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得兆明与玺纶带回二玄社印台北故宫馆藏《容膝斋图》一卷,获之甚欣喜!

画心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云林文字
款识云:“壬子岁七月五日云林写。”又题云:“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梭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叠叠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甲寅三月四日,檗轩翁复携此图来索谬诗,赠寄仁仲医师,且锡山予之故乡也,容膝斋则仁仲燕居之所。他日将归故乡,登斯斋,持厄酒,展斯图,为仁仲寿,当遂吾志也。云林子识。”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无锡(今属江苏)人。世居无锡祗陀里,多乔木,建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题画作诗亦常用此号。
倪瓒画学董巨,又宗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用笔变中锋为侧锋,以枯笔干墨写画山石,创出渴笔淡墨横向斜皴的“折带皴“法,画法疏简,格调自然。作品多以太湖山水为本,构图多为一河两岸,形成其独特的“三段式”山水画章法。惜墨如金,不作重山复林,干笔皴擦多于渲染,绝少设色,更几乎不画人。极空灵萧疏之至,气质冷傲孤寂。论画主张由主观出发,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自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但其“不似”,乃是在极“似”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方入一新境界。其主要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容膝斋图》、《江亭山色图》、《雨后空林图》、《松林亭子图》、《江岸望山图》,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虞山林壑图》、《秋林野兴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水竹居图》,上海博物馆藏《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溪山图》等。又著有《云林诗集》、《清闷阁集》。另外,倪瓒工书法,擅楷书,古淡秀雅,得魏晋人风致,诗画相辅相得,然而极少落印盖章。
《容膝斋图》是倪瓒晚年的精品。水墨纸本,纵74.2厘米,横35.4厘米,作于去世前两年(壬子年,1372年),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