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种思维方式

 虹72 2015-12-14

十种思维方式



一.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么磨,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一。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应用。

二.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中国古人的整体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2)宇宙整体和作为整体的具体事物具有统一的结构,遵从相同的演化法则,

    并由此导出天地一理,万物一马,宇宙全息的结论整体思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嫌诩是巨大的。中国人素有的“大一统”思想,中医的“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整体疗法,以及中国文化偏重综合、弱于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三.物极必反

    中国人普遍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易经》:“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那么,事物在什么地步才发生这种转变呢?那就是,无论任何事物,到了盈满或顶点时,便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自汉代《淮南子》明确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后,它便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思维模式。这里的“极”,实际上是一种极限、顶点。之所以发生物极必反,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当一方势力上升,达到顶点时,便转而消退;另一方则相反,由消而长,这时就发生物极必反。

四.渐悟思维

    渐悟思维贯穿于中国古代各家思想之中。它的特点在于主体从思维的对象和内容方面作好必要的准备,经过某种契机的引发,突然认识到事物的全体和真相。认识到事物的真相或全体, 在道家称为“悟道”;在儒家称为“豁然贯通”;在佛教称为“成佛。”

    在佛教,渐悟又名“因缘见性”。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积德修道的助缘,才能见性成佛。最著名的是神秀的渐悟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生尘埃。"

    在儒家,最明显地体现在程颐的“脱然贯通”和朱熹的“豁然贯通”说。他们认为,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秤谌,才能在“用力之久”的工夫中达到“豁然贯通”。故荀子对渐悟总结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灵也,思之极也。”

五.躬身践履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在于成就高尚的人格,而高尚的人格不是通过知识积累所能达到的。因此,伴随成德的学问,自然形成一种切身践履圣人之言的思维。它具体表现在如何通过将圣人之教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最终成圣成贤。

    故《大学》在列了三纲领,八条目之后,直接道出“一是皆以身为本”。只有个体通过躬身实践,才能成为圣贤,受人尊敬。否则,便会被人斥为赵括马谡之流,不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当然,无论儒家、佛教和道家,所强调的躬身践履都与西方的科学实验俨然是两回事。中国古人的躬身践履是对圣人之言的信仰和执行,在这里不存在怀疑,只存在印证。如果你印证不了,那说明你自身有问题,决不能在圣人之言上找毛病。其目的便是达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六.格物致知

    中国宋明理学的认识方法,最早见于《大学》,是八条目中两条目。有理学派和心学派两种解释。理学派以程颐、朱熹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包括事物的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而致知则是利用“类推”的方法,将已得之理推广到事事物物之上。其具体方法在于读书讨论,应接事物,和到具体事物中去发现。等到积累到一定秤谌,便会豁然贯通,达到万物之理为一的境界。

    心学派以陆九渊、王阳明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正心,认识本心,使心始终不离正道。至于外物如何,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致知则是将内心中的道德原则即良知推广于事事物物之上,使万物皆具有吾心之良知。

    但是,无论程朱,还是陆王,最终都归于明心中的本性,即道德本然,以达到儒家的“圣贤境界。”

七.反求诸己

    中国人认为学问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外物,而在于成就自身,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反求诸己”,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最高人生价值的标准,便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之一。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 纵是卑贱之人,我也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正义在我,虽千军万马,我也不畏惧。”荀子也说:“君子每天要做三次反思,便可达到聪睿智达,行为无过。”

    那么,所谓的反思、反躬自问是思什么、问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反问自己的良心。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问问自己的良心,如果心安,则为之,如果心不安而为之,则失去了反思的意义。

    反思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自身,成就自身的德行,而不是仅仅的知识积累。通过自我反思,觉悟到道德原则乃我本然所有,自觉地依照道德原则而行,就叫“悟”。相反,不悟自己的本性,单纯追求知识的积累,则被批评为“迷于万物而不反”。

    反求诸己同样体现为道家和佛教的思维方式。老子的“涤除玄鉴”,庄子的“心斋”、“坐忘”,禅宗的“明心见性”都具有典型的反观内求的特色。故老子在评价成就精神境界时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庄子更明确地提出“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言下之义,人应当反求于心,不要逐物不返,只有于内心中发现人的自然本性或人生意义,才是明智之举。

    正是由于这种反观内求的思维方式和成就自身精神境界的价值取向,使中国人懒于探求外物的规律,而重视人生意义的实现。

八.顿悟思维

    禅宗祖师慧能提出的独特的悟道之方。它反对一切知识积累、只凭一介清明之心,单刀直入,直探至理真源,达到成佛的境界。但禅宗的顿悟亦不是完全无可么磨的,它也有引导入悟的方法。

    一是疑念法,即通过提出问题,唤起疑念,久思不通,突然有得,求得觉悟。如:“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窗前柏树子。”

    二是暗示法,即通过暗示而不直接给出答案,启发人去尽心求解。如:禅宗中的“断指悟道。”

    三是遮掩法,即烘云托月,如慧能点悟神会时曾说:“不思善,不思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言下神会恍然大悟。
九.察己知人

   《吕氏春秋·察今》:“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也”。因此,人应该体认内在的自然本性,而不在于辨别外在的事物之理。因为吾性即人性,要认识外物和别人,只需认识自己就够了。

    所谓内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主要指共同的爱好、欲求以及理想。这些爱好、欲望和理想等,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吕氏春秋》认为人皆崇尚相同的秩序,有相似的欲望或理想;道家认为人皆有相似的崇尚自然的本性;儒家则以为人皆有相同的道德本心,皆喜欢合于理义的事情,皆希望实现“大同仁爱”的社会。所有这些相同或相似,一言以蔽之,皆因为各学派都认为人心中有一个“共识”,在这种共识下,可以推己及人、察己知人。

十.辩证思维

    中国先哲擅于从事物的有机联系、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具体表现在阴阳刚柔的对立、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和实生物”、“执两用中”的处事方法,以及“物极必反”的发展变化观。特别地,“执两用中”的处事法则形成了中国人宽厚仁和的民族特性;而“物极必反”的世界观则帮着中国人在困苦危难之中,始终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它使我们的民族从不消沉,永远处于活力和奋斗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