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杨家有关的人和事(一)

 伯乐书香小屋 2015-12-11

(1)杨世灿《五十年寻找王永彬》

50年前,我在老屋木楼阁上看见两部《和州杨氏家谱》,一部是六卷本,宜山氏王永彬撰序,咸丰元年版,父母说是旧谱;一部是十五卷本,增进了惺吾公(杨守敬)序,光绪年间续谱,父母称之为新谱。这位为杨氏家谱撰序的王永彬宜山氏是谁?且序中大赞“杨氏之贤后裔”“幸亲睦之风,近在里党仁让”。50年觅而不知,族叔伯亦未有可知者,于是就放去了寻找。这次三峡晚报记者冯汉斌先生的报导,才知道王永彬,字润芳,号宜山,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村 (今属湖北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人。原来是本乡本土的老乡啊!

谱旧落款“候补儒学教谕同里王永彬宜山氏撰”,从中了解到他和当时的杨坦斎、官祥、僪玉、彩彰、霁霞、东阁、盛亭、东林、巨卿、南村、晴舫、献廷、允贞、振三、西波、梅坡、谷卿、文庵、艺林诸君交往甚深。这其中今有文字可见者,梅坡公是杨守敬族祖,交往甚厚,则王永彬是杨守敬的先生辈不错。是否授受,不知一二。

一日不觉望见冯汉斌先生,坐地书坊,聊天志颐,偶尔之余,与购两本王永彬《围炉夜话》。余感叹自缺《生存学》教育,汉斌说,这不?“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休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呵呵,回家灯下漫翻。

(2)《三峡晚报》冯汉斌研究杨家

三峡晚报讯 本报7月25日推出《著名奇书〈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是宜都人》的消息并系列报导后,引起不少专家和读者的持续关注。昨天,杨守敬族重孙、著名郦学专家杨世灿先生致电记者,称本报有关《围炉夜话》及其作者的报导,解开了他寻找了五十年的不解之谜:在他收藏的两部《杨氏家谱》中,均收有王永彬(宜山氏)为家谱作的序,但王永彬何许人也?几十年来,杨先生一直设法弄清,但因线索缺乏而无任何进展,“族叔伯亦未有可知者,于是就放弃了寻找”。这次晚报的报导,算是彻底让他弄清楚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杨世灿老师位于白龙岗的家。他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木匣子,从中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十多册线装原版杨氏家谱。杨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两套家谱,一套是和州杨氏家谱。为咸丰甲寅年(即1854年)刻印的,在这套家谱的最前面,就是王永彬所写六百字左右的序言,该序字体大如斗,每页仅五十字,共十三页,字号比家谱正文大数倍,可见当年修谱者对此谱的重视。序末写明此序作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戊申冬至日,署名为 “侯补儒学教谕同里王永彬宜山氏拜题”。记者注意到,序末有两枚钤有两枚印,一为“王永彬印”、一为“宜山氏”,这两枚印与上次本报刊发的王永彬手稿上所钤的三枚印均不同,可谓是最新发现。因为各种原因,这套二修本杨氏家谱现仅存六册,但首册幸存下来,为我们保留了关于乡先贤王永彬的权威信息。
另一套家谱是和州杨氏三修家谱,线装十五卷,为1936年刻印出版,此谱亦收了旧谱中王永彬的序文,同时增加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光绪年间为此次续谱所写的序言。
记者发现,和州杨氏家谱的刻印年代1854年,正是王永彬撰写《围炉夜话》的那一年。这一年,王永彬62岁,已是花甲老人,为当地硕儒和耆宿,而生于1839年的杨守敬这一年才是十五岁的少年。
年岁相差47岁,这两位当时有无交往?杨守敬是否在桥西山馆里师从过王永彬?这些可能性不禁让人联想不已。“杨世灿先生分析指出,从《杨氏家谱》序中,从中可以了解到他和当时的杨坦斋、官祥、僪玉、彩彰、霁霞、东阁、盛亭、东林、巨卿、南村、晴舫、献廷、允贞、振三、西波、梅坡、谷卿、文庵、艺林诸君交往甚深。这其中今有文字可见者,梅坡公是杨守敬族祖,交往甚厚,王永彬是杨守敬的先生辈,但是否有师从关系,不好判断。
杨世灿先生是杨守敬的族重孙,此前他和熊会贞之孙熊茂洽先生合着的 《水经注疏三峡注补》以及由宜昌市政协、宜都市政协合编,杨世灿总编纂的《杨守敬学术年谱》亦受到郦学界和杨学界的一致好评。记者还了解到,由杨苏宏、杨世灿、杨未冬合着的二十卷《水经注疏补》,计50万字,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出版将是郦学界的一件大事。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对此书寄予厚望,并亲为写序。
杨世灿对记者表示,晚报报导的《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的著作集《王永彬集》被纳入荆楚全书,对研究王永彬的学术和思想肯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王永彬集》中没有收入《杨氏家谱》旧谱中的王永彬序,他愿为编委会全文提供。“我看到晚报报导后,专门到书店买到了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和当时的枝江县知县朱锡绶先生的 《续幽梦影》,乡先贤的处世观、价值观,现在看来都不过时。“杨世灿先生说。 本报记者 冯汉斌。本版图片由杨世灿提供

这次三峡晚报讯 B03王永彬在宜都的墓茔。《光绪荆州府志》中的王永彬传。王永彬参与编修的《同治枝江县志》。(记者冯汉斌)你知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出处吗?它实际上是从古代“三大处世奇书”之一的《围炉夜话》中浓缩出来的。但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这本书的作者王永彬的生平、籍贯、行藏一直无可考,几十家出版社所出的《围炉夜话》对作者介绍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付诸阙如。如今,经过多方努力,困扰中国学界的这一公案得以完全破解:经缜密考证和实物支持,专家断定《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就是现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原石门坎村)人。
 支持这一结论有多重证据。现居宜都余家桥村的小学老师王朝旺藏有一部民国十年(1921年)编修而成的《王氏宗谱》,上面记载了王永彬的生卒年等有关情况,而在2010年2月21日,同为余家桥村小学老师的王朝荣和在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的儿子王洪强最先踏勘到了王永彬墓地,发现了碑文,将碑文所记与宗谱所记进行了比对,发现两者完全相合。7月22日,枝江一中周德富等还实地察看了墓地。

经考证,王永彬,字润芳,号宜山,人多称呼为宜山先生,王氏后人则多称为宜山公。王永彬生于乾隆壬子年(1792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 (1869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虚岁)。王永彬为南宋孝宗时王刚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时(清朝乾隆间)才迁往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村 (今属湖北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王永彬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传统士人。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最后他选择了开门授徒,过读书、教书、著书的学者生活。”王洪强博士说。
据宗谱所载,王洪强是王永彬的第七代嫡孙,而他父亲王朝荣和叔父王朝旺则是第六代嫡孙。据王洪强昨天告诉记者,他从开始关注王永彬到完成生平事迹考证,已经历了近两年时间,是最早关注这一问题者。
 2009年暑假,王朝旺老师将《王氏宗谱》送交给他保管,他在查阅时发现其中有关王永彬著述的记载中有《围炉夜话》一书,遂开始对照相关藏本目录和地方志等文献,写成《围炉夜话作者王永彬生平事迹考述》初稿,后送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国林(亦为宜都籍)等先生审阅,多次修改,该文已交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文献》杂志,将在近期发表。
据考证,王永彬一生勤于著述,如他所著的《围炉夜话》、《音义辨略》、《六书辨略》、《禊帖集字楹联》、《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历代帝统年表》、《孝经衬解》等八部著作合编为 《桥西山馆杂着》八种,在王永彬的著述中,存在不少格言警句类作品,《围炉夜话》即是一例,流传甚广。


王永彬正式的官职为修职郎,候选教谕。他不喜科举,很晚才获得恩贡生的科名,曾还参与编修《同治枝江县志》。王永彬有五子,子孙中多有贡生、秀才,其中长子海琴公即为贡生,也曾参与修志。而在《光绪荆州府志》上,还有专门的王永彬的条目,明言其撰写了《围炉夜话》。
 为了打捞这一位久被湮没的湖北先贤的遗着,整理《王永彬集》的工作已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荆楚全书》编纂”的前期计划,正在开展之中,《荆楚全书》有鄂版“四库全书”之称。
“与杨守敬、曹廷杰等本地文化名人相比,王永彬所处时代稍早,且不太引人注意,但其撰写了《围炉夜话》等不少优秀的劝世良言,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就当前的社会现实而言,社会各界应该关注诸如王永彬《围炉夜话》等劝世良言,真正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所以发掘整理其著述遗文,意义尤其重大。”周国林教授告诉记者。
周国林教授和王洪强博士同时呼吁地方政府加强征集相关文献资料,积极出资整修其墓园等,以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