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籁的古象——追寻长鼻目的进化瞬间

 mzsm 2015-12-13
阿籁的古象——追寻长鼻目的进化瞬间
    长鼻目是哺乳动物家族中最壮观的类群,它们中诞生了今天最大型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长鼻目也是从不起眼的小家伙一点点变大并成为庞然大物。在长鼻目已经灭绝的成员中,有很多比今天的大象更高大的类型,也有很多相貌怪异的类型,但是它们早已经消失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之中。作为画家、原型师的阿籁老师对于长鼻目有着特别的喜爱,因为他制作了这套古象头雕,借此来还原长鼻目这个奇特家族的进化轨迹

 

始祖象

 

拉丁学名:Platybelodon,含义是“莫里斯湖中的野兽”

科学分类:长鼻目,嵌齿象

身高体重:肩高0.6米,体重300千克

体型特征:下门齿向前伸长并形成铲子状

生存时期:始新世-渐新世(距今3700万年前3500万年前)

发现地:  非洲

生活环境:沼泽、湖泊

 

1901年,美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查尔斯·威廉·安德鲁(Charles William Andrews)根据在埃及发现的化石命名了始祖象,其体长3,肩高0.6,体重约300千克。

始祖象的外形有点像今天的貘,脑袋较小,四肢较短,肚子很胖。从化石中看,始祖象的鼻骨在头骨前方,尽管只有加大加厚的上唇,但是已经具有向长鼻进化的趋势;始祖象的头骨朝下,加宽的部分能够附着大量的肌肉,下颌骨变厚、下犬齿退化、门齿也向长牙方向上发展。

古生物学家认为始祖象的习性类似于河马,是一种半水栖动物,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埃里克·赛夫特和美国杜克大学的西蒙分析了始祖象的牙齿,对牙齿珐琅质中化学特征的分析证明了这一点。始祖象的饮食习性与今天的河马很像,其生活方式和也于河马差不多,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河流或着沼泽之中,通过潜入水中寻找水生植物为食。

尽管有始祖之名,但是最新的研究显示始祖象可能只是长鼻目进化史上的一个分支,并不是今天长鼻目的直接祖先。

  

 

 铲齿象

 

拉丁学名:Platybelodon,含义是“扁平的牙齿”

科学分类:长鼻目,嵌齿象

身高体重:肩高3米,体重3000千克

体型特征:下门齿向前伸长并形成铲子状

生存时期:中新世(距今1500万年前400万年前)

发现地:  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生活环境:林地、平原 

      1928年,古生物学家阿列克谢·波瑞斯科(Alexei Borissiak)研究了一具其他的化石,其头骨的下门齿向前伸长并形成类似铲子的形状,于是波瑞斯科将这种动物命名为铲齿象。与后面将要介绍的大象相比,铲齿象的体型较小,其体长5,肩高3,体重3吨。

    铲齿象的命名者波瑞斯科认为铲齿象是生活在沼泽和湖泊周围的,它们可能像今天的河马一样,没有长鼻子,不过它们能够用铲子状的长牙铲出水中的植物吃。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被发现,其实铲齿象是长有长鼻子的,对牙齿磨损的研究表明它们的长牙是用来剥取树皮的,这也很好的解释了铲齿象的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当铲齿象进食的时候会用鼻子钩住树枝,然后用铲子状的门齿剥掉树皮。 

    在解释铲齿象奇特的牙齿外形时,密歇根大学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威廉·桑德斯表示,铲齿象达到了“下门牙发展阶段的顶点。”铲齿象极为平坦的下门牙表明,“它们选择了特定范围的植物作为食物”,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大部分时期,同一个地区往往有三至五个甚至更多属类的长鼻目动物共同生活并争夺食物。”

    



恐象

 

拉丁学名:Deinotherium,含义是“可怕的野兽”

科学分类:长鼻目,恐象科

身高体重:肩高33.5米,体重50009000千克(粗壮恐象)

体型特征:体型高大,下颌有弯钩状象牙,象鼻较短

生存时期:晚中新世更新世(距今1100万年前100万年前)

发现地:  非洲、欧洲、南亚

生活环境:林地

  

恐象的化石最早发现于欧洲,其在1829年由考普命名。当1836年在德国发现了恐象的完整头骨后,人们被惊倒了,因为这种史前的大象的长牙竟然是长11.5下门齿,而且这对下门齿向后下方突出,如同一双倒挂的弯钩。

恐象曾经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象类之一,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其最大个体的肩高为4米,体重在8.812吨之间。、由于体型瘦高,体腔略窄,恐象比肩高相当的真象类可能要略轻些,跟那几种大型的猛犸象、古菱齿象有显著差距。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对恐象下钩牙的作用曾经众说纷纭。虽然其长度可达,相当于一般的雄性亚洲象象牙,但与其身躯相比仍显偏小,而且在这个位置上很难用于自卫、求偶争斗。有观点认为,下钩牙能用来撕下树皮、树枝,或是从土中挖出树根和块茎,甚至是在恐象喝水、睡觉时固定住身体……

恐象较为偏爱森林环境,但是随着气候变干、草原增大,更适应新环境的真象类渐渐兴起,而恐象则在上新世开始没落,约700万年前从欧洲和印度消失。在非洲,粗壮恐象一直延续到了1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化石证据表明,它们和早期人类曾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不过,在人类发展出能杀戮一切大型动物的智慧之前,这些长鼻怪物就彻底消失在了生命长河中。

    

 

师氏剑齿象

  

拉丁学名:Stegodon zdanskyi,含义是“屋脊般的牙齿”

科学分类:长鼻目,剑齿象科

身高体重:体长8米,肩高3.84.3米,体重900010000千克

体型特征:高大粗壮,长牙发达且基部很近,象鼻甩向一侧

生存时期:晚中新世—更新世(距今600万年前—1万年前)

发现地:  亚洲东部

生活环境:温暖森林

  

       早在1847年,剑齿象属就被建立。1935年,古生物学家霍普伍德(Hopwood)根据在中国发现的化石命名了师氏剑齿象(S. zdanskyi)。目前已知最大的师氏剑齿象化石发现于1994年的陕西,化石肩高4.3米,身长8.45米,体重12.7吨。与著名的猛犸象不同,剑齿象的长牙是向前方生长的,长度超过3米。有意思的是,这对长牙的末端朝两侧分开,而基部却离得很近,几乎并在一起。因此剑齿象活着的时候,不能像今天的大象一样把鼻子放在两颗长牙之间,而应该是把鼻子甩向一边的。

师氏剑齿象是亚洲的特产动物,在冰河时代的我国南方,剑齿象和大熊猫、巨貘、巨猿等一起,构成了代表温暖森林生态的典型动物群。其中分布最广、化石最多、繁衍时间最长的种类是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它们肩高可超过3,臼齿上的横脊增加到713道,比起前辈们可以咀嚼更多样的植物,是当时南方最常见的象类。直到大约1万年前,最后一批东方剑齿象才销声匿迹,剑齿象一族在华夏大地上的辉煌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哥伦比亚猛犸象

 

拉丁学名:Mammuthus,含义是“潜伏地下的兽”

科学分类:长鼻目,真象科

身高体重:肩高4.3米,体重10000千克

体型特征:体型高大,前肢较长,肩部和头骨高高隆起,长牙强烈弯曲

生存时期:上新世—更新世(距今260万年前—1万年前,在弗兰格尔岛幸存到3700年前)

发现地:  亚洲、欧洲、北美洲

生活环境:草原、苔原

 

  

    1838年,古生物学家在美国佐治亚州发现了一批猛犸象化石,研究者们发现,它们虽然和当时已知的真猛犸(M. primigenius)化石很像,但在大小、形态上仍然有一些明显的不同。1857年,英国学者休·福克纳将其定名为“哥伦比亚猛犸”,以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伴随着美国的疆土不断向中西部、南部扩张,这些地区也出土了大量哥伦比亚猛犸的化石。

哥伦比亚猛犸身躯高大,雄象肩高可达44.3米,体重10吨以上,几乎可媲美亚欧大陆的草原猛犸(M. trogontherii),堪称最大的猛犸象之一,明显大于晚期出现、最适应寒冷环境的“长毛猛犸象”——真猛犸。和草原猛犸一样,它们也是雄性的块头、象牙都明显大于雌性,长牙强烈弯曲成螺旋形、长度可接近5米,臼齿则非常适应啃食硬草。

由于发现了残留毛发,哥伦比亚猛犸的身上应该也有毛,但应该比真猛犸稀疏得多——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等几个州,甚至中美洲的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国境内,都有哥伦比亚猛犸的化石,说明它们能适应温暖地区的气候。

距今1.2万年前,重重压在北美大陆上的冰川开始融化,气候、环境也随之开始发生改变。大片低地平原被海水淹没,北美南部越来越热,西北长出了茂密森林,而内陆则越来越干旱,许多稀树草原变成了树木更少的干草原、甚至荒漠。即便是身高腿长、有能力远距离迁徙的哥伦比亚猛犸,对此也无所适从。与此同时,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的人类,也开始对哥伦比亚猛犸展开猎杀。一些科学家还怀疑,除了直接猎杀之外,人类可能还从亚洲带来了新的病菌、病毒,从而对衰退中的哥伦比亚猛犸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看完这五款传神的古象头雕,再看看其包装和盒子,其中含有一个信封,信封中装着6张阿籁老师手绘的古象明信片,了解了古象的头骨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科学严谨的复原。

 



PS:作为喜欢大象的大神,阿籁老师对现代象的喜爱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在古象头雕完成后他又做了现代大象的头雕:一个亚洲象、一个非洲象。由于我这里没有实物,所以引用张宗达先生的照片代为展示咯。 

   

阿籁老师这套古象由于是限量版,早已经销售一空,不如喜欢阿籁老师的作品就请关注我的微博吧,之后的新品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