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篆书24品【7】

 清虚堂 2015-12-11
点击上方「中国书画报」可快速关注


篆书24品

□李敬东

  七、小克鼎

  小克鼎与大克鼎一起于清末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由于器主人都是“克”,所以为示区别将其分别命名为大克鼎和小克鼎。其中小克鼎共出土七件,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南京大学、日本书道博物馆、日本黑川文化研究所和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这七件鼎的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青铜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鼎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造型十分精美。


故宫博物院藏小克鼎实物图

  小克鼎的主人克是西周孝王时期身份显赫的贵族。据考证克曾担任过周孝王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并且负责向下传达周天子的命令。正是由于克的祖父师华父辅佐周王室管理国家建立功勋,才赢得周天子铭记师华父的伟绩,从而不忘提拔其孙克为膳夫。克为了不忘周天子对自己的恩赐,不忘记祖父对家族的荫庇,遂铸鼎以为纪念。大克鼎为克纪念其祖父师华父及周天子对自己的任用和赏赐而铸,小克鼎则为宣扬周天子美意和祈求自己子孙康顺、福佑、永远保持荣誉而铸。

  小克鼎内壁铸铭文8行72字。大意是说,周孝王二十三年九月,王在西部周原旧都宗周命令膳夫克到东部新都成周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做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


小克鼎铭文拓片(局部)

  无论小克鼎还是大克鼎,它们的器形应该是由商代晚期戍嗣子鼎的形制逐步发展而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鼎的器形流变。而戍嗣子鼎上新出现的厚沿、蹄足形式,改变了长期以来圆鼎铸造中薄沿、柱足的式样,鼎的大小反而显得无关紧要。因为厚重沉稳,厚沿、蹄足遂成为西周时期圆形鼎的常见形式。而鼎上所饰之波曲纹也是一改商代及西周早期青铜纹饰以威严神秘、狰狞可怖的兽面纹为主的格局,运用波曲纹的带状纹样,使观赏者产生一种韵律感,从而形成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十分流行的主体装饰。纹样就像青铜器的外衣,其肌理的华美也是一种至高身份的象征。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小克鼎铭文书风和大克鼎一致,书风严正而不刻板,有一种温文尔雅之气扑面而来。另外,这一时期的铭文书法并未因为装饰性而破坏字体的力度和美感。通过文字线条纯净的曲线,焕发出来的不仅是崭新的书卷气息,还隐约具有一种大朴不雕的自然美感。(7)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