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1近三年7万5千公里的感受[操控动力换档减震油耗轮胎空间]

 细水汇长流 2015-12-13
发现老帖子又被翻出来了,就顺便更新一下目前的状况。

今天是2015.6.2,X1差2个月就到3年了。目前里程是7万5千,车载电脑显示的总平均油耗是8.2,总平均速度是51公里。

新车的4个固特异轮胎鼓包报废后换的倍耐力P7防爆胎,前轮已经跑了6万(内侧有点偏磨),后轮跑了5万(磨损比前轮厉害),都没有出现鼓包,准备再跑1万公里。

后轮刹车片在6万公里的时候换了,是根据交版的推荐在淘宝买的便宜刹车片。换下的原车的刹车片厚度在5mm以上,至少还可以跑2万公里,所以换早了。目前电脑显示前轮刹车片还可以跑3千公里,自己目测刹车片的厚度在5mm以上,准备10万公里再换。

原车的火花塞4S要求5万公里换,我没有换。在淘宝买了火花塞备用,准备8万公里的时候换。但是现在动力和油耗都很正常,也许能坚持到超过8万公里。



=============================================================================================

X1 X28i领先型,购于12年7月,至今行使5.9万公里。一直想写下自己的感受留做纪念,顺便给大家分享和参考。

换车缘由:

以前开高4的时候,就培养出了自己的驾驶爱好,假期经常开长途出去自驾游。山路也跑得特别多。跑山路的时候对操控的要求很高,所以我的轿车改了减震,弹簧和后防倾杆,就是为了改善过弯和变道的效果。为了更安全地行车,刹车是最重要的,所以换上了同系列里更高级别的车(GTI)上的大刹车盘和卡钳,以及更耐热衰减的刹车片。路况好的时候,我的轿车已经能很好的满足我的需求了,包括动力,因为是手动档,同时用了全合成的机油,在发动机噪音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拉高转速来弥补山路动力的不足。但是,由于是山路,经常碰到塌方和修路的情况,底盘被磕碰是家常便饭,幸好有厚实的原厂底盘护板的保护才没有出问题,底盘低虽然带来了好的操控,但是更差的通过性是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

我对自己的下一辆车的要求就是安全性高,操控性好,通过性好,能轻微越野就行。9年来,我的高4跑了近30万公里,车况很好,发动机的噪音小,动力足。出于对高4品质的认可,我把4驱的高尔夫R作为自己下一辆车的追求目标,动力,操控都很好。但是理性一想,似乎高尔夫R的底盘高度不够。似乎是07年的时候,从汽车杂志上就了解了TiGuan,当时还没有中文名,我就把他叫做虎蜥,动力,操控,还有高底盘和4驱,这个车似乎完全满足我的需求了。好容易等到TiGuan国产上市了,加价好几万的销售价格直接让人望而生畏,而且让人心里难以接受。我不加价,就老老实实地排队,后来的人加了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插队了。加价明显是对消费者的歧视和不尊重。我是一个原装控,国产的TiGuan改动了车身设计,加长了轴距,车身的动态测试(比如紧急情况下闪躲的麋鹿测试等),安全碰撞测试(ENCAP或者IIHS),都没有在国外做过,或者至少我没有看到这些测试报告,我认为是有安全隐患的。另外,汽油滤芯也因为国产被变更到了一个很不合理的位置,在通过烂路面的时候存在被挂漏油的严重隐患。后来,我也去4S试驾了车,空间和内饰都不错,日常驾驶的动力也足够,但是操控上总和我的高尔夫有差距。 

X1 09年刚在国外上市的时候,我就通过汽车杂志的评测了解到这车的特性,操控和通过性兼备,价格也似乎是垫起脚尖能够到的。因为宝马的操控性不容怀疑,4驱的X1比普通轿车高的底盘也能提供不错的通过性了,更大的X3X5虽然通过性更好,但是更重更高的车身也会让操控性变差。所以X1就是我下一辆换车的最佳目标了。但是当时刚刚上市以及进口车的价格,只能让人望而却步。12年国产X1上市了,价格亲民了很多。但是我需要的高动力版本的价格还是让我们工薪阶层难以接受。我找机会到4S进行了多次试驾,都是X20的,试驾结果验证了操控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唯一的不满就是动力,可能是我对宝马的动力的期望更高。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国产新3系上市,4S为了腾资金压货新3系,对进口库存的N20X1 28进行促销,满足我预期的折扣价格促使我毫不犹豫地下手了。
5.9万公里的感受:

我开X1两年多,最喜欢的是两个,一个是电子档把,另一个就是换档拨片。

电子档把在移车的时候和等红绿灯的时候很方便。电子档把的操作非常便捷,在R档和D档之间的切换快速方便。特别是在等红灯的时候,手指轻轻一动,就实现了D档和N档的转换 ,比带机械档位的自动档换档操作方便很多。X18AT变速箱很平顺,平时基本把转速控制在1200转左右,实现油耗的经济性和控制发动机的噪音。另外8AT变速箱很智能,平时稍微大些的油门,电脑立刻就能领会意图,延迟换档到2000或者3000多转,提速的感受不错。

刚从手动换到自动的时候,感觉还是很不习惯,虽然我的高4是1.6的,但是还是明显感觉自动档的起步加速不够力量。所以我前半年基本都用手动模式在驾驶X1。后来感觉开累了,就全部用D档,并且尝试配合使用换档拨片。这样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很符合我的习惯的驾驶模式:平时用D档,经济省油,发动机的噪音也小。需要快速加速的时候,用左边的换档拨片连降两档或者3档,电脑快速反应切换到手动模式,发动机的转速立刻升到2000多甚至3000多并且保持当前档位,配合深踩的油门,推背感立刻就源源不绝了。超车之后,平稳驾驶大约5秒钟,电脑又自动切换到D档了。所以我平时连DS模式都不用了,因为DS模式下,如果深踩油门,发动机的转速要被拉到6000多转才换档,你只听到发动机轰鸣,但是感觉速度并不如预期的提升。而6000多转,明显已经过了N20发动机的最高扭矩区间,完全是浪费汽油。有山路驾驶经验的TX都知道,山路由于弯道多,超车时机稍纵即逝,很不容易把握,有时候为了安全超一辆速度较快的车,必须要耐心地跟车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才能找到机会。但是有了换档拨片,看准时机,左手轻轻拨一下,迅速换档,超车简直易如反掌,从而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

说到感受,一定要提操控:

X1的方向很精准,高速的时候也能准确让开路上的小坑小石头。精准的方向和充足的动力也给山路的驾驶带来了快乐。在视线良好,对方没有来车的情况下过弯劈弯,完全就是轿车的感觉。其实这完全得益于宝马的悬挂调教,悬挂的前段比较软,这个对路面上的细小坑凹的震动过滤很好,乘坐也比较舒适。悬挂的后段比较硬, 或者说悬挂的行程很短, 快速过弯带来的车身侧倾很快就被抑制了,路面的凹凸带来的车身的晃动也很快被抑制。因此在山路速度快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因为车身重心高或者晃动带来的不安感。但是悬挂行程短的缺陷也很明显,路面上稍微大些的坑就能让悬挂到底,能让驾驶者明显感觉到路面对车身的冲击;稍微大的凹凸路面也能轻易让车上的ESP抱怨,频闪黄灯,其实这是车轮打滑的表现,同时也提醒驾驶者应该适当减速了。得益于宝马的XDrive系统,弯道有80%的动力被分配到后轮,很有后驱的感觉,让人感觉过弯的时候很顺畅,特别是速度快的情形下,在以前的前驱车上感觉明显的推头感也很轻微,当然要想顺畅过弯,高效没有热衰减的刹车也很重要。也是因为XDrive, 即使是湿滑的路面,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轮胎失去抓地力带来的车身晃动(打滑)。当然,一切操控还是要以安全驾驶为前提,不能给自己,给别的交通参与者带来麻烦。


再说说动力:

买车前在4S试车的时候就感觉X20的动力不是我的菜,而X28又没有试驾车。但是看到账面数据,245马力,350牛米,基本上是我原来高4动力的2.5倍了,感觉应该不错了,所以就坚持了等28。但是车到手后的实际驾驶体验中,红绿灯起步感觉动力不够,不如我原来的手动档起步轻快,但是中途加速超车动力很足,推背感够强。特别是结合手动换档拨片的降档操作,山路超车让人信心很足。快速超车的能力也让安全性更高。这点让人很满意了。不过,可能骨子里有赛车的基因,虽然年纪已经比坛子里大多数TX都大,但是还总觉得自己能驾驭动力更强大的车。

谈谈空间:

这个问题也是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感受。我90%以上的时间是一个人开车。外出旅行也一般不超过4个人。所以车内空间平时足够用,但是长途后座3个人的话中间的乘客很辛苦。最大的感受就是后备箱空间太小,虽然数据上是420升,但是明显比高尔夫的330升的后备箱小。可能X1后备箱垫下面的储物格为这个420升的数据增加了不少分值。不过,后排座椅放倒的情况下,空间还是很不错,从宜家买的家具都可以轻松自己载回家了。小的后备箱导致长途4个人的行李放下很困难。但是我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从论坛里的TX那里收到了一套X1探索版的460升的车顶行李箱。这个行李箱彻底解决了长途放行李难的问题,虽然我还没有机会实际体验一下这个行李箱的便利性。

令人烦恼的轮胎:

跑过几次川西高原和云南的长途,走过最烂的路就是映秀到卧龙的30多公里的大工地,还跑了两次。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开我的高尔夫,此路段应该托底10次以上。但是X1一次都没有托底,当然前提是我基本以5~10公里的速度通过的这段路,所有底盘更低的轿车都把我的车超过了。原因也许有部分TX已经体会到了,就是原装的固特异防爆胎质量太垃圾了,过坑凹路面特别是有尖石突起的路面,稍微快一点(20公里就算快了),轮胎基本肯定鼓包(我的原车轮胎在1000多公里就开始鼓包,1万公里的时候就因为鼓包换了4条轮胎了)。但是换上的倍耐力P7轮胎质量明显不错,跑了4万多公里还完好无损。不过,第一付轮胎全部鼓包给我带来了心理阴影,只要路面质量稍差,我一定慢速通过,刚刚在好路面辛苦超过的普通轿车又轻松地跑到前面去了。

油耗

平时在郊区跑得多,郊区的道路有时候比高速路上的车都少,路况也不亚于高速。所以我的油耗不高,5万多公里下来的平均油耗,车载电脑显示为8.1L/100Km,我自己的测算大约是8.5L/100Km左右,不知道是车载电脑的计算误差还是加油站的计量表有问题。不过这个油耗已经让人满意了。
舒适性:

买宝马,就不是太在意舒适性的,特别是作为驾驶者的我,车90%以上的时间是一个人开的。不过,X1的减震已经比我原来改过倍适登减震的轿车舒服多了。但是,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在路面状况平整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但是路面凹凸不平的时候,感觉就比较差了,如果速度再快点,就比较受罪了。

外观:

外观就是萝卜白菜的问题了,每个人买车都有自己的喜好。我对车的外观不重视,更注重底盘,动力之类。不过,在我眼里,X1完全就是辆底盘升高的两厢旅行轿车,完全没有SUV的感觉,虽然我很喜欢旅行车,路上的高尔夫旅行版,迈腾旅行版,3系旅行版,C旅等等都能吸引我的目光。但是X1那个长长的车头从侧面看起来很特别。最开始说不上喜欢,但是看了两年之后,感觉是越来越有味道了。
内饰:

我对内饰也不在意,内饰做工,导航大屏幕之类都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驾驶狂热分子,我更关注方向盘和座椅。方向盘虽然号称高级真皮,但是感觉有点像塑料,因为材质太硬了。还有就是方向盘的握感偏细,比高尔夫GTI的方向盘握感差。座椅虽然也号称高级真皮,但是我更喜欢织布座椅,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座椅的包裹性也不如预期的那么偏运动,特别是没有腰部支撑,长途驾驶让人不舒服。还好我自己垫了一个抱枕解决了这个问题,几次10多小时的长途驾驶腰都不难受。

另外需要吐槽一下的是X1的车身刚性,在过颠簸路面时车后门的异响不绝于耳,完全是一副要散架的节奏,让人怀疑这是宝马的质量。我开了10多年的老高4,用相同的速度经过同样的路段,完全没有异响 。


总结:

车无完车,自己喜欢就好。好好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好好享受自己的爱车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 本帖最后由 TravelBean 于 2015-6-2 13:13 编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