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上清除是清除船舶污染的最有利时机。这里所指的海上包括远海、近海和其它海域。但是,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是类似的。 进行污染事故应急时,需根据污染物的性质、行为特征与海况来确定采取何种应急方法。一般需要对船舶污染事故进行判断,看泄漏的污染物是否有毒性与易燃易爆等可能影响应急人员安全的危险性,如果条件允许,首先应用围油栏将污染物围控起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然后使用机械式海面溢油回收装置加以回收;如果因污染物的厚度太小,或者由于其性质,以致使用机械式设备回收不现实,可以考虑使用吸附器材回收海上的污染物。 由于油类和有毒液体物质等船舶发生的污染停留在海上时,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清除设备,消除或减少海上污染,相对而言比在岸边时要更容易,因此,应尽量在海上阶段把海上污染清除,防止其扩散到敏感区域和岸边。 2 油类及有毒液体物质污染产生危害较大的区域称为环境敏感区域,如海水养殖场等。 在敏感区域清除污染时,如果因条件所限,不能保护全部资源时,应努力确保重点保护对象。对这个问题通常是由政府部门公布保护对象与保护顺序的问题,也就是说,哪些资源是重点保护对象,其保护顺序如何。 3 码头港湾水域的特点是风、浪、流较小,技术设备容易得到,因此,一般的油回收设备都能适应,但由于码头地形复杂,边角较多,更适合于小型油回收装置。 在狭窄航道及河流等地发生溢油时,可用围油栏将水路封闭,防止溢油扩散,然后进行回收。 在浅水区域,回收船、拖轮等吃水较深的船不易进出,因此,必须根据现场情况来决定使用不同的溢油回收装置。 万一在海上不能及时清除油污,受风和流的作用,海岸将难免受到污染。当污染扩散到岸线时,只好进行艰难的岸线清污工作,但此时一方面受礁石、滩涂等影响,人员、车船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围油栏等专门清污设备的作用也受到很大限制,此外,油污一旦与岸边的沙滩、垃圾等结合,将相互渗透,很难分开处理,无形中工作量大增。
(1)重大油污的清除 对重大油污,最好在其到达岸线前用围油栏、稻草等围起来,防止其与岸线物体的接触,此时,使用机械装置是比较理想的做法。 (2)海滩溢油的清除 海滩油污的清除是海上船舶污染事故清除的重点。 对海滩上的溢油,就是尽量用吸附材料,包括吸油毡、铲、甚至稻草、蔗渣等所能找到的东西,将粘有油污的物体收集,并用高压水、肥皂水、消油剂等将石头上的油迹清除,渗有油污的沙也要清除。 (3)岩石、礁石、石块及人工构件油污染的清除 污染特点:石块的尺度范围一般大于250mm。油往往被反射的波浪从岩石的露头和悬岩处冲走,但也可能被抛掷到粗糙或多孔的岩石表面而聚集起来。在潮汐冲刷地区,油集中于岩石潭中,也可能附在潮汐区整个岩石表面。油可能迅速地被冲走,但更多的油会永久地留在不与外界交换的死水域。 清除技术: ①在车辆或小船能到达的水边,最好采用机械回收方法 ②一般情况下,岩石、礁石海滨区都属于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彻底地清除油污。此时就需要用高压水冲洗、喷洒分散剂等方法来进一步清除污油。 (4)沙滩上油污染的清除 污染特点:油在沙滩上的渗透性取决于沙粒的大小,水面深度及排水性能。粗沙粒海滩往往是很陡峭的斜坡,同时在低水位时枯干,会使低粘度的油发生某种程度的渗透,油通常集中在高水位处,污染范围较窄。细粒度沙常常形成平坦的沙滩,由于潮汐的周期作用,沙滩的纵剖面是湿的,所以油只会发生少量渗透,而主要覆盖在沙滩表面。对这类油污染主要采用清除表层沙粒的方法。 (5)泥泽地油污染的清除 污染特点:淤泥海岸具有低活力环境的特征。因沉积物常常是被水浸泡的,所以油会少量地渗透到泥泽地的底层,但也可能长期停留在泥泽地的表面。如果溢油与风暴同时发生,则油可能与沉积物互相结合且无限期地存在下去。动物的洞穴和植物的根须沟道也可能造成油的渗透性。 (6)珊瑚油污染的清除 天然的珊瑚不大可能被油覆盖,因为它们很少暴露在空气中。然而如果被油覆盖,最好保持原状,以便尽快地自然恢复。珊瑚平台的自然净化是把浅水弄干,用海水低压冲洗,使暴露的礁区的油减至最少。冲洗掉的油可以用其它方法收集。 (7)岸线的复原和美化 最后,当清理完海上和岸线的油污后,还需要将含有油污的吸附材料等,在回收其中的油污后,如果不能再次使用的,将其进行填埋、焚烧、回收等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