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画苑掇英:高凤翰(清)

 昵称18203252 2015-12-14
古画苑掇英:高凤翰(清)
《自画像》
绢本,设色,纵106.8厘米,横53.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主人公伟躯美髯,倚坐在悬壁石台上,俯身凝视波涛中巍然屹立的危石和乔松,一只孤鹤从天飞来,姿态矫健。从高氏头戴斗笠、身着儒袍的装束看,应是他考中[贤良方正]前的形象。气势雄阔的景致衬托出他当时的凌云壮志,孤鹤、危石、苍松、劲柏寓意着主人公的孤傲性格。图中人物面部渲染细致,衣纹线条取白描法,树石勾皴点染工整劲健,具宋人笔意。全图用笔秀劲,构图平中求险,疏密结合,为高氏中年人物画佳作。自识“寥天孤鹤,托跡冥鸿,迥临绝峤,坐领长风。倘有成连刺舡,出没其中乎。丁未三月初一日,南村居士自题”。钤“凤”“翰”联珠印。按丁未为雍正五年,公元一七二七年,作者时年四十五岁。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山东胶县人。清代书画家。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不受传统限制,生动而富于妙趣。他的毅力惊人,右臂病废后,书画篆刻全用左手,作品朴拙中有生趣,为世人所推重[1]。举孝友端方,官徽州绩溪知县。早岁知名,尝奉渔洋(王世祯)遗命,为私塾门人。后又受尹元孚(会一)、卢雅雨(见曾)知遇。工书、画,草书圆劲。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纯以气胜,兼北宋雄浑,元人之静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嗜砚,收藏至千馀,皆自铭,大半手琢。究心缪篆,印宗秦、汉,苍古朴茂,郑燮印章,皆出沉凡民及其手。晚病痹,用左手挥洒,笔愈苍辣,因镌“丁巳残人”、“尚左生”二印。著有《南阜诗钞》、《砚史》。卒年六十六。自撰生矿志。
《雪菊图》
册页,纸本,纵23.7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以疏笔淡墨勾写菊花,下笔迅疾,以浓墨写意山石、叶脉,颇见精神。背景以淡墨刷染,花石周围留出空白,给人以白雪覆盖之感。画风率意粗放,行笔落墨中透溢出古拙的韵致。此图为作者右手患疾改用左手所作。

       后至45岁,高凤翰方由胶州牧黄之瑞荐举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县县丞。在官场派系斗争中,高凤翰受诬下狱,经历了一番磨难。后虽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对仕途失去了兴趣。
 《草堂艺菊图》
立轴,纸本,水墨,纵122厘米,横51厘米,淡设色。(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以疏毫写草堂,细笔写修篁淡菊、老梅乔松。一翁策杖而行,当为画家自写。景物简繁错落,各得其所,布置极为精当。尤为可观者,是以精秀之笔,写出萧疏淡泊之气,实为大家手笔。

         去官为民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55岁时,他右手病残,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号“后尚左手”,刻制“丁己残入”石章一枚,标志在丁已年病苦废右手。他在扬州同“扬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自己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
《山水立轴》

        高凤翰主工花卉山水,宋人雄浑之神和元人静逸之气在其作品中同时流露,艺术造诣十分精湛。高凤翰的画不拘成法,因而被人归于“扬州八怪”,也有将他列为“画中十哲”的。

    《雪景竹石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139.1厘米,横61.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天气清寒,湖石罩雪耸立,在皑皑白雪中,高竹枯草,随风摇曳。雪景用水墨从背景拓出,浓淡掩映得宜。白雪覆盖着几枝绿竹,生意盎然,显得雪意更足。

  59岁,高凤翰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