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频“失联” 板子打向谁?

 刘坚韧 2015-12-13

  过去一周,“找孩子”成为佛山人最关心的事,两天内两起“初中生失联风波”成为舆论焦点。桂江一中13岁女生在失联18.5个小时后被网友寻回,而失联达50个小时的南海区叠滘中学男生陈家乐也自行骑车回到家中。令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未遭受外力迫害。

  与以往小孩子被动丢失不同,此次佛山两个孩子主动“失联”,背后反映了诸多问题。孩子们因何“失联”?为何采取“失联”的方式?如何规避孩子“失联”?一起来看。

  离家的背后

  孩子“失联”谁是“推手”?

  霍泽凯:两“失联”孩子,一个因上学迟到怕老师、家长责骂而出走,另一个因升学问题与家人起争执,独自骑车至江门找工作谋生。现实中孩子出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与父母有关:父母重男轻女,父母再组织家庭致使孩子缺乏关爱,父母不和将孩子成为出气筒等,是最容易让孩子主动“失联”的。

  心理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单亲家庭为严重。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失联”问题上承担着最大的责任,动辄责怪甚至打骂小孩,会让对方没有归属感;小孩遇到挫折后,不能客观分析小孩的问题,反而给予责怪,都容易让对方走极端。

  佛山之前就曾发生过很奇葩的孩子主动“失联”案例,四女孩一起离家出走,其中一人称原因是家里重男轻女,对她关注非常少,不想留在家里。

  夏振彬:孩子“主动失联”的原因,学校“出镜率”也颇高。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失联”孩子中,上学的比例比不上学的高很多。这并不意外,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主业,是每天生活的“主旋律”,一些孩子个人情绪也往往被成绩、老师评价、同学关系等所左右。

  佛山两个“失联”的孩子,都是在上学途中突然“失联”,不排除其跟学校压力有关。记者调查后发现,女生出走因迟到了害怕被批;男生则因作业、升学等原因,近来情绪低落、“压力山大”,有了厌学情绪。孩子们自行“消失”的剧情总是相似的,在一些地方的中学生失联案例中,有人因为学习压力“躲”了一天,有人独自去游玩“散心”,有的干脆去外地打工“追寻梦想”。

  对于有的中学生来说,“学校”二字有时很容易让其产生负面情绪。较重的课业负担,被反复批评、比较直至被否定,学生们汲取不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学生主动“失联”的重要推手。

  唐金凤:我关注的是,主动“失联”的孩子群体中,很大部分是留守孩童。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会对那个“吸走”其父母的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无法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有很多孩子并没有与父母发生矛盾,他们主动“失联”只是想出去转一转,看一看,玩一玩,碍于父母不同意,就只好不辞而别。

  此外,“失联”的孩子正处于多梦的年纪,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幻想与好奇心的促使下,他们往往选择轻易出走,全然顾不上外面世界的危险和成人世界的复杂。此外,一些文学作品将主动“失联”描述得丰富多彩,对孩子们也是个误导。

  为什么用主动“失联”的方式?

  霍泽凯:心理学上,人的基本防御手段只有两种,要么躲避,要么反击。出走或失联都可理解成为躲避,就是俗语所说的“一走了之”。“失联”的小孩,有时只是想找个地方一个人静一静,在他们心目中,主动“失联”是一个简单的、处理事情的办法。在出走那一刻,孩子们心里面并没有大人所想到的责任与风险。

  小孩遇到困难,动辄以“失联”来应对,其实是抗挫折能力较弱的表现。遇到问题就选择出走,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给予了过多的保护和关注,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导致小孩抗挫折能力孱弱,未能跟上成长的脚步。

  夏振彬: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但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最让人“不省心”。我们往常说,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学坏,比较叛逆。这也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关怀和温暖,可问题是,孩子们的情绪“疏导通道”并不畅通。

  佛山两起中学生失联案例,其中一个父母工作忙,对她缺少关心;另一个想在初中毕业后读职中,却遇到了母亲的反对和施压。两个故事中,家人和老师作为孩子接触最多的人,都给孩子造成了压力,目前报道中看不到他们有提供疏导压力的通道。

  用“失联”这种方式,看起来是熊孩子不懂事,却往往是他们的无奈之举。这提醒家人和老师,是不是应该收起板着的面孔,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唐金凤: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两起“失联”事件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跟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亲爱的》有关,大家被电影中的故事所打动,现实中正好出现小孩“失联”,于是在社交网一阵猛刷,情感和道德上都得到宣泄。

  这种“找人”传播,有助于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家长早日找回孩子。但客观上,也会让“失联”一词进入不少中学生的眼帘,他们看到“失联”后会引起如此反响,下回自己遇到挫折,也可能效仿。

  每个关注孩童“失联”的人,都应该看到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一次转发,就有可能是一次效仿,所以应尽力避免孩童和未成年学生对主动“失联”进行复制粘贴。

  防范主动“失联”,该做什么?

  唐金凤:防范主动“失联”,关键的一步是对主体即孩童、未成年学生本身的“锻造”。如今不少家庭秉持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老掉牙思想,对孩子其实有百害而无一益。

  而一些国家早已用各种方式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如英国的学校重视“接受失败”学习,让学生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思想,了解“失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日本下雪的冬天,孩子们依然穿短裤;俄罗斯的街头和广场,很难见到大人抱孩子或背孩子。这些教育不一定均适用于国内,但也给我们一定的借鉴意义。要防范孩童主动“失联”,关键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家长切忌娇宠溺爱,老师也要有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抗压、吃苦、度过挫折能力。

  夏振彬:孩子们在选择“失联”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小孩在回家后,发现爸妈手机响个不停,才知道自己的一时冲动让家人奔波、绝望。各地的中学生失联案例中,有人独自去见网友,有的沉浸在网吧,有的在KTV过夜——天真、单纯的孩子们,远远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机智”地强调这种伤害和危险,是必须补上的一课。只有孩子们意识到“失联”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伤害,才有可能跟它划清界限。

  霍泽凯:和孩子们“做朋友”。须注意的是,孩子虽小,但也渴望尊重和理解,沟通与关爱。父母若能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多去理解孩子所处的状况,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就能有效避免孩童“失联”。

  一位妈妈在得知自己念中学的女儿怀孕后,并没有进行责骂,而是说“发生这事,原因都在妈妈身上,妈妈没有告诉你怎么去保护自己”,避免了“失联”发生,接下来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最后,若孩子真的发生失联事件,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人也要尽量理解孩子,尤其是家长,多给孩子空间,静静地陪伴,用爱打开孩子的心扉,必要时寻求社工帮助,“失联”才不易发生。(文/记者唐金凤、夏振彬、霍泽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