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认证认可唱响巴黎气候大会

 游刃有于 2015-12-11

  
巴黎时间12月8日,国家认监委和清华大学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馆”碳市场日联合主办“中国MRV体系建设”主题边会。

  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官方机构首次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举办以合格评定与“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RV)体系建设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约80位代表参加。各国专家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展现出的能力和贡献,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在节能低碳领域认证认可的成果和经验,值得国际同行借鉴。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致辞。

欧盟委员会气候总司马可·洛普列诺(Marco Loprieno)致辞。

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致辞。

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致辞。

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副主任葛红梅主持会议并做题为“创新认证认可制度,推进中国MRV体系建设”的主题发言。

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做题为“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的主题发言。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主持圆桌讨论,邀请欧盟委员会、世界资源研究所、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船级社、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国家电网等方面的国内外专家就MRV体系建设相关政策和技术的最新研究与实践,以及认证认可在碳市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交流与经验分享。

中国认证认可工作成果亮相“中国角”展台。

由国家认监委制作的视频短片“中国MRV体系建设——能力与信任”在中国角循环播放,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代表观看,并得到称赞。


  构建以合格评定为基础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RV)体系,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技术基础,也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之一。通过建立MRV体系,能够为碳排放权交易和企业减排行动提供碳排放数据审定、核查、认证等服务,从而保证相关过程的公平、透明和结果的真实、可信,有助于实现减排义务和权益的对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减排目标。国际上普通采用第三方认证认可的方式,构建MRV体系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和联合履约机制(JI)项目,均将第三方认证认可作为评价项目符合性和减排量的方式。

  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遵循《联合国气候公约》、《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积极构建MRV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国家认监委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求出发,运用国际通行的认证认可等合格评定规则,建立了包括节能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碳排放量第三方审定/核查以及相关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在内的,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和节能减排目标需求的认证认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节能低碳万家企业行动”、“金太阳”工程、“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低碳城市创建等项目,在相关技术研发、制度建设、支撑国家政策、服务政府监管等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彰显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治理机制中的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Patrick Haverman先生表示,中国构建的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制度不仅适用于中国,对其它国家也颇具参考价值。


 



 制作人:佟依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