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花三月好还乡

 何之好笑 2015-12-14

烟花三月好还乡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三月里,飞赴江南,感受柳卷东风,水比锦缎秀的春景春境。
  
  13号晚间的飞机。机上有人说:这是我坐过的最空的一个航班!放眼望去,果然稀稀拉拉。是因为夜半央,还是谈之色变的马航?
  
  抵宁时,已近子夜。接机的姐姐和老李,风尘仆仆,据说一路上被导航仪折腾得七荤八素。
  
  回程倒是轻车熟路,畅通无阻。夜宿都市晴园的娘家。被褥带了阳光的味道,暖而香。
  
  14号上午,打仗一样,办妥计划中该办的事项。一看表:12:30。姐姐问意欲何往,意欲何吃,我毫不客气:喝老母鸡汤,走地的那种。于是开去一家饭庄。
  
  饭庄的门面不大,排挡风格。老板是姐姐的中学同学,饭庄是他们同学会的据点。找个临窗的位置,静候佳肴。
  
  老母鸡汤、昂子鱼、豌豆苗、西红柿蛋汤陆续登场。不知道是否当地的酱油盐巴都免费?咸得人抓狂。好在对主角老母鸡汤,店家手下留情,咸淡适中。喝了一碗一碗又一碗,心满意足。
  
  下午是亲情之旅。先去老年公寓,接米寿之年的老外公。问他:吃住如何?答曰:有什么话讲呢!阳光充足,三餐不愁。桌上是他的练笔---用练习簿抄写的地理名胜介绍。一笔一捺,一丝不苟,连标点符号也不含糊,还特意标红了。真是个认真的老学童。
  
  再去南大仙林校区,接小灰灰。灰姑娘出落得越发清水芙蓉了。看见我们,有点小兴奋,抛出橄榄枝,要带我们去赏梅。于是,从宿舍区徒到教学区。结果红梅很不给面子,已零落成泥了。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图书馆前,
小桥流水,垂柳依依,很养眼。何况,又堂而皇之进了传说中综合排名第二的南大图书馆,感受了学霸之霸,藏书之丰,更不虚此行了。
  
  离开南大,开到附近的一个农场,拜访公婆。这个农场的主人是个江西老表,做着物流生意,骨子里却文艺,不忘田园梦想,打造了这方鸟语花香、亭台水榭的后花园。问老外公:农场怎样?答曰:有什么话讲呢!山清水秀,鸡鸭成群。我也没话讲,因为除了外公讲的之外,还有暗香浮动,清月悬空。
  
  公婆身体不错,红光满面,喝酒的豪气不减当年。大约中午的老母鸡汤喝猛了?我的胃口不咋地,鸡鸭鱼肉落在眼里,全是洪水猛兽,只对一盘芫荽情有独钟。
  
  饭毕,披星戴月回句。因车钥匙突然不知去向,便和老李从姐姐家步行至老妈家。其时九点钟,城里的店铺已陆续关门,沿路的街市是一副半睡半醒的样子,看得人犯困。加上前晚凌晨到家,飞机上的两杯热咖又持续发酵,导致一晚没合眼,所以,是夜回到娘家,倒头便睡,一觉天光。
  
  醒来,便是315,与阿香、老李、法老等一众人一直扳指头数着的315,也就是同学会的日子。
  
  先去姐姐家吃早餐。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果不其然---我不谙厨事,可姐姐做甩饼,却大有御厨范儿。老李连吃四张,以实际行动表示了仰慕,并斜睨家里的拙妇:你,学着点!
  
  正吃早饭呢,微信群已有沸腾的节奏了---说是在新县中东门口,法老到了,地主到了,天地也到了……我们赶紧搁下饭碗,火速奔过去。
  
  碧水边,杨柳下,阔别20多年的同学们,正含笑恭候。电脑城是聚会的保障人员,负责编制并打印通讯录,以及随行拍摄剪辑。我们还没站稳,他已开始咔嚓了。
  
  一边咔嚓一边等镇江的死党阿香。没一刻,停下一部土豪车,走出阿香夫妇。
  
  我估摸着,阿香是一门心思来会闺蜜的,至于八班的同学会,和六班的她有何相干,纯粹打酱油罢了。没承想,一下车,赵同学就点名:咦?ZLX怎么来了?阿香一惊:你怎么认识我?赵同学:我们是初中同学哇!紧接着,更有理由自认为打酱油的阿香夫君,也被赵点名了:哎?TZP也来了嘛!初中时,你是3班的,我是2班的!----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世界真的太小了!阿香夫妇邂逅初中同学的一幕,在我身上也重演了。
  
  那是到了北山水库的聚会点,大家嘘长问短,我忽被王同学点名:你和容大是初中同学?我暗自一惊。他卖关子,以工商干部打假的专业眼光,楞是看着我喝下一满杯啤酒,才娓娓道来:我和容大是同事哇!一个正职,一个副手,搭班子。昨天还一起做315打假宣传呢,无意中提到今天的同学会,聊起你们两口子,这才知道,大家都是同学。
  
  更巧的还在后头。王同学酒后兴起,当场打电话给容大。结果好么!容大说他和他的驴友们,正在北山水库徒步呢。---既然都在一个气场,焉有不见之理?况且,容大说,队里还有我一个老同学呢,带来你认认
  
  我老耳昏花,将另一个同学的名字听成了谭芳。谭芳何许人?高中舍友哇!今天到场的女同学,平淡、天地、阿香都认识她。我们四人站路边,翘首以待。远远地,看到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姐几个就争相打假了:不像啊!谭芳不是这样的!
  
  确实不是。闹半天,不是谭芳,是唐阿凤!阿凤是我的初中同班,26年不见,往事真的如烟。直到她提起高开金老师、肖小达老师,唐爱青同学,我的记忆才慢慢显影,渐次有了脉络。如今的她,在母校春城中学任教。千言万语,来不及细说,互留微信,日后详谈吧。
  
  和老李、法老搭乘阿香的土豪车回句。路上,酒至微醺的法老,热情地抛出橄榄枝:明天我送你俩去南京!据说坦然接受馈赠,也是一种格局和风度。从这个意义上,我对法老的提议所作的表现,可谓风度翩翩。
  
  晚上是家宴。顺便给灰姑娘庆贺20岁。外公、舅母、姨妈、表弟表妹一家老小都来捧场。少不得追古抚今。看到场的亲人们都安好,不禁施施然,欣欣然。
  
  未到场的亲人,也是心头的牵挂。要不说世界小呢!从小就有鸿鹄之志,且EQ超高的明表弟,偶和朋友聊天,获悉有韩深夫妇回句,立即长了个心眼,找表妹和老姐核实,得到肯定答复后,强烈要求和老姊会面---真是时间紧,务重!不过,真的也想见他。印象中的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少年,光阴流转这么多年,他被打磨成什么样子了?
  
  就这么,有了第二场。遗憾的是,他的金银霞姐姐有事,未能一见。明老弟变化不大,还是那么周到细致,热情慷慨。一见面,就关心起他大嬢嬢,我老妈,手还开口子么?回头带几瓶尿素霜去!”“我开了个农场,回头你带点土鸡蛋和土鸡蛋它妈去!
  
  聊到一半,白天未碰面的严同学,执意来咖啡馆会面。一行人谈天说地,直到咖啡店差不多人去楼空了,才欠身买单,走人。
  
  一睁眼,已是归期。
  
  明表弟一早赶来,送来现煮的土鸡蛋,现杀的两个土鸡。彼时,姐夫赶去某院种树,姐姐便带我们两口子去吃传说中的干挑面。
  
  干挑面馆装修简单,老板姓徐,苏北口音,长相与大外公酷似。这家伙挺健谈,说干挑的名字是他起的。说完,眼巴巴看我,我说好创意,他像个被表扬的小学生,笑逐颜开。
  
  不愧老字号,干挑的味道非常好。后来放了图片到县中同学群,陈老的味蕾立即犯起乡愁。说是走南闯北若干年,还是觉得无面能出其右!一时间,整得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清明节就回去吃”“以后回去多了个吃干挑的节目,云云。
  
  吃完干挑,和法老在老地方会和。打开法老的后尾箱,哈哈,差不多是一小块菜地,葱蒜菠菜上海青,一应俱全。这不算多!春节那趟更夸张!差不多带走一个菜场!”---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一路杏花村,就到了南京城。车停小行地铁站。锵锵三人行,搭地铁,转的士,到了舅舅家。
  
  舅舅家的房子不大,但很温馨。想来,一家子从昌头出来打拼,如今也算居者有其屋,其乐融融了。更何况,添丁进口,多了一个儿媳妇,儿媳妇即将临盆。家和万事兴啊。
  
  伟表妹也来了,还亲手做了一道菜。她家闺女也来了,表演她自编自导的舞蹈,秀兰邓波儿一样,俏皮可爱。
  
  话说,法老真是个好同志!提供全程司机服务。这不,饭毕挥别舅舅一家,又回到小行地铁站。法老取了车,将我送至禄口机场。----必须颁五一勋章!
  
  至此,带着满当当的土特产(真的超重了),满当当的亲情友情同窗情,春燕南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