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的闪光

 寒枝栖 2015-12-13



    公元前399,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从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作为哲人高贵的灵魂和精神品质。   智慧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承认自己在智慧方面实际毫无价值。他为他的自知知其无知。这句话镂刻在特尔斐庙上,曾赋予了苏格拉底一种深沉的智慧目光。而今,苏格拉底的证明则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许多时候,认识自己,或者认识真理,都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但当一个人的自知到达一定境地,他便有了智慧的悟性。这是一种对于在人生路途中处在种种处境中的各种感悟与体验哲理。一类是苦人,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故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马迁发奋著书,成就史家之绝唱。另一类是义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着也。故汨罗江畔屈原,舍身取义留天问;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能屈;文天祥血汗丹青,浩然正气,荡气回肠但若论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显然不能,否则,这世间怎会有那么多痴男怨女,发出凄凄惨惨戚戚的哭喊;怎会有那么多魑魅魍魉,可怜不自知,苦海无边,回头无岸。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对于个体来讲,所有的人都是偶然存在的,有限存在,并与整个宇宙来讲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生,就变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人应当怎样的活着,因着生活本身的多样化和个体化倾向,是应有人类个体本身来决定。是盲目的活着还是清醒的活着。盲目活着的人,生活透着简单和快乐,单纯和美好。而对一个人而言,能清醒的活着是极为难得的,可是其中的痛苦与悲怆亦是不言而喻的。有时候,清醒意味着压抑,节制与必须承受。这在一方面,可以是智慧的痛苦。苏格拉底是精神上的领袖,思想中的佼佼者,但是生活是痛苦绝望的。

苏格拉底说,我行我素,虽百死而无悔。更为难得的是他那一份淡定与从容,正所谓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在死神面前苏格拉底是毫不畏惧甚至是有所期盼的,在死亡面前他还和几个朋友讨论了一天的哲学问题。苏格拉底的这份淡定与从容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坚守的另一个信念:灵魂是永恒不灭的。灵魂被束缚于肉体之中,受到肉体的污染,变得混乱而疑惑,变得愚蠢、恐惧、不能自制。唯有哲学能拯救灵魂,敦促灵魂尽可能不去使用感官,鼓励灵魂反观自省努力回忆——由此引出了个人不仅应该追求物质的丰裕,更应该反省内心,服从理性,追求最高的善的观点。好的灵魂在肉体消亡后才能到达冥王哈里斯的地方,这个地方和灵魂的本性同质,而人类的一切罪恶都被消除了,而坏的灵魂则惧怕不可见的世界而只能终日游荡在罪恶的人间,沦为马、羊、牛等畜生的灵魂。因此,苏格拉底相信,尽管他已经没有意识了,他的肉体腐烂了,他的灵魂却获得了永生,前往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无独有偶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教导信徒们在世时应学会隐忍,要努力行善,在此岸世界的一切,彼岸世界的神是看得见的,唯有努力行善,服从教义的人,才能在死后得到前往极乐的彼岸世界的机

一个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不曾出卖,他身上所有与灵魂相关的价值。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苏格拉底既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又要服从国家的法律,于是只好在狱中饮鸩而亡。他为真理而引颈就刑,引起后人对他产生无限的崇拜。他的死与耶稣的死一样伟大。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位伟大的哲人。

 ps: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抄也那么有水平,自己的观点好像也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