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字

 黄毅弘 2015-12-12

jì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

祭,祀也。——《说文


“祭”和“奠”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思。在葬礼之中大多使用的是“奠仪”,而在葬礼之后则大多使用的是“祭礼”。那么这而这到底有何不同呢?首先我么来说一下“奠”。

在《说文解字》之中关于“奠”的解释是:“奠,置祭也”,而在《礼记》中有注云:“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而此注是放在《礼记》之中的《仪礼·士丧礼》篇以及《仪礼·既夕礼》篇中。

而这两篇的内容记载是的一个人自死时到下葬入土全部过程的利益,而其中只要说到礼统一用“奠”代替。那一句注释的意思就是说“奠”指的是在死亡到下葬过程中所有的酒食。而之后还有刘熙对“奠”做过解释:"丧祭为奠,奠,停也"。

这就更形象的解释了“奠”的意思,因着“丧祭”即为葬前祭礼,属于“凶礼”中的一种,强调的是悲哀。一般指的是死者刚去世到下葬的这一段过程,并且在这段过程之内,是将死者还当成是生人来看待的。

所以在这里,要像是死者还活着一般侍奉在他的左右,喂酒进食等等。所以我们在葬礼之上大多数能看到的就是“奠”字,而不会出现“祭”字,而整个葬礼中的仪式也都叫做“奠仪”。

在《说文解字》之中对“祭”的解释是:“祭,祀也”。而“祭”在古文中又通“吉”,属于吉礼中的一种,不属于丧祭。而吉礼是五礼之首,强调的是恭敬,主要是对人鬼、地祇、还有天神的祭祀活动,并不单单指的祭祀先人。

当然在民间丧事中的“祭礼”主要就是对祖先的祭祀了,大多是宗庙祭祀亦或者是去坟前祭祀。是将死者当做是鬼神来祭祀的,是在向逝者的灵魂表示哀悼之意。不需要供奉酒食等祭品,安抚灵魂便罢。

小结

自以上我们便可看出,“祭奠”二字在民间丧事中的含义更多的是以死者下葬与否为分界线。若是下葬前便是“奠”,属于葬前之礼,下葬后便是“祭”,属于葬后之礼。这而这虽说是同一个意思,但并不能随意的替换。

因着一个属“凶礼”,一个属“吉礼”,在传统的五礼之中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虽说我们现代人已经不太怎么爱去区分祭奠二字的区别了,但终究还是要了解一下。毕竟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也是我们礼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的来说,祭礼是正面 的、积极的,而奠礼却是消极的、悲观的,是一种情绪的正反面,是同宗同源的两个极端。



“祭”属于会意字,从字形来看,左上部分看起来是块肉,右边好像一只手,下半部分是供奉的桌子。综合分析就是将肉和供奉的东西摆在桌子上。

无论是古代和现在,人们供奉神明和祖先的时候,都会准备好水果和肉等供品祭祀,以此得到祖先的保佑。所以“祭”字适合用于逝去的人。因为已经入土为安,不存在于这世间了。

而“奠”的理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字形拆分来看,它的上面是一个“酋”,古时候“酋”表示酒的含义。下面的大字反过来念就是桌子,这样理解就跟“祭”字很相像了。

另外一种就是将“奠”看作是“西”和“天”的结合。古人比较相信人去世后都会去往西天,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所以在丧礼上,用“奠”字表示逝世的人灵魂还未消散,还存在这世间,给身边亲近的人留个念想。

“祭”和“奠”的区别在于祭祀的侧重点不同,“祭”一般是指在吉祭中的活动,而“奠”则更加侧重于丧祭中的活动。以“五礼”来看,“祭”代表吉礼,“奠”代表凶礼。

总体来说就是人死后还未下葬,叫做“奠”;死后已下葬,叫做“祭”。人死后只有一次“奠”,而有很多次“祭”。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底蕴,无论是传统节日的习俗还是汉字的演变,其实背后都有很多讲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