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仅存的东晋书家真迹,超脱飘逸《伯远帖》

 醉古齋 2015-12-13

《伯远帖》是仅存的东晋书家真迹。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结体宽博舒展,舒朗洞达,超脱飘逸,体现了晋人神韵。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350-401年)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译文:伯远在同族中,是大家寄予厚望的人。他身体不好,但一直想远游。刚获得出游的机会,不幸没有完成,远隔山岭,不能去看他了。

 《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题匾额曰“三希堂”。

 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太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后,太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从香港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伯远帖》是仅存的东晋书家真迹。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结体宽博舒展,舒朗洞达,超脱飘逸,体现了晋人神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