。

参赛作品别具匠心

和一般参赛选手不同的是,陈正中的参赛内容都是自撰原创的。

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时,他的作品“光辉齐日月,浩气满乾坤”获得金奖。妻子杭素琴说,“那几天,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来回踱步,反复推敲。一天晚上,他把我从梦中推醒,高兴地说灵感来了。我赶紧起来,找纸拿笔,把它记下来。虽然我是门外汉,但听到老陈一气呵成把它们念下来,觉得真是难得的佳句,气势磅礴,满满正能量。”

“风和秋月白,雨霁夕阳红”是陈正中参加《夕阳红-中国诗联名家书画征集》的作品,获得银奖。陈正中的“弘扬航天精神,攀登科技高峰”这幅作品,曾先后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巡回展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