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电疗--中医现代化概论

 体控 2015-12-14

中医电疗--中医现代化概论

现代化"新中医"电生命本质是相对于古代、经典-传统祖国医学的一种广义称谓。其特点是遵循中医几千年积攒的理论基础,按照诊断,药物,治疗,电疗,电摩等板块分布,在当代的医疗活动当中不断摸索、开拓与创新,从而验证,完善,添补祖国医学的精粹宝库。目前,以西方科学原则为指导的对中医宝库发撅的工作也是与主流实验医学实现对接的过程。该过程也是新中医的重要开拓领域。就是以该目标为己任的学术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通过新的诊疗途径来攻克疑难病症.但是中医新理论的创新、现代化更是《新中医电摩》的根本。 伟大的祖国生活着一代又一代智慧而勤劳的人民,作为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就是他们在几千年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类中医经络古远文明。当近代西方诞生了现代科学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些人们早已习为为常的东西,比如中医、针灸阴阳五行等,竟与现代科学迥然不同,甚至格格不入。李约瑟研究认为,许多中国传统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以较快的速度与西方科学融为一体,而一些学科却至今与西方科学泾渭分明。其典型代表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中医学。现在看来,中医现代学来看有三大特征,一是系统完整的理论,可以自圆其说;二是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三是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自西方传入的现代西医学不仅不能替代中医学,而且常常当西医面对疑症束手无策时,中医学竟能逢凶化吉;当西医对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左右为难时,中医现代化却可以大显身手;再加上中医无毒副作用、无污染等绿色象征,更使得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倍加喜爱。中医学中的针灸疗法更是神奇之至,“一根银针几壮灸火治百病”。我们不禁要问:针灸治疗疾病的原理是什么?回答很肯定,那就是中医电疗现代化作用。
中医现代化(包括针灸理论)的核心基础是电的经络系统,人体的生命活动决定于气血阴阳,即电生命本质雷电经络电疗的作用就是运行气血,平衡阴阳。这些遍布全身的有规律的环路系统决定着生命的活动与疾病的发生,分布在这些环路上的一些点就是穴位,刺激穴位就可以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
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电疗经络概论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位于深层,粗大,纵行,《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说明了经脉是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位浅。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多少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其与针灸学科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二)中医电疗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根据文献分析,其形成途径如下:
①“针刺”、“灸治”、“按摩”、“电摩”出现的各种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刺激“得气”时产生酸、麻、重、胀等感应,这种感应常沿着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
②腧穴疗效的总结: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
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在体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现象,也是发现电疗经络系统的途径之一;
④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观察到人体分布着很多管状和条索状结构,并与四肢联系,观察到某些脉管内血液流动的现象。
⑤古人练气功导引也发现体内有气行现象。
以上几点表明,发现电经络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各种认识互相补充,相互佐证,相互启发从而使人们对电经络认识逐步完善,从而存文献来看,经络学说在二千多年前已基本形成。
(三)中医电疗经络的命名
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经络的命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表里相合)。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如此。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手足(上下肢)阴阳的命名可以看出,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四肢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于十一脉的两种写本(第二种又分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基本相同),这是较《内经》为早的古代经络学说文献。十一脉的名称,是以“臂”“足”分阴阳,与手足分阴阳的意义是一致的。 
(四)中医电疗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即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它能补正经之不足。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它们主要是加强各部联系和网络经脉不及的部分。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所以称“十二经筋”。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五)中医电疗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六)中医电疗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等。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
③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七)中医电疗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有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在头项部合于六阳经脉,故有“六合”之称。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经别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3、加强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4、加强了阴经经脉同头面部的联系;
5、扩大了十二经经穴的主治范围,拓宽了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途径。
(八)中医电疗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九)中医电疗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如《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诚如《素问·皮部论》所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同时,有诸内必形诸外,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应于皮部,可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临床上采用的皮肤针、腕踝针、灸法等治疗手段,都是基于皮部理论来指导的。
(十)中医电疗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
1、中医电疗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2、中医电疗孙络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3、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十一)中医电疗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肢节: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明确地指出了这一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据经络系统的联系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了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气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灵抠·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明确指出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外部侵犯人体多由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始而渐及于里,即多从皮毛开始。《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络抗御外邪的功能,主要依靠卫气来完成,卫气首先充实于络脉,具有温养肌腠、润泽皮肤、启闭汗孔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使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从而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当外邪入侵时,卫气和孙络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灵枢·本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明确指出了卫气调和,运行通利,则腠理致密,“卫外而为固”,故六淫邪不易侵袭机体为害。
(十二)中医电疗电生命在经络上病理反应
1.反应病候: 由于经络对机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所以当人体脏腑的功能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发生疾病时,便可在该经脉循行的路线和所隶属的有关部位上,表现出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足太阳经有病时,可以出现项如拔,腰如折,胞如结,踹如裂的症状。《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心病者,胸中痛……两臂内痛。”以上均说明经络有反应病候的功能,而病候病征出现的部位与经络的循行和分布有密切关系。此外,因人体的头面五官,均通过经络相内脏发生密切联系,所以当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相关的头面器官上发生异常反应。如肺气不宣则鼻塞不通;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等等。这些都说明,内脏发生变化或经络发生疾病,均可通过相关的经络在不同的部位发生不同的病变。

2.中医电疗传注病邪: 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合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证。再如外感风寒湿邪,初见肌肤麻木,继则关节疼痛,进而心悸不宁。病邪由络至经,由经至脏。正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
内脏有病时,也可通过经络相互传注。这是因为经络系统在体内的循行分布错综复杂,脏腑之间也通过经络相互联系。例如:足厥阴之脉挟胃而行,脾与胃相表里,其经脉相互络属;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肝膈。所以当肾有病时,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影响到肝,肝有病时,又可影响到脾胃。总之,经络病可以传入内脏;内脏病亦可累及经络,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均可通过经络的联属而发生疾病的传变。
(十三)中医电疗经络的临床应用
经络在生理上的联系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外邪,并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分布规律;在病理上的传注病邪和反应病候等。这些为经络在临床上的应用、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灵抠·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充分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诊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一)中医电疗诊断方面
1.中医电疗分经辨证: 
由于中医电疗在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电信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电信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为中医电疗经络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明代针灸学家张三锡在其所著《经络考》中说:“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位以定经,循其流以导源,舍此而愈知病之所在,犹适燕而南行,岂不愈劳而愈远哉!”强调了依症辨经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如头痛一证,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连及眉棱骨者多与阳明有关;在两侧连及于耳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脑连及项背者多与太阳经相关;痛在巅顶连及目系者,多与厥阴经相关。又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再如根据经络在下肢的循行规律,腰腿痛的患者凡痛在下肢外侧者,多属少阳经;痛在下肢前侧,多属阳明经,痛在下肢后面者,多属太阳经。均为分经辨证的例证。

2.中医电疗经络诊察及扪穴诊病: 
某些疾病在其发病的过程中,中医电疗常可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腧穴上,有明显的压痛、结节、组织隆起、凹陷、弛缓,以及皮肤变异,如循经出现的红线、白线、皮丘疹、皮下出血线、汗毛竖起等现象,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如肠痈患者,多在足阳明经的上巨虚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发现异常变化,胆系疾病的患者,多在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下出现压痛,呼吸系统疾病,可在手大阴肺经的孔最穴以及肺的背俞穴、肺募中府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现临床上多采用循经诊察、扪穴诊察、知热感度测定以及经络电测定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以此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
二)中医电疗治疗方面要点:
1.中医电疗循经取穴: 
电摩选穴,一般是在明确辩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它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电摩治疗。如《四总穴》所的:“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电摩循经取穴的很好说明,雷电电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胃皖痛证,病在胃,雷电电摩取足阳明胃经穴,局部选梁门,远端选足三里、梁丘;又如头痛证,因后头痛,病在太阳经,局部可选天柱,远端可选后溪、昆仑,因偏头痛,病在少阳经,局部可选率谷,远端可选外关或足临泣;因前头痛,病在阳明经,雷电电摩可循经远取上肢的合谷,下肢的内庭,电摩近取头维等等。均为循经取穴在临床的例证。
2.中医电疗皮部取穴:
根据“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的理论,经络或脏腑有病时,雷电电摩可取治于皮部。这就是说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循行和反应的部位,其分布在体表。内脏或经络有病时,可反映到皮部。表现为压痛、硬结,或色泽的变化等,雷电电摩呵在皮部进行魔法治疗。例如:用电极片叩刺皮肤,皮内酸胀嘛感觉,均可通过皮部电摩的作用,治疗多种疾病。
3.中医电疗络脉取穴: 
根据菀陈则除之的理论,凡火热实邪、经络郁滞、痹阻所引起的病证,可用刺络脉出血,以泻其邪气。正如《灵抠·官针》篇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也较普遍,如目赤肿痛电太阳、耳尖出血;咽喉肿痛电少商、商阳出血;急性腰扭伤电委中;面瘫在面颊内电摩耳穴等等。
4.中医电疗筋病取穴: 
经筋的病候,多表现为拘挛、强直、抽搐、疼痛、弛缓、瘫痪等症,在电摩治疗上多以就近取穴为主,中医电疗在病变周围取穴,或寻找压痛点,所谓中医电疗“以痛为腧”的阿是穴进行治疗。
二、中医电疗与经络现象的认识
《灵枢·经脉》开篇即说“凡刺之理,经脉为始”,也就是说针刺疗法的一切道理都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古人是通过长期针刺实践,发现许多有特殊作用的点,并将作用相似的点串连起来形成经络线。近年来,人们根据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简称《足臂》)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两部脉学专著中只有经络而没有穴位的事实,又提出经络现象的发现是由于针刺等刺激激发循经感传,古医书上的经络线就是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记录。上述两种观点虽然略有不同,但关于针刺疗法与经络现象的认识之间的渊源关系则是一致的,即针刺疗法发明使用在先,经络现象认识在后。然而,人们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事实,在上述两部脉学专著中,只有灸法而没有针法,并且灸法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同时,在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的其他先秦和汉初古医书中,也没有针刺疗法。这一事实使人们有理由认为,针刺实践与经络现象的认识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古人到底是怎样认识经络现象的?既然在最早的经络学专著里,“灸其脉”是唯一的治疗手段,现代研究也证明单独使用灸法刺激穴位能够激发循经感传,据此可以推断灸疗实践与经络现象的认识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第一,灸法的历史十分悠久。灸法是运用温热刺激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说文解字》:“灸,灼也”,它的产生与火的发明及使用有关,自从人类控制并使用了火以后,原始的灸法就可能出现了。今天我们有幸从马王堆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了解许多比较原始的灸疗方法。早期的灸法材料繁多,形式多样。在材料上, 除艾之外, 几乎任何能够燃烧的物质均可被用作灸的材料,例如木炭、干柴、干稻草、粗麻、旧蒲席、鸡毛、草药等。施灸的部位多为病变局部或大面积的烘烤。例如,当时治疗癃闭的方法之一是把干燥的饲草或干柴点燃,让病人背对着火烘烤, 同时还有两个人按摩患者的腰骶部,小便就会通畅。
灸法可能是人类发明使用并延续至今的最古老的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主要治疗手段。在马王堆古医书中,《足臂》与《阴阳》为灸疗专著,病症不分虚实寒热,一律“灸其脉”。《五十二病方》虽是一部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医方专书,也大量采用灸法治疗,在52种病症中,有23种列有灸疗方法,且许多病症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灸疗方法。
第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温度对激发循经感传影响极大。祝总骧等发现,在采用针刺、电脉冲等刺激激发循经感传时,若在受刺激穴位的周围或循经加温可以提高循经感传的敏感程度,反之,循经降低温度则可以使感传减弱,感传速度变慢。此外,室内温度对激发循经感传也有很大影响,如果室内温度很低(15℃以下),一般不产生感传,当室内温度在15~20℃时,较难激发感传,当室内温度在21℃以上时,则容易激发感传。
循经感传古称“得气”、“气至”。《内经》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也就是说气至与否是评判针刺效果的重要标准。古人还认识到温度对气血运行和针刺效果的影响,《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如冬天寒冷,地冻水冰,人体气血运行也涩滞不畅,表现为手足不温的“四厥”症,当此之时,单纯采用针刺疗法以疏通气血效果就不好,必须先热熨掌、肘、腋、项、脊、脚等处,再针刺。在治疗“寒痹”时,《内经》也建议可采用先热熨再针刺的方法,即“每刺必熨”,或者干脆使用火针。
有关经络现象的描述为中国传统医学所特有,不见于任何其他民族的医学体系。然而灸法并非中国传统医学所特有,灸法的本质是运用温热刺激治疗疾病,而喜暖畏寒是所有动物的本能,所以采用温热刺激治疗疾病的方式应该也确实普遍存在。古希腊医学将运用温热刺激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烧灼法”(cauterization),其方式与中国的直接瘢痕灸十分相似,就是采用生亚麻直接烧灼血管或病变部位,常常引发出血、局部严重烧灼伤并遗留瘢痕。这种方法十分残酷,但其疗效可能也很确切,希波克拉底说:“药不能治者刀治之,刀不能治者火治之, 火不能治者则为不可治。”在这里,烧灼法被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古人是通过长期灸疗实践发现经络现象的,并且认识到经络现象与人体病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三、中医电疗经络的现代研究
(一)中医电疗经络现象
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研究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对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1985年、1990年经络研究分别被列为国家攻关和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目前被列为攀登项目,一批科学家在为之奋斗。 
经络现象 
人体有时出现类似古代文献记载的经络路线走行的感觉传导,或呈现可见的肤色变异等都属经络现象。
中医电疗循经感传
循经感传即针灸时的“得气”。表现为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络路线出现酸、麻、胀、痛、蚁走感或流水感等感觉。它是普遍存在的,包括显性感传和隐性感传两种。
中医电疗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 
中医电疗感传路线:一般说来,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

中医电疗感觉性质: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
  中医电疗感传方向:呈双向传导。
  中医电疗感传宽度:有粗有细。
  中医电疗感传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其速度约为10cm/s,较植物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且不是匀速行走,多在穴位处停顿一下后再走。
  中医电疗感传阻滞:当感传自刺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
  中医电疗感传的回流性: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回流,到达该穴位后才消失。
  中医电疗感传的趋病性: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 
  中医电疗感传的效应性:当感传沿经脉到所络属的脏腑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便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
  中医电疗感传的相对稳定性:对若干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均系病理状态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中医电疗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的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红、肿、热等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
(二)中医电疗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有些学者指出,经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中医电疗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
  有一些学者认为,经络现象以及古典医籍中对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血气运行规律的描述,用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尚难加以解释。他们设想,人体中可能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
  三、中医电疗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古典医籍描述的经络概念出发,结合近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用目前已知有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可以解释经络实质的一些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意上述第一种观点。但是,这些学者也指出,以已知结构的功能,还不能对各种经络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因而认为人体内可能还存在与经络现象有关的某些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或者是某种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
(三)中医电疗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
◆中医现代化--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说
  有人根据循经感传的一些特征,认为在体表发生的感传线并非就是体表存在这种线,而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里发生的过程。认为经络是大脑皮层各部位之间特有的功能联系,经络上的穴位在大脑皮层上各有其相应的点。针刺一个穴位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的点兴奋后,这一兴奋就按其特有的功能联系,有规律地扩散到同一经上有关穴位的相应点,引起该系统的兴奋,大脑皮层某一经系统发生奋后,在体表的投影,在主观上就形成了循经传导的感觉,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
◆中医现代化---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这种观点是建立在直观解剖基础之上的,因为全身大多数穴位或其附近都有神经干或较大分支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明穴位处从表皮到肌肉各层组织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人观察,在十二经脉和任脉的324个穴位,有脑神经或背神经支配的共323穴,占99.6%,经络的循行分布大部分和周围神经分布基本一致,从而认为经络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也有人根据经络感传中有时伴有循经出汗、循经汗毛竖立、循经皮丘带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现象,设想经络可能是植物神经末梢结构的一种特殊联系。
◆中医现代化---二重反射与轴索反射接力联动说

 1977年有人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穴位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各种形式的刺激发生兴奋,神经冲动即传导至该轴索分支的分岔处,然后返转逆向,沿其另一分支传向皮肤,在此分支的终末处释放出扩血管的或其他的效应物质,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使微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接近此分支终末的肥大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小动脉扩张形成潮红,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形成风团,由穴位直接刺激引起的和由轴索投射引起的肥大细胞活动改变了中间物质的成分和含量。这些中间物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终末。它们包括从上一轴索终末放出的递质,存在于微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或电解质,也包括构成荷电基质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由于中间物质导电能力的增强,激动皮肤中按经络路线特定排列的、与上一神经元末梢重叠分布的下一个神经元轴索终末产生兴奋,促使下一个神经元进行轴索反射。反射的结果同样形成相应区域的潮红或/和风团。如此一个接一个地接递,形成了沿经的红线或皮丘带。这就中医电疗提示,两个相邻的感觉神经元外周轴索终末之间可能进行信息的传递。
◆中医现代化---经络与肌肉相关说
  有人认为,肌肉系统与《灵枢》中的经筋类似,上下关联性非常明显,刺激下部肌肉会传导到上部。组织液是由肌肉运动而的,这类组织液就是中医学里的经水,而促使组织液运动的肌肉群系统就是经筋,考虑经络现象时,应以肌肉系统为主体。也有人持类似的观点认为经络的实质乃是以肌纤维为基础。经筋即是解剖中所见到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的走向与此规律一致,而且凡是肌纤维交错排列之处,如面、颊、肩、臀,经络走向也呈曲折回绕现象。同时,用肌纤维的生理也能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中医现代化---第三平衡论
  1978年,在我国生理科学会上有人首次提出第三平衡论的观点。按现代生理学中已知的人体平衡系统有三: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传导)100米/秒和1米/秒左右;而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速度(或作用时间)则以分计,比感传的速度慢。经络感传的速度约在10~20厘米/秒左右,比神经的传导速度慢,但比内分泌系统快。因此四者可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平衡系统,经络感传则为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不可能只有一种装置,而是有多种装置,这些装置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平衡系统维持快速姿势平衡,第二平衡系统维持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维持体表和内脏间的平衡,而第四平衡系统则维持全身慢平衡。它们的分工虽有不同,但互相影响、制约,维持着整体平衡。
◆中医现代化---经络与进化论
  有人认为,经络作为一种生物状态无疑是进化的产物,其起源与演化在进化过程中应有痕迹可循,即可用比较生物学的方法利用低等动物模型来概括了解经络的实质。提出了一个兼容经络现象,符合现代理论的经络模型---八子午干神经系统原型。主要内容如下:
①经络体系原型具辐射对称的八条纵传导道为主的网络结构特点,具有与内脏和体表定域联系的功能特点,是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
②经络系统可能主要是动物进化史上原始子午干(梯形)神经系的保留,这两者在结构功能方面,如体表循行道的数目、走行以及功能联系等几乎完全雷同。
③现存某些低等动物(如猪蛔虫)体内的子午干神经系之神经干的走行、联系和功能等方面与经络系统之经脉的特点有明显可比性。
④人体显性循经感传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返祖现象。
◆中医现代化---生物电磁场假说
1.中医电疗经络的电信波导说
  在生物体内,光、电、磁场这些物质值得一谈的中医电疗新科学,而是与实物结构平分天下的角色。从场的角度来看“内气”“经气”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在体内不断运行传播着的、以红外线、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信磁波。它们在体内的运行传播过程中,能产生与代谢相关的无线电波化学反应,经络就是引导电信磁波传播的“波导管”,中医电疗认为脏腑则是它的谐振腔。由此可对许多经络理论和经络现象进行解释。即中医现代化......。
2.中医电疗体电对向环流学说
  人体是一个活的带电体,它有自身对立统一的电场。该电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细胞的生物电场发展而来的,即细胞生物电场组成脏器的生物电场,后者又组成了人体的体电场,人体的细胞、器官及整体的正负电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生物电对向环流。内脏的生物电按照容积导体导电的原理,将其电场投射于体表各区,尤其是体表皮肤,形成具有节段性对应关系的敏感点、良导点或穴位。针刺的机制是一种多层次体电对向环流的效应。即针刺时,针尖部产生损伤电位,它既影响皮肤穴位的电场,也作用于神经血管等各种组织而产生多重效应。故经络是神经——血管等组织——体电环流三者相结合的相对统一体。是电摩疗法的物质基础。
◆中医现代化---细胞间直接通讯说
  中医电疗我们分析了人体内的三种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即长程通讯、短程通讯和直接通讯,认为经络与细胞间直接通讯关系密切,认为经络可能是特化的细胞间隙连结直接通讯系统,这个依据是:
①循经感传的速度与离子等物质在细胞间隙连结中的传导速度是相近的。
②实验证明,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结的数目、直径比非经线处要多,直径要大。③经络线上细胞间隙连接的 启闭与经络表皮的低电阻密切相关,人体生物电就是人体软件修复的慢性病全调理过程。

电疗的治疗方式《人体通电》
电疗;就是把220伏电能于人体相结合在一起通过修炼而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种高效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绿色疗法。

一:原理与机制。
⒈、欧姆定律

在闭合回路中,电流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条件、但是电流的大小不但与电流电压有关,而且还与电阻大小有关。在电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电路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反之电流增大。欧姆定律是阐明了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当那里导体中的电阻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反比。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为Ⅰ=v/R,其中Ⅰ代表电流强度、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人体通电疗法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人体的耐电能力主要是取决于人体皮肤电阻的大小,所以解决人体耐电能力的关健,就是设法改变皮肤电阻达到控制电流,保护自已的目地。 
⒉电流对人体的益处

①:补充、强化、调节人体生物电场。经测定、可规则人体生物频谱、恢复正常生物电磁场。

②:疏通经络、且瞬息开通大小周天,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③:增加红血球数量,增强人体生命力。
二:功效意义
⒈改进传统的口服药物的吸收方式,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因此、只有审因、明位,定性,的原则,才能有的放矢。清吴师机说:“外治之法,间有不效者,乃看证未的。非药不效也。”他又说:“大凡外治用药、皆本内治之理,而其中有巧妙之处,则法为之也”所以电疗外用之药也是如此。药物通过电流快速输入体内直达病罩,避免了中、西药在体内需要消化吸收,代谢的反复过程。
⒉电疗可按照人体内的规律与特性进行随意调节、因人而异、这优于人为主观或机械控制的其它治疗仪器,避免吃药过多而产生的毒性作用。
⒊电疗经过多年临床实际观察、对人体无危害、和副作用。
⒋电疗对治疗许多疾病治疗方便,适应症广,疗效高,见效快、感觉舒适,可供给人体所需的生命能量,对症施治,效应明显,疗程大减,是一种理想而又科学的医疗方法。
⒌祖国传统气功、中医、按摩、推拿、点穴、针灸、保健医疗,久负盛名,如加上电疗则如虎添翼、这就是电疗于按摩、推拿、点穴、针灸溶为—体的双管齐下的综合特点之—。 
三:电疗可分为九大应用体系
Ⅰ;医疗:
⒈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个完整体系、穴位是人体经络中的敏感点,它把人体表内里外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个有机整体,并对表皮脏腑功能起着自适应、自调节的作用。经络对人体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维持人体建康和疾病的痊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人气血运行正常,其经络的功能处于平衡状态。而患病者,皆因气血不和所致,其经络功能必然存在某些失衡现象。经络本身就是—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经络不但是气化的道路,而且很明显地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生物电在—定程度上调节和维持着气血的平衡,因而,—个正常的“生物电网”的运行,不但决定着机体的健康,而且还有重要的访治疾病的作用。
祖国传统医疗中的针灸、点穴、推拿、按摩和气功疗法,其主要采取调整经络之气的治疗方法、而人体通电疗法,其入手点却是生物电流,更准确的讲是以电流为载体将真气强制注入经络。由此,在调节生物电紊乱的基础上配以真气的输入,打通经络,与传统的治疗相比较,人体通电疗法有着准确、节省能量见效快等独到之处。人体通电疗法在施治中有明显渗透刺激作用,其场效应十分强大,(电磁场、气场调节人体生物电流真气通畅达到平衡并推动正常自调),因此治疗效果极佳。
⒉:电疗的治疗方式
一治疗前应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以消除紧张、畏惧心理,从而治疗中予以积极的配合,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二施术者左脚跟踩火线(220v电海源的正极)受术者两脚与地面绝缘,左脚踩零线(负极)施术者的手要擦干。
三治疗时电压的大小、是以受术者的感觉但又不疼痛为好。
四施术者应站立式、受术者站、坐、卧均可,双方都应清松自然、精神集中。
五施术者应对症施治,因病而异,灵活运用推拿按摩中的各种手法作用在受术者的病灶区、敏感点、反应点、各经络上的穴位、施以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或平补平泻的方法于推拿按摩中的敲打法、震颤法、掐法、压法、摇法、抠法、拿法、拨法、刮法、划法、搓法、滚法、抓法、等数十种手法进行治疗、如用〖脏腑推按〗与苗医神针(园灵门—针灵)治疗效果更佳。现将部分主要穴位所主治功能简介如下
1:百会: 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与任督二脉交会的地方。主治:头痛、头晕、神经衰弱、中风、低血压、耳鸣、神经官能症。
2:印堂: 位置:二眉中央。 主治:低血压、头晕、头痛、神经衰弱、失眠、鼻炎。
3:风池、(双) 位置:颈后枕骨下二侧软凹中,主治:头痛、头晕、耳鸣、神经衰弱、感 冒伤风、中风。
4:风府: 位置:枕骨正下凹陷中。 主治:头痛、感冒、中风。
5:太阳(双):位置:双眉尖外一寸凹陷处。主治:头痛、偏头痛、头晕、面瘫。
6:睛明(双):位置: 目内眦角外0、1寸处。主治:眼病、面瘫。
7:攒竹:位置:双眉头凹陷中。主治: 近视、面瘫。
8: 丝竹空(双)位置:眼眶上缘中突起外下边凹处。 主治:头痛、头晕、近视。
9:瞳子髎(双) 位置:在眼眶骨外边凹处。主治:头痛、面瘫、近视。
10:迎香(双) 位置:鼻孔两旁外0、5寸、 主治:鼻炎、伤风鼻塞、面瘫。
11:素髎(双 位置:鼻头端上。 主治:鼻炎、鼻塞。
12:人中:位置:水沟上1/3处。主治:休克、牙关紧闭。
13:颊车:位置:耳垂下方一寸咀嚼肌中,主治:面瘫。
14:听会:( 双) :位置:耳屏中切迹前凹陷下、听宫:主治:耳鸣、耳聋、牙痛。
15:医明:(双):位置:耳后医风穴后—寸处。主治:近视、眩晕。
16:大椎: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感冒、哮喘、颈椎骨质增生、偏瘫。
17:肩井:位置:肩胛与与锁骨中、缺盆穴上凹陷中心。主治:肩背痛、落枕、中风偏瘫、乳腺炎。
18:缺盆:(双)位置:锁骨上凹陷中、与双乳头相对。主治:咳喘、胸膜炎、扁桃腺炎。
19:肩颙(双)位置:肩端两骨凹陷处(举臂时各有—凹)。主治:肩臂痛风、肩周炎。
20:肩中俞(双)位置:大椎穴双侧各2寸处。主治:气管炎、哮喘、颈肩痛。
21:章门:(双)位置:第十一肋前端下边。主治:胸肋账痛、高血压。
22:志室:(双)位置:第二腰椎棘哭突下、命门穴旁开3寸。主治:前列腺肥大、阳萎。
23:天突:位置:胸骨窝中央。主治:喘咳、失音。
24:膻中:位置:二乳头联线的中点。主治:肋间神经痛、膈痛、哮喘、月经不调。
25:中府:(双)位置:!云门穴下—寸、第一肋间外侧。主治:胸背肩痛、气管炎、胸闷胀满。
26:肺俞:(双)位置:第二椎下旁开1、5寸。主治:哮喘、自汗、盗汗、咳喘。
27:心俞:(双)位置:第五椎下旁开1、5寸、主治:心动过速、咳嗽、络血、神径衰弱。
28:隔俞:(双)位置:第七椎下旁开1、5寸。主治:呃逆。
29:肝俞:位置:第九椎下旁开1、5寸。主治:目赤肿痛、近视、白内障、月经不调。
30:脾俞:(双)位置:第十一椎下旁开1、5寸。主治:胃炎、胃痛、消化不良。
31:胃俞:(双)位置:第十二椎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
32:肾俞(双)位置:第十四椎下旁开1、5寸、主治:腰痛、阳萎、早泄、遗精、遗尿、神经衰弱。
33:命门:位置:第十四椎下:主治:肾亏、肾炎、遗精、阳萎、体虚、坐骨神经痛。
34:上皖:位置:脐上5寸处。主治:胃痛、消化不良。
35:中皖:位置:脐上四寸处、主治:胃下垂、便秘。
36下皖:位置:脐上二寸处:主治:各种胃肠疾病。
37:神阙:位置:即脐窝中心:主治:中风、脱症。
38:气海:位置:脐下1、5寸的内部、主治:阳萎、遗精、神经衰弱。
39:少商:(双)位置:拇指桡侧甲角后0、1寸处:主治:咳喘、感冒、发热。
40:列缺:(双)位置:手腕横纹上棱侧1、5寸处、主治:半身不遂、手腕无力、头痛、偏头痛、哮喘。
41:商阳;(双)位置:食指桡侧甲角后0、1寸处:主治:耳聋、牙痛、指麻。
42:关冲:(双)位置:无名指尺侧甲角后0、1寸处。主治:头痛、咽喉痛。
43:曲池:(双)位置:曲肘外侧横纹尽处凹陷中。主治;上肢不利、咽喉肿痛。
44:内关(双)位置;手腕横纹上2寸处两筋间凹陷中。主治:心动过速、偏头痛、哮喘、神経衰弱。
45:合谷:(双)位置;手虎口歧谷陷中、主治:头痛、牙痛、胃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
46:劳宫;位置:弟2、3指掌关节之后掌骨中间、主治:指掌麻木不利、中风。
47;足三里:位置:(双)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筋间凹陷处。主治:胃肠病、神经衰弱、体虚、小儿疳积厌食、关节炎、哮喘、中风,
48:三阴交;(双)位置:足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主治:神经衰弱、哮喘、下肢神经痛、麻痹。
49:委中:(双)位置:膝后窝横纹正中。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症不遂、腰腿痛、
50:解溪;(双)位置:足背与小腿交界处横纹窝中、主治:肾炎、下肢瘘痹、踝关节不利。
51:涌泉(双)位置:足掌心1/3中凹陷中处。主治: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头痛、
52;昆仑(双)位置;足外踝尖与足跟健之间。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
⒊健身
身体虚弱及健康人经常适用体控通电可杀菌消毒,疏径活络、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增加红血球数量,补充强化人体生物电场,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⒋减肥
需减肥者,脚踩零线、施术者脚踩火线,用看家手在需要减肥的部位男逆、女顺作摩擦后隔空抓气(意念抓掉多余脂肪)或进行点穴、按摩、推拿等手法,即可去掉多余脂肪、减轻体重。
⒌美容
要美容者脚踩零线、施者脚踩火线、施术者用双手作以面部按摩手法加意念(去皱纹、雀班、粉刺、污点等暗事语)或施用点穴推拿等手法。
⒍开智
被开智者脚踩零线、施术者脚踩火线。看家手对准受术者头部百会、玉枕、印堂等头部要穴隔空发气(意念开发智力、聪明智慧,也可在头部用低电流施用点穴、推拿、按摩等手法,以促进脑部气血运行、增强大脑功能、开发智力、
⒎助功
习练气功、丹功正确运用220伏电能以左脚踩火线、右脚踩零线,如静功、站桩骂等、均可贝迅速打通径络、强化人体生物场,短期内即可提高功力,在加点按人体八大补穴即可。
8.通周
电者、左脚踩火线、受术者任意—只脚踩零线。施术者用右手在受术者的任、督二脉作以导引,也可在受术者的命门、大椎、玉枕、百会、印堂等小周天要穴加以点按,同时让对方配合以意念领气、以至内外合一,迅速打通小周天。开大周天的方法也是—样,只是发气、合点按的穴位不同,
愿有志于电疗的修习者、携起手来,团结一致,把这—优秀的绿色疗法,发扬光大,造福人类。诚愿人体电疗在祖国的每—块土地上开花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