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实验万事屋”,添加关注后,发“嗯”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 1、中式英文投稿: 我的师弟小林子做了点实验,最近想写SCI文章,刚拿起笔就犯难了,英语太差,下笔有如便秘。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先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了篇中文,再利用各种翻译神器,成功地写了第一篇SCI论文。他等啊等啊,等了三个月,“the manuscript does not acheieve minimum language and format review standards”。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我说小林子啊,你给我翻译一个句子看看呗,“你跑啊,跑啊。妈的,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给你点颜色看看。”小林子说:“you run啊! run 啊!mother's! the tiger is not angry ,you look me ill cat 啊?give you some terrible to see see!”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虽然大家没有小林子这么夸张,但是绝大部分同志是中式英文,不排外一些杂志编辑会原谅你是个外国人,但是语言乱七八糟绝对会给你的文章减掉几分。有些同志绝不肯投之前去润色(妥妥的-1分),理由是投不中还要浪费润色费用。但是没有必要的投入就没有产出,一个死循环。 2、匆匆投稿: 这也是很普遍的问题,还在草稿阶段的文章就被投出去了,体现在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英文拼写、文献格式、甚至作者自己的姓名和单位等都会有错误,究其原因被折磨得好烦不想搞了,万里长征到了收尾的紧要关头,我们更应该咬紧牙关扛过去。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另一方面的匆匆体现在不按杂志社要求修改文章格式,譬如图片要求至少300dpi,10*375px,你没看到;再如,要求上传各作者签名的文件,你华丽丽地忽视他;又如,参考文献格式,再一次华丽丽的地不尊重杂志社。究其原因是不想查询拟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不过不用担心,杂志社多半会打回来,然后你抓狂了,可以想象那个场景。 3、不了解投稿的几个状态,白高兴或瞎操心: 脑补下,稿件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我们来看个白高兴的案例:某同志在投稿完成后一周收到杂志社回信,内容如下: Your manuscript entitled 'XXXX' byXX作者, has been successfully submitted online and is presently being given full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in XX杂志社. 某同志那个欢喜,接收啦接收啦!我表示很汗,其实杂志社只是很客气地告诉你我们收到了你的稿件,仅此而已。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4、不及时查收稿件状态: 因为有的杂志审稿周期很长,所以如果正好赶上逢年过节,有的小伙伴就忘记了我投了稿子,等到发现时,离返修的期限已经很近了。所以建议投稿后,三天、一周、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均查询一次稿件状态,如果你觉得杂志慢得有点问题,也可以直接给杂志写邮件。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5、选择错误的投稿杂志: 首先应确认自己的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的征稿范围内,而不是只听别人说这本好投。就算你的稿件再优秀,如果不适合该期刊,也不可能被发表,之会浪费投稿时间和精力;如果各位的论文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那么作者的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中,相反如果论文的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那么就可以有很多选择。 公众号“实验万事屋”作品 筛选一本期刊需要注意:1、浏览目录,以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多大,或是了解下是否对中国人友好; 2、某些期刊刊登文章的投稿和接收日期,可以据此计算出发表周期; 3、有些杂志还刊登报道计划,小伙伴可以注意下。另外我可以给大家提个醒么?medsci的投稿建议里面有些游客留言信息不准,或是很老的信息了。(我绝对没有黑人家的意思,medsci查影响因子系统还是很好用的) 李莫愁博士: 发表SCI确实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也可以理解有些小伙伴做完临床工作,回家还要接着奋战的痛苦心情,所以你每时每刻都想这尽早结束他,以便毕业、交差、升职称,但是如果不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只会事倍功半。没办法,你还得老老实实地来,谁叫你是公立医院的医生呢,怨恨谁?还不是当年手贱写了医学院校,倘诺是教师,这个月份,还在家里打麻将! 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转发文章到朋友圈,或是下面给我们点个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