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区分“祭”和“奠”?

 情缘半岛 2021-12-10

       《说文解字》“奠”的解释是:“奠,置祭也”。“丧祭为奠,奠,停也”。

        “丧祭”即为葬前祭礼,属于“凶礼”中的一种,强调的是悲哀。

         一般指的是死者刚去世到下葬的这一段过程,并且在这段过程之内,是将死者还当成是生人来看待的。所以,在这里,要像是死者还活着一般侍奉在他的左右,喂酒进食等等。所以,在葬礼之上大多数能看到的就是“奠”字,而不会出现“祭”字,而整个葬礼中的仪式也都叫做“奠仪”。

       《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是:“祭,祀也”。

         “祭”在古文中通“吉”,属于吉礼中的一种,不属于丧祭。吉礼是五礼之首,强调的是恭敬,主要是对人鬼、地祇、还有天神的祭祀活动,并不单单指的祭祀先人。   

        在民间丧事中的“祭礼”主要就是对祖先的祭祀了,大多是宗庙祭祀亦或者是去坟前祭祀。将死者当作是鬼神来祭祀的,是向逝者的灵魂表示哀悼之意。不需要供奉酒食等祭品,安抚灵魂便罢。

        “祭奠”二字在民间丧事中的含义更多的是以死者下葬与否为分界线。

        若是下葬前便是“奠”,属于葬前之礼,下葬后便是“祭”,属于葬后之礼。

        虽说是同一个意思,但并不能随意的替换。因着一个属“凶礼”,一个属“吉礼”,在传统的五礼之中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

        虽说我们现代人已经不太怎么爱去区分祭奠二字的区别了,但终究还是要了解一下。毕竟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也是我们礼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