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点景技法·屋宇
□逄羽
3.临摹《紫芝山房图》中的屋宇

《紫芝山房图》(上图为作品局部)是元代画家倪瓒的作品。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他擅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偶亦着色。倪瓒的画作尚简,透露出天真幽静的气息。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太湖一带的景色,章法简约,简中寓繁,多用枯笔干擦,却显得温润淡雅。
《紫芝山房图》描绘了一座至简的茅亭。画面虽十分简洁,却仿佛容纳了整个世界,而茅亭则成为了万事万物的核心。此作表现出作为文人墨客的倪瓒对平淡天真生活的向往。坡岸上的竹林和小亭以及对岸的起伏山峦,都颇具清新平淡之趣。

步骤一:先用淡墨干笔勾出茅亭屋顶的轮廓线。画时应注意其结构和透视特点,以中锋行笔,线条变化不宜过多。然后用稍浓一些的墨画出茅亭的顶部。

步骤二:依照茅亭的结构,由上至下地画。茅亭屋顶的上半部分是用茅草铺就的,所以适合用牛毛皴画出。画茅草的时候,线条墨色不宜过浓,要温润淡雅;用笔应虚入虚出,果断且松动。线条的粗细变化不要太多。然后用干笔绘出茅亭的柱子,线条要表现得浑厚有力、长短有别,以此来塑造茅亭的空间关系。

步骤三:用稍浓的墨勾勒出茅亭下端的瓦片。瓦片的组合要紧密,并区分出正侧面瓦片的透视关系。描绘瓦片的墨色也要有浓淡的变化,右边的瓦片应比左边的浓一些,墨色变化要自然。之后以较浓的墨双勾出茅亭支柱的外轮廓线。注意以中锋运笔,用笔要“平”“留”“圆”“重”“变”,线条要透出笔意,在平中求变。最后用淡墨略作点染,丰富画面效果。(10)
来源:《中国书画报》国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