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堂练并非是“自主学习”

 江山携手 2015-12-13

 当前,有不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在衰减,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上语文课十分厌倦和畏惧。语文学习本来是非常有趣快乐的事,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仔细思量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应该是“满堂练”这种课型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这样的语文教学不要说学生不喜欢,就是老师自己也似乎无论如何喜欢不起来。用满堂练代替了满堂灌,用机械模拟训练取代了老师的教的主导和学生的学的自主,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曾经受邀去观摩一位资深语文老师讲授《阿Q正传》课文老师在整个就是让学生做练习题。他先请两三个同学简要介绍鲁迅(从小学到初中不知学过了多少鲁迅,这一介绍本无必要)先生,接着让大家拿出一本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要求用一定的时间完成相关的练习训练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一直就是评讲这些题目,从拼音、词语辨析成语使用病句修改等各种类型的题目面面俱到,其他的有关小说内容主旨层面上探究阅读问题一点都没有涉猎,课后悄问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轻描淡写地说在下节课有关语段主旨的练习训练中统一解决,看见不解的眼光他强调说,这样的课堂教学已经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固定程式了。

语文教学受中高考和用人机制的裹挟和绑架大家心知肚明,但是这样赤裸裸地把美丽的语文课变脸成抽筋剥茧的练习题目,却是没有想到的。语文老师的惰性和急功近利,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低能和不作为,教学实践中的机械复制和繁重的大量训练无良书商“精耕细作、穷形尽相”所开发的语文教辅练习,合谋造就了“满堂练”这种特殊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仅见于毕业班的复习教学中,如今已经蔓延辐射到各个年级的教学当中,包括阅读新授课的教学。

如此一来,语文教学的问题就来了。不管多么全面周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不管怎样煞费苦心编纂出来的精美教材,这样的教学模式面前无不丢盔弃甲、土崩瓦解,被彻底的割裂“解构”。这种教学模式里,老师轻松照本宣科,几乎不要全面深入研读文本和进行教学设计,不要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只要一本教学辅助用书在手,搞定所有的教学省事省力老师省事了,课学生就陷入了支离破碎的语言文字游戏里,只见枝蔓,不见大树,枯燥无味,连篇累牍,整个是味同嚼蜡,苦不堪言,怎能喜欢语文呢!

满堂练不是自主学习,而是语文教学的堕落,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老师厌倦和畏惧语文恶性循环的要原因。这样变态的语文教学是对语文学科本身摧残和反动对“文学内涵魅力、褒美扬善主旨、弘扬人文精神和鲜活文学形象的肢解和割裂,是对母语优美韵律的亵渎和践踏。这种背弃语文教学基本规律抛弃语文审美情趣的“教学”必将彻底颠覆语文学科的本质宗旨彻底毁掉语文教学

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约束引领教学评价体系的规则之下,语文学科的文学底蕴、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传统文化精髓逐渐地被教学练习题所消解淡化,变成一个个对应考试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很多有识之士清醒的认识到这样做的弊端,但是却没有能力扭转败局。滔滔江河之势,一石难以筑坝有效拦截,回归语文教学本质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教学管理制度和社会评价机制没有进行改革,语文教学还会在这样的畸形状态下蹒跚前行,因为社会需求形式就是语文教学的模样,有什么社会需要,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学生不喜欢语文还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老师还是要身不由己地这样教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