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敏洪 我特别关注妈妈群体,是因为我关注中国孩子这个群体。孩子成才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因素,是跟妈妈相关的。 我曾做过一个调查:有一条船,放了九样东西,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具、宠物狗等。但是突然发现这艘船要沉下去了,只能留下三样东西,让孩子选择。 调查结果是: 把爸爸留下的孩子只有20% 这是因为爸爸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跟你在一起,以及你对他的影响力的大小。 ◆ ◆ ◆ 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想分享所有的妈妈们的第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据我调查和了解,喜欢读书的妈妈与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知识水平的提高、情绪的管理上都要高一筹。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 ◆ ◆ 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 一个母亲能够做的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母亲急得不得了,对孩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对孩子指责。孩子反过来跟你也非常地急躁。 母亲一直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以后,他会非常愿意跟你说话。 如果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没法预料告诉你这件事情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会有什么后果的话,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着掖着,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了,那你作为父母就非常地失败。由此可见管理好你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是多么重要。 ◆ ◆ ◆ 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你培养孩子们的心情和脾气,从胸怀到眼界,这特别的重要。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研究精神已经被培养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引导——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持续不断地引导。 ◆ ◆ ◆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 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组织同学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要跟女孩混合着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异性的交往,也开始自然地熟悉起来。一个社区的家庭也可以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玩,这样孩子可以在一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成长的轨道设对了,以后的长势就不用你太担心了。就如一棵树,前几年你特别关注枝叶的繁茂,土壤的健康,以后它自己长,就不会长弯的。 (本文整理自成长公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