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变化以及乱七八糟事情的关系,这期的教程拖了好久~当然其实因为后期这玩艺??并不是我最擅长的啦。相信论坛上的后期大师多多,我就不方便班门弄斧了。所以同样的,还是从低成本短片导演的角度来阐述后期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从前期以及前期的前期就要注意的种种 1 素材积累与整理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后期的事情,哦nonono。我这里指的素材不是你的拍摄素材。而是指拍摄素材以外的素材。音乐,音效,空镜,动画,特效等等(你有后期音频组?当我没说吧) 有没有片子剪完或者开剪的时候为找不到音乐而抓狂?有没有过缺少一个关门声开始疯狂上网?有没有突然需要一个蓝天的镜头但是网上没有高质量的and摄影机已经还掉了? 所有这些零零碎碎的,需要自己找(正规情况下应该是买版权,但是我们低成本来着,也没太大办法)的素材,并不是后期的时候缺哪哪找(虽然有时候还是不可避免)。而是在前期乃至前期的前期就该准备好大部分的。 方法有几种: 1 平时积累--顾名思义,遇到好的就扒下来。但这更多的见于音乐。平时能碰到高质量的空镜和音效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听到不错的音乐一定要记住名字并及时去找,否则必忘。(不错的音乐,而不是熟悉的音乐,从原则来说越冷门的音乐越好。并且搜集音乐信息,你字幕要写来源以及著作权等事项的) 2 买各种素材包--这个其实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很便宜,淘宝可以淘到各种素材包,视频和音效都有,很实用。当然最好的方式是买素材硬盘,这样省下大量的拷贝时间,也节约你可怜的光驱,虽然要花点钱,不过你多了块硬盘嘛。 3 没事自己做--这个大多数朋友都不会干,但是其实对积累独特的素材很有帮助,在路上遇到奇葩的景象随意拍一些镜头之类,有时候还可以拿个h4n之类的没事拟音玩,如果有录环境音的嗜好是最好。当然,对这些素材的质量要求并不是那么高,但是有的话说不准就给你的片子增色不少。 OK,你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但是看到成千上万的素材和目录??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所以就牵涉到工作量最大的活:整理素材。 关于整理素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牛X的技巧,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我列出一些原则: 1 买来的素材包很多都分好类的,有详细的目录。这些别去打乱。 2 除了那些买来的,建立一个自己的素材包(里面分类分好),用来收集零散的素材。 3 建立自己的标签系统,这很重要!!可以打mark(mac可以很方便的打mark,如果你是pc的话,有一个彩色文件夹的软件,也不错,颜色比mac还多,但是不能标文件貌似) 4 文件名系统,这个有点复杂,我在后面提到。 5 可能的话,建立硬盘地图表格,并且打印成册(便于查询) 好了,你貌似建立了自己的素材库了,!感觉可以应付好多种状况了!这个库无论做什么宣传片广告片似乎都绰绰有余(因为很多买来的素材包就是为那些活应用的,比如婚庆)。不过你会发现找起东西来还是很痛苦。哪个看上去都不错啊,一个个看吧。。如此宝贵的后期时间又被浪费鸟。 所以,如果上面的素材积累与整理命名为你的总素材库,OK,你需要一个你的常用素材库 2 你的常用素材库 听上去有点麻烦,但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收藏夹嘛~把你最常用和喜欢的素材列在一个库中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 注意,总库虽然已经整理过,但是那玩意谁都可以有。你的常用库是通过你的经验累积,筛选出一些A 常用 B高质量 C特殊 D独特(别人没有)的素材,且分类方法是符合你自己的需要。如果你的后期是团队作战,这个分类目录你可能得打印出来。 要我说,这个常用库才是你的后期制作资源的精华所在,是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后期设备什么的都是浮云) 常用库的建立方式我没有想过太好的方法,所以还是用原始的方法,文件夹。要注意的是,这个常用库和总库虽然有很大一部分重叠,但是你还是要分开建立,硬盘空间不够?买硬盘吧。。 关于常用库有几个特殊原则 1 精简 你的总库其实吧,利用率并不是那么那么高。所以总库其实是可以??拆出来的。用大块的硬盘保存。常用库反而在你的机子里面要躺很长时间,但是!如果分支太多,内容太多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尽可能的精简里面的东西,当然,现实情况是:永远是不够精简的。 所以精简工作是平日里不断进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可移动性,明白了么? 2 文件名系统 关于文件名系统其实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但是我想说的是:把这个事情想好,不要太随意。如果你打开你的库,发现有一堆 脚步1 脚步2 脚步3,甚至脚步11111??我就不信你剪片效率会高到哪去。 仔细考虑下如何建立文件名系统和标签系统是很重要的事情。皮鞋男跑水泥地**,其实就不错。用*号来表示重要程度,4个*就比2个*常用,等等。加上颜色mark,对所有素材的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可以自己想一些标识方法,其实很好玩。 3 更新系统 你的总库是相对静态的(除非你突然又新买了个什么包)而你的常用库是动态的,因为会经常积累素材进去。。所以有一个事情很重要:更新。这个事情其实很复杂。。。我们先扯第一种情况 一 你只有一台剪辑机。 那很简单,你每次在你的常用库里添加素材,标明添加日期即可。结合标签,会很明确。然后有些素材你会发现利用率实在太低,你就可以删掉(保证你的总库里面有)嗯听上去很容易是么?但如果。。。 二 你有不止一台剪辑机,常用库存在与很多地方(台机,笔记本,移动硬盘) 这就会引发很多人有的一个烦恼??我更新了一个库,那么其他的库咋办。。A库更新的素材B库没有,B库也更新了素材A库没有,然后。。。这种问题慢慢消耗你的神经,你肯定会忘而且必然会忘,然后慢慢地??你的系统就产生了混乱,导致浑沌~效率就这么降下来了。 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是难以解决的!(太推卸责任了吧)所以,嘿嘿??引入我们的第三个概念,项目库 3 你的项目素材库 项目库就是你为了某条片子某个项目而准备的素材库,这个库的基础就是你的常用库。 比如我要剪一条短片,里面有个场景叫公园。那我这个项目库的分类很有可能就不一样,可能根据场次建一个叫“公园”的目录,然后把需要的素材放在里面。如果这条短片里面有枪战,那可能有一个大的目录就是“枪声”。总之,项目库一切以项目优先原则,为了方便项目而建立。 项目库有几个特点: 1 不一定比常用库大, 你可能把常用库里面很多东西删掉,从而构成一个项目库 2 不一定比常用库小,你可能为了这条片找了很多素材 3 跟着项目走,通常是放在你的项目文件夹里(移动项目时保持文件路径结构,防止脱链) 里面大量的素材来源于常用库和总库。事实上,很有可能就是在常用库的基础上改成项目库的。那么又如何解决浑沌的问题呢?很简单,除了你有一台主电脑上有一个常用库之外,其他的都是项目库!(换句话说没事别把你的常用库到处扔,机密啊机密!)。我们只要每次项目做完,封档之前排列或者搜索,一下子就可以把这个库里的新加项列出来,通通更新进你主机器里的常用库吧~(当然是挑你觉得需要的) 第二部分:备份 老生常谈的事情了。但是很重要,真的真的很重要!血的教训?? 1 素材库备份 对于低成本的大家而言,备份其实意味着资金(硬盘嘛)。对于预算很低的同学来说,家里有着成柜成柜的硬盘是不现实的。所以空间管理就变得很重要了。也就是说你的总库就也是要精简的,很多买来的素材包都重叠,不要整太多。总库原则上不太动,所以可以不备份(你的素材包买来是盘的话就已经有一个备份了。)常用库则是定期备份,但不用很经常。项目库牵涉到项目备份,之后讲。 2 拍摄素材备份 前两篇就说过,拍摄素材备份是剧组的份内事,是必须的!素材和备份绝对不能放在一个物理盘内!硬盘是个很不靠谱的东西。虽然素材盘和备份盘同时坏掉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我们做一份备份就可以了。但是绝对要做。 3 项目备份 把你整个项目文件夹备份(不包括拍摄素材)然后定时做整个项目的备份(小项目不必,大项目至少一周一次)。你说我们做三分钟的短片?可以不备份,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重要了??很多同学都经历过剪辑软件崩溃的坑爹事情吧?所以开一个备份文件夹,将工程文件每日备份。注意,每日!日!(低成本的片就不用做剪辑日志了,但是备份必须) 不要省这个功夫,也不要吝啬空间(工程才多大)。无论你剪辑制作时候犯错,或者客户修改的时候都有莫大的好处!每天干完活复制一个工程不会死的,但是当你发现工程坏了却没备份??是真会死的!(有人可能会说剪辑软件有自己备份的功能,但我个人不相信那个玩意,那个保护基本是用来追回几小时前的工作,而且经常会有问题) 第三部分:一些准备相关 这些仍然是前期的内容(好无赖啊),为什么要在后期提到这么多前期的内容?因为片子一旦开始后期,就说明deadline逼近了,你就会越来越dead!所以把后期的工作往前期挪吧!片子做不好的原因不是时间不够,而是临阵磨枪。举出一些不要放在后期的后期工作: 关于软件 你习惯的软件就是最好的。但是别把自己框死,平时多尝试各种软件。关注软件更新并多做测试。一定要熟悉快捷键。当然,项目开始前确保你的工作平台情况稳定。 关于测试 前期或者平时的重要工作。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拍完素材往机器里一扔就可以剪了。特别当你这次用了新机器,遭遇了新编码,一定要做测试。简单的测试可以直观地发现各种问题,比如和摄影师讨论摄影机的参数调教。还有工程预设和输出编码等,最好先测试掉,参数定型。 关于流程 理清自己的后期流程线是很重要的,否则会有很多不必要的劳动量产生。这点各个组的做法都有区别,群里也很多高手,就不敷述了。严格上是属于统筹学的东东。如果不牵涉很多特效,这个流程还是越简单越好。 关于环境 后期人员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需要重视的,长期的面对电脑高强度工作很伤身体(我就曾经手抬不起来然后去打封闭针,听过有的同事还因长期剪片得脑疾的,眼睛出问题的更是无数)。所以无论是不是自己来,对后期人员好一点!不管你在哪里做剪辑,都得注意: 1 空调与通风 2 搞个舒适但是适合工作的椅子(国外貌似都流行站立式工作了,但是那套装备不便宜) 3 伙食好一点 4 光线适宜 5 听音环境 你不一定要去装修得像混音室那种监听标准,但是搞个好点的音箱,听得出音频的问题,和耳机配合使用。 第三部分:后期制作 终于到了实际制作了!但其实和拍摄一样,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只提一些要注意事项 关于剪辑 对于剪辑,大家各有各的方法和习惯。有的喜欢先铺音乐,有的喜欢先堆大结构,有的喜欢一点一点剪辑。不过总的来说,有一件事情可以先做,就是把NG的废条挑出来,但是别删。放在另一处。而且保持原来的结构(比如按天份来放),便于回找。 再者,无论哪样先哪样后,片子最后是影音结合的产物。对于剪辑而言,声音一起修掉比较好,你可以分步骤。如果你先剪镜头,后剪音乐和音效,那则必然回过头修改画面的节奏以使两者达到最好的状态。 剪辑完成则片子应该已经八九不离十(除非你大量特效戏) 在这个阶段,为了剪辑顺畅,应该多做参照类修改。比如一些音调的高低,混响的形态。一些颜色的变化,一些镜头的效果。能做则做,为你剪辑的大体感觉找方向,也为后期混音和调色做参考。事实上,由于低成本,这些都是你自己做掉的(没有混音师和调色师为了你这个片子而和你创作提方案给你)。特效戏你要自己想办法做各种临时字幕或者标识来配合剪辑与合成。 剪辑是漫长枯燥的,但是也是令人激动的,因为片子在慢慢活过来!长期的努力成果开始显现!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下刀的是导演你自己,那么注意,也许你得拿刀捅自己。 这种比喻可能有点夸张,哈哈。但是导演剪辑最大的问题就是舍不得砍戏。 请舍得。好莱坞导演貌似是不准进机房的(巨导除外),国内则是导演控制剪辑大权,所以一定要冷静,克服自己的保留心理。我知道你为了拍那场戏做了无数筹备,花了无数心思,甚至得罪了不少人,还伤了兄弟丢了老婆!但是该删的时候就得删。如果你发现拍长了,但是节奏已经收得很紧了??请认真得考虑砍场的必要性。如果你真的要全部场次塞进去,那有可能最后的影片是支离破碎的(最近接了个剪辑医生的活,那条片就是惨不忍睹??慢节奏的文戏被弄得像动作片一样碎,导演下刀的结果) 关于音频剪辑 不用再重复音频的重要性了吧,言言同学已经贴过很多教材给大家,可以去翻翻。几个剪辑时要注意的 1 混响 剪对话有时候要收演员的节奏,但仔细听不要把前一句的混响给剪掉了。所以好音箱或者耳机还是有用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对好“耳朵”。 2 气声 有时候对面演员的气声反应,以及一句话前的提气等声音。这些要不要留或者要不要削弱是你的事,但是一刀切会跳音的,请注意。教材上说的L形或者P形音频剪辑是不错的,但我更倾向把音频分两轨交叉叠放(一条1轨后一条2轨再后一条1轨,如此反复)这样你就不会出现没地方倒腾的问题。 3 注意电平。不细说了。主要是注意统一,还有音乐什么时候要给台词让位,什么时候要盖过等等。音效的电平也要注意。别把活都推给混音,很多调性的东西你得先给出方向。 关于特效 如果特效你是自己做的,最好不要弄太复杂,把简单的特效调精致效果不会差到哪儿去,当然你是特效控的话另算。如果和特效团队合作,那从前期就要好好规划与配合。剪辑时候特效戏要尽早优先定剪,以提供画面给特效组合成。 关于调色 如果你是自己调??那就自己调吧,群里调色大师很多,可以多请教请教。低成本片我建议尽量在剪辑软件里面调掉,当然你最好先校准下你的显示器。简单的二级较色+一点点小动作修饰,是可以满足基本要求的。当然如果你想花时间折腾high也是可以的。 关于字幕 片内的字幕,怎么说呢,很多人都希望能有风格。这看你的艺术感觉和方法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尽量简单。不是你字幕牛X了你片子就好看了。风格上和你的影片相匹配的字幕是最好的,万万不可抢戏。 致于台词字幕,我见过各式各样的??其实这也是有指标的!说下基本的,宽屏的台词字幕可以在黑边处,也可以在画内,但是居中并且要保持一致高度。字幕不要太长,一般最好不要超过20个字,而且字幕的断点是考究的要想清楚。字幕原则上不要带任何标点符号。还有要注意的是字幕的出现时间,最恰当的时间是台词首音节刚出现的位置靠后3-6帧,太早出会漏你的包袱。用最通用的黑体。网络投放字幕可以稍微大一点 第四部分:完成你的影片 好了你的片子做完了~结束了么?还没完哦。修改试映非常重要。你感觉再准都没有观众准。请在调色和混音(也许你没这个工序)之前,输出一些小样,打好水印,给一些朋友观看。当然也可以让他们过来看。(上传带密码的文件也是个好方法) 试映的观众可以是影视制作的同行,但一定要有普通观众。可能的话,鼓动团队的人去收集各种回馈。如果是制作同行,可能会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参考一下。而观众的话,鼓励他们说真话(说白了就是求喷找虐),不要脸皮薄。当然,观众说的技术意见是没太多意义的,但你还是要好好思考他们的反馈。然后再一轮放映(找不同的人),再修改,再放映,再??当然不可能一直改下去,你自己也会崩溃,感觉差不多了就定剪吧。做完调色和混音还有字幕,输出各种版本,调整你的码流和质量,上传~ 结束了么?是也不是。 你做了一部影片,但你也不只是做了一部影片。 你开始招呼之前参加过的所有人来看片,展开一些讨论,总结一些教训和经验。你开始拿网友的评论来和大家一起调侃,并且分发拷贝给大家。 你可能会单独就这一些画面去和演员讨论表演的问题,希望彼此能更进一步(是专业上!) 你可能会和搭档制片喝到烂醉,感慨这些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如果剧组一起吃饭,那你们就会开始回顾当时的笑料,甚至抱到痛哭也说不定。 你会发现一切艰难困苦都已经是过眼烟云,而留下的记忆都是快乐的。 有没有成就感?你说不出来。你甚至有一点点伤感。 你全心全意投入的电影结束了,虽然你知道片再烂,你都是收益最大的那个人。你收获了整场战役的经验值,整个团队对你的贡献度,还有观众们的批评(批评绝对是好东西)。 但你还是有些难受。影片结束了,生活却还得继续。 写剧本的都明白:所有的情节和桥段都是外壳,戏核是情感。而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一个终极戏剧核心:我是谁。人生也是一样。你是谁?你干完了所有这些工作,你拍出了这么一部影片,就证明了你是谁。而且你知道下次会做的更好。 也许,新的想法已经产生了,不是么?你为这个想法激动??因为你可以再来一次了! 筹划篇 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08&extra=page%3D1 拍摄篇 http://www./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84&extra=page%3D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