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博物院藏品大系《史海遗珍· 商周时期下》

 RK588 2015-12-13



错铜鎏金白玉簋 口径17.5cm 12.2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战国王室贵族的御用珍品。玉簋汇集了古人琢玉圆雕、镂雕、镶嵌、鎏金等高超技艺,光彩夺目,富贵至极。簋盆底部镶嵌“秦公作宝簋,子孙永保用”的篆书铭文,为玉簋提供了准确的断代依据。唐山焦瑞明收藏。



螭凤纹带鞘玉剑 64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和田青白玉质地。共有7把。玉剑造型奇特绝美,剑鞘以镂空雕工艺雕琢,剑身素光精巧,螭龙纹雕琢得精美异常。对研究战国七雄和古兵器有着极大历史、文化价值。2014年评为“中国民间十大国宝”。福建省仙游县林仁英收藏。



黄玉五盏香薰 33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和田黄玉雕制。造型由五盏香薰主杆和五个托盘组成,五朵莲蓬有镂空的圆锥形盖迭合形如莲蕊,沁色自然,雕工精湛,是古代玉雕的艺术珍品。2014年评为“第四届中国玉器精品展金奖”。广东唐建伟收藏。



青铜龙凤方案 76cm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

案座。由四只卧鹿作为支撑,鹿即福禄的意思,四鹿全力托起案座的第一层圆形支架,喻为“天圆”圆形里面有四条龙托起铜方框,是为“地方”。全案总体构思为“天圆地方”。框正中间有四只凤,龙尾连着凤翎,巧妙地扭结在一起。通体错银纹饰,遍及龙头凤尾。青岛纪宇收藏。



青铜双头兽尊 33cm 40cm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

青铜器酒尊。底部四兽足,两侧双兽头对称,每个兽角盘两条螭龙,神兽口部张开。顶部带盖,盖上盘三个小兽,盖顶有一活环提手,前后各一活环蹼首。底部有90个铭文,整体满工兽面龙纹,堪为古代青铜艺术精品。青岛隋立川收藏。



青铜仙人驭兽 长37cm 31cm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

瑞兽造型生动,集龙头、兽角、鸟羽、虎足、豹尾为一身,仙人驾乘遨游,周身精美纹饰,青铜艺术精品。广州”空空精舍”收藏。



鎏金青铜器四龙香薰 高122cm 103cm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

青铜质地,全器鎏金。下半部为对称双龙头四爪抓地,上半部为香薰。整体满工兽面龙纹,纹饰繁缛。香薰体型巨大,是春秋楚国的祭祀用礼器。河北赵怡民收藏。



青铜错银神鸟人 140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

青铜铸制。3件组合为整体,三星堆神鸟人造型。神鸟人直立傲视四方,两侧有盘龙状翅膀,眼球外凸有神。头顶有羽状触角,凤鸟错银纹饰,底座尾羽把构件精巧扣合在一起。青岛隋立川收藏。



错金银龙凤纹青铜尊 29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

立蛋型,三足鼎立,凤鸟钮盖,整器造型雅致,纹饰龙卷风云,错金涂银,繁而不乱,点缀宝石,彰显奢华。外表面呈黑漆古色泽,内表面有斑驳绿锈。集青铜铸造、错金、镶宝、錾刻多种技艺一体打造的古代青铜艺术珍品,存世罕见。底部有鸟篆错金铭文。2014年评为“中国民间十大国宝”。广东唐建伟收藏。



青铜鎏金漆器龙灯(一对) 47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

龙灯青铜材质,通体镏金后部分漆彩绘。整体由龙首吸灯项盘、龙身、灯座、灯盘、灯罩五部分组成,各部均可拆卸。其消烟除尘技术处理独到,科学环保。2013年评为“中国民间十大国宝”。唐山陈文英收藏。



错金银青铜车马 长56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错金银工艺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典型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四匹矫马,体型雄健,后部马车结构表达清晰完整。顶盖铸造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兽,实现了对车内主人的护佑。北京“御珍堂”收藏。



四乘铜车马 122cm 400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铜质。殉葬之物。车马锈色自然。四乘骏马神态威武,并驾齐驱,有帝王之风。全车品像完好,缰绳、皮带、环、扣等全部器件都是铜制,车厢内,驾者足下,皆有铭文。专家鉴定为战国后期大秦器物,仪器检测,“与秦汉时期青铜成分相符”。曾入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利物浦厅展出,编入世博会画册。青岛纪宇收藏。



青铜车马

总长210cm 110cm 170cm

马匹长80cm 65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青铜铸制。驾车人为束发秦俑造型,整器由人物、马匹、车辕、车厢、车轮、伞盖等构件组成,车厢前部铸有八字铭文及兽面纹饰,龙头车辕,车厢边板饰夔龙纹图案,车厢中央矗立伞盖,伞盖铸有四组十字铭文及四条双尾夔龙图案,整器保存完好,是古代青铜文化与铸造技艺水平的重要物证。2014年评为“中国民间十大国宝”。上海罗明端、李成敏收藏。



鎏金铜鼓 48cm 底部直径68cm 25.5kg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鼓面呈四只立体蹲蛙,鼓腰内敛,麦穗纹四耳,鼓上饰羽人划龙舟、狩猎、耕种、歌舞纹,圈足平稳牢固。此鼓为古代祭祖庆典的乐器,反映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勤劳、生活的丰富多彩。2013年评为“中国铜器十大国宝”。南宁吴庆明收藏。




青铜鎏金镶宝凤鸟尊高45cm 52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

青铜材质。表面局部鎏金,大凤鸟为座,小凤鸟为盖,造型相同。宝石镶嵌鸟眼,周身镶嵌各类宝石,配饰红松石、绿松石片状花纹,工艺精良,装饰奢华。底部有24字铭文。2011年评为“中国铜器十大国宝”。江苏瞿安海收藏。




青铜错金鎏银镶松石牛 长52cm37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

青铜铸造,造型雄健,整体鎏金,镶嵌宝石。器身满布龙凤鸟兽纹,错金鎏银,点缀绿松石及黑曜石,工艺精美绝伦。2011年评为“中国铜器十大国宝”。唐山张绍勇收藏。



铜胎漆器八头瑞兽 63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青铜铸造成型,大小八头,利齿吐舌,威严凶猛。周身纹饰呈现浅浮雕状,整体设计极具想象力。大漆与天然矿物颜料调和涂彩,红黄黑三色构成其主色调。2011年评为“中国漆器十大国宝”。上海应伟达收藏。



车马兵阵木胎漆器 长150cm 70cm 50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采用千年不腐楠木雕制,涂满墨色生漆,采用铁红金彩勾画人物五官盔甲,马匹纹身,战车几何云纹。兵阵由8位兵士、6位骑士、6匹战马、4匹驾辕马、1辆战车组成,兵士持长戈披铠甲,束发秦俑造型,战车顶盖写有环状铭文。上海罗明端、李成敏收藏。



鎏金镶嵌玉石铜镜 直径29.5cm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

正面为鎏金平面镜,背面修饰豪华奢侈。外缘均布12只双头凤纹,空隙由细碎绿松石颗粒填充,第二层由16只半圆形和田玉片装饰,第三层是主体纹饰,8片减地浅浮雕龙凤纹精美异常。第四层纹饰由4片莲瓣组成,嵌宝石,整体布置和谐优雅。北京“御珍堂”收藏。




白玉连环八卦仪一对 高44cm 32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

底座两端牛首纹饰,中间兽面撑起三连活环,中心悬扣镂空圆球体,外环左右各雕一个凤鸟,上部琢并首凤鸟一对,中间环八区分段浅浮雕“乾坤坎离震兑艮巽”八字,中部悬扣球体中央饰阴阳鱼,周边六字铭文:“丑寅卯辰巳午”,另面刻“未申酉戍亥子”等十二字。活环和球体转动如斗转星移,正应“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转化、生生不息”之哲理。2014年评为“中国民间十大国宝”。贵阳肖霄收藏。




白玉卧椅 185cm 75cm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

玉质。地方玉。一种斜椅或躺椅。椅子左边呈45度曲线形,对外翻卷。右侧扶手呈枕头形。后部有凸形围栏。全器浮雕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回纹,纹饰极为繁复。束腰。椅腿为外翻兽爪。整套器物为榫卯结构。上海胡正文收藏。




白玉围棋桌凳 桌高65cm 凳40cm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

玉质。地方玉。此物由一张玉方桌和两张玉凳组成。桌面阴刻围棋盘。束腰。桌牙浮雕饕餮纹、夔龙纹。外翻卷云腿,饰饕餮纹、夔龙纹。底枨四面平齐。凳面呈正方形浮雕夔龙纹,束腰,凳牙饰夔纹,外翻卷云腿,浮雕饕餮纹、夔龙纹。整套器物为榫卯结构。上海胡正文收藏。




白玉人兽组合件高45cm 38cm 23cm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

和田白玉雕制,整器造型复杂,纹饰繁复。雕刻英招(守护花园的神兽)坐于鼎炉执龙首华盖,玉人立于牛头马脚羊尾麒麟身四不像兽上,头顶提梁壶,旁侧水匜下有羊入虎口,满布勾连谷纹、兽面纹、龙凤纹、雷云纹、脊椎纹、蒲草文,凸显战国风格特征。上海唐美娟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