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国创客教育的思考

 阅读与探究 2015-12-14
        【日经BP社报道】随着创客一词从美国硅谷进入中国,近两年,各种创客活动正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如火如荼地兴起。

       上周六(6月14日),笔者参加了英特尔和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场关于创客教育的论坛。包括中国最早的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北京创客空间等,来自全国社会、高校和中学创客空间的几位发起人,对创客及创客教育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由于创客是个新生事物,因此对于创客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年轻群体如何正确认识创客活动及相关的教育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改变传统思维理念

       笔者认为,对年轻人的创客教育,首先是改变他们的传统思维理念,彻底打开想象力。要让他们认识到创客活动最重要的前提是思维无边界,想做什么就去信马由缰地做什么。

       与美国的开放式教育不同,目前绝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包括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已经被强迫形成了思维约束的习惯。不管是否愿意承认,这种习惯已深深烙刻在几乎每个人的骨子里。如果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就会被认为是另类,从而受到排挤和歧视。乔布斯那样的思维怪才肯定无法在中国生存。

       从笔者参加的各地不同类型的创客活动来看,这是中国年轻创客们能做出一些有趣东西的最大障碍,他们的思维总是或多或少地被很多既有的条条框框限制。

创客活动的层次

       创客活动应该是分层次的。这一点有些类似打桥牌,最好是水平在同一档次的一起配对。否则会由于没有共同层次的语言,出现鸡对鸭说的尴尬。

       例如,科普归科普,但要开发出一定水平的创新成果,需要在科技、人文、艺术等方面具备相应的实力。这样,自然就会形成高、中、低端不同层次的创客活动。

       正如同济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孙效华所讲,创客中的极客们是技术大拿,但对设计不太在行,而很多数字艺术设计者天生对开源硬件、3D打印等技术有一种畏惧感。创客教育就是要尽可能早、深入浅出地教给后者一些实现艺术设计的技术,消除对技术的陌生和恐惧,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这样技术大拿和设计大拿就可有一些基本的共同语言和想法,有能力在不同层级上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进而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颠覆传统教育方式

       现行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大部分是应试人才,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客运动的兴起是颠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很好契机。同时,为了使创客运动持久、健康地发展,创客文化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为什么?

       看一下网上流传很久的例子:现在就读香港大学的一位衡水中学的的女生,在整个高中期间所做的各科试卷,摞起来的厚度远远超过了她的身高,达到了2.41米。

       实际上,全国成千上万所学校的几亿孩子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每年都像上面这位女孩一样,重复过着枯燥无聊的题海战术生活。用一句话形容,从小学到大学,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试题。即使幼儿园的孩子报各种所谓的兴趣班,很多也是为了能在小升初、中高考时加分而已。动手和创新能力与美国学生相比太弱了。

       说到这,笔者想起了小时候的快乐生活。那时的我们每天放学后的生活丰富多彩,笔者就曾先后参加了无线电、船模、航模等科技小组,享受着自己动手做晶体管收音机、舰船和飞机模型的乐趣。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还锻炼了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也没有影响后来的各种升学考试,而且高中还被保送进了重点学校。现在从事的电子半导体媒体工作,当时参加无线电小组肯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看一个例子。刚在2014年5月参加了美国英特尔全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的北京八十中学生杨东麟,也是从小喜欢科技制作,在初三,也就是紧张的中考期间,还发明了路面积水远程报警及自动排水系统,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发明奖。

       不过他的班主任却认为学生搞科技创新,会影响学习,还断言他肯定考不上一个好学校。结果他以考上一所市属重点高中再次表明,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学习并不矛盾,而创客空间恰恰拯救了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传统应试教育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而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

       还以杨东麟为例,他们高中开设了通用和信息技术课程。这本应是培养孩子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被学校规定为毕业考试的科目,考题仍是应试方式,如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被学生们戏谑为很像历史课考试。

地段与领导不重要

       在与北京、上海等地的社会型创客空间发起人交流时了解到,这些创客空间大都位于市中心或繁华地段,因此每年的房租非常贵。

       笔者对这点并不认同。其实,创客们是对创新活动极其热爱的一群人,他们对创新作品的渴望远胜过对地点和距离远近的选择。创客空间不是奢侈品专卖店,只要交通相对方便一些即可。因此,创客空间没必要非在市中心或繁华地段。现在地铁和公交很发达,找个交通方便、房租不太高的地方不是太难。非市中心或繁华地段不去的人,不是真正的创客。

       还有,像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样,很多创客空间喜欢标榜得到了若干政府领导的重视。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创客空间重点是为创客活动的创新提供便利和支持,与行政无关,有多少领导视察并不重要。美国硅谷的创客空间会以受到州长、议员的参观而自豪吗?肯定不是。(记者恩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