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最值钱的四个字

 心若兰花 2015-12-14



书法网出品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文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及书,直读“开元通宝”或旋读“开通元宝”,钱文书体为著名的八分书,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 ,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重一钱。



汉字书法艺术到宋朝发展到了高峰,朝野崇尚,篆隶楷行草书家人才辈出,所以书法自然和钱币结合了。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亲自书写的“淳化元宝”, 真行草三体书钱文,始开御书体之端。五年后又亲书了“至道元宝”, 真书体参用隶意,浑厚饱满,含蓄端庄;行书结体得中、隽永流畅;草书神采飞动、颇显功力。


“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皆是宋徽宗赵佶所书。徽宗精通书画,尤以“铁线体”最为得名,又称“瘦金体”。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在中国书法史上自成一家。这两种钱,留传至今保存完好,又易收集,为古钱币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所钟爱。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铸的“元丰通宝”版别极多,,其中元丰通宝隶书体钱文沉着、苍劲豪放,在钱币史上有“东坡元丰”之称,相传是苏轼笔迹。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5—1093年),司马光、苏轼都用篆、行两书体写过“元祐通宝”对文钱(用楷书、篆书体配对的)。文字潇洒奔放、不拘一格,有超世脱俗之感。


宋仁宗赵祯所铸“皇宋通宝”九叠篆文,在宋代官印中常见,而出现在钱币上则极为罕见,堪称稀世珍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