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半秋凉一半春暖——英国游记【13】剑桥(下)

 溜溜达达的晖姐 2015-12-14

众所周知,剑桥大学是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

1209年他们来到剑桥,一开始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就在租来的房子里讲课和生活,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住在旅舍(hostel)里,由店主负责监督。

中世纪的大学生主要是小地主和城市的上层社会的 儿子,贵族和乡绅倒不是很在意到剑桥读书。早期学生的日子并不舒适和愉快,除了神学博士能有一件自己的房间,其他的老师都是和学生合住在一起。早晚要做礼 拜,坐在只铺着干草的教室里上课,冰冷简陋得就像修道院。他们留着长发,穿着花哨时髦的衣服,上小酒馆和“泡”女人是唯一的消遣,当地人没给好脸色。老师 和学生们就向王室和教会靠拢,寻求庇护。1231年国王亨利三世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接着教皇也批准了,大学的自主管理也由此产生。一直到19世纪,整整六百年,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仅有的大学。欧洲其它地方没有哪儿有这种垄断的。1284年剑桥的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诞生了。今天剑桥大学有35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35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高度自治,最有名的是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导游说牛津产政治家,剑桥产科学家,剑桥出了88诺贝尔奖得主。

走在剑桥两边都是中世纪房子的道路上,就像穿越到了古代剑桥。这里的风格与牛津有些不同,布局要疏朗一些,风景更优美,也许是有了那条剑河。





时间又不多了,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一个街口,给了集合的地点,就又快步往前走了。走过一个倒U字形面向大街的开放庭院,院门口有一群老年老外,专心地听导游讲解,但我们的导游没有停下脚步。这是圣凯瑟琳学院,传说它的创建人亚历山德拉·凯瑟琳曾被判处死刑,要被钉死在一个轮状的十字架上。然而,当她的身体碰到那只十字架时,轮子却奇迹般地断裂了。从此,轮子便成了吉祥物,在学院大门正中镶嵌着金黄色轮子的标志。


导游停在一个街口,在楼房的拐角处有个很大的玻璃橱窗,里面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圆盘,贴近玻璃才看到圆盘上有三圈刻度,顶上有一只很大的貌似金属蚂蚱在拨动圆盘转动。听导游讲这是剑桥著名的圣体钟2008年造好,由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揭幕。这个蚂蚱面相凶狠狰狞,爪子每拨拉一下,走过一个锐齿是一秒钟,下颚每张合一次是一分钟,每15分钟抬起毒刺,每小时致命一蛰,发出难听的声音。这只大蚂蚱被叫做“时间吞噬者”,是提醒人们:时间必然流逝。这创意真是恐怖。





国王学院果然是气派壮观,这个学院是亨利六世大力支持下建起来的,就学院的大门已经是美轮美奂了,里面哥特式教堂更是气势恢宏,高高的尖塔直逼蓝天,据说是亨利六世亲自设计,用了100年才建好,室内高度就有24米(6层楼的高度吧),里面的扇形拱顶是世界上最大的。可惜没看着,一是没时间,二是没做功课,当时不知道。三是导游一直往前走,怕跟不上漏了好景。








(网)

(网)

只要看到醒目的房子,就想问问是什么学院,有时候导游说了,也没有记住。





到了三一学院大门口,导游停下了,指着草坪上的一棵树,说那就是牛顿的苹果树,但不是原来那棵,是后来移栽过来的一棵。管他是不是真的,关键是在三一学院门口哇!何况虽然不是原版,但据说与当年那棵树有血缘关系。





学院大门楼上面站着亨利八世,左手托着象征王权的金球,右手举着个椅子腿。三一学院是他老人家建的,就有个淘气的学生敢把权杖换成了椅子腿,不但没有被马上纠正过来,还成了剑桥的亮点。我用相机把亨利八世拉近了看,嘿!真是个椅子腿。



亨利八世我比较熟,是看电视剧《都铎王朝》知道的,此君原来是个挺好的天主教徒,与罗马教廷的关系也不错,娶了大他6岁的嫂子西班牙公主做老婆,过了20年,爱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林,打算明媒正娶,但天主教不许离婚。亨利八世坚决要离,不惜与罗马教廷闹翻,为此进行了激进的宗教改革,解散修道院,大力推行新教,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使英国的王权大于神权,英国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也有说亨利八世是因为王后生的孩子除了玛丽公主(后来的血腥玛丽),都挂了,没有儿子不行。就娶了安妮·博林,安妮·博林生下了伊丽莎白公主(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后来两次怀孕都没能生下来。亨利八世找了罪名把安妮·博林杀了,接着再娶。亨利八世先后结过六次婚,杀了其中的两个妻子,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就是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死后,爱德华六世继位。



《都铎王朝》里的亨利八世是爱尔兰演员乔纳森·莱斯·梅耶斯饰演的,不怎么像亨利八世本人,亨利八世有一股霸气,。但据说那首描写对爱情感到忧伤,旋律古典而优雅的《绿袖子》居然是亨利八世的作品。

 导游说了集合的时间后就又不见了,我和小羽花了4镑买了两张票进了三一学院。里面有个很大的庭院,人称“巨庭”(Great Court),六片大草坪之间是石子砌成的通道。牛津和剑桥有个传统:学院方庭的草坪,大学生看看就得了,不可靠近,研究生可溜边走着,只有导师可以在草坪上顺便溜达。草坪上有一座很漂亮的六角石头亭子,亭子顶上像镂空的花冠,里面有座两层的喷泉,正在喷水呢。







我的想法就是要进到学院房间里去看,发现很多房子前面都摆上了禁止靠近的标志,真扫兴。终于发现教堂的门开着,有人进出。



教堂算不上宏伟,一进前厅,就看见有六尊雪白的 雕像,那是培根、牛顿、巴罗、麦考莱、魏伟尔、丁尼生这六位三一之子神采飞扬的雕像。牛顿是站着的,手持棱镜,目视远方。身后的一面墙都“杰出校友”的名 字,那五位的身后的墙上也有几个小一点的胸像,护墙板上镶嵌一块块铜牌,都是给三一学院增光的名字。剑桥的88位诺贝尔奖得主,31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还有25位奥运冠军和5位国家元首。不服行吗?硬邦邦的名字和数字。









前厅的天花板是一个个的方格组成,方格里都是不同的徽章,我对欧洲的徽章一窍不通,看不明白里面的表述。



小羽注意到几个老外对地板指指点点说着什么,她过去一看,地板上嵌着一块铜板,刻着一位身着宽袍大袖的圣徒,但不知道那是谁。





里面有个不大但很素雅的教堂,圣坛上的油画画着一个勇士挥剑刺杀脚下的怪兽,觉得和威斯敏斯大教堂前那个大柱子上的雕塑是一个意思。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十字架,没有看到耶稣。也许这就是典型的新教的教堂?







这座学院还有一个大名鼎鼎,声名狼藉以致威斯敏 斯特大教堂以有伤风化为名不肯安放他的全身大理石雕像的学生,那就是拜伦,在这么高大上的学院里,听说不许养狗,人家就能养只熊在宿舍的阁楼里,他高兴了 就敢在那个喷泉池里游泳。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欧洲的上流社会里,男女关系,“作风不好”算事吗?倒是拜伦的诗中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对被奴 役,被压迫人民的叹息和与英国统治阶级的对立让统治者头疼。拜伦死在希腊,希腊政府举行了国葬,全国哀悼三天。






文革中,借到过拜伦的《唐璜》,朱维基译的。那时候对拜伦和雪莱都很崇拜,大概主要是向往浪漫吧,也许还因为都是贵族加帅哥。


(网)

三一学院里面还有个内维尔方庭和瑞恩图书馆,是17世纪末由建筑大师克里斯托弗 · 莱恩爵士设计的,瑞恩图书馆的楼顶上伫立着四座石像,分别代表四门最古老的学科:神学、法学、物理学和数学。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大理石塑像就放在瑞恩图书馆里。

要穿过巨庭的一个通道才能进入内维尔方庭,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里面还别有洞天,结果擦肩而过,十分地懊悔。





从三一学院的另一个门出来以后,离集合时间不到20分钟了,大步流星地往回走。午饭还没有下落呢,导游说附近有家饺子馆,一如既往地没找着。看到一家小店有三明治,冲进去,要了两个,不到10镑。店里的营业员是个秀气的金发姑娘,她热心地问是不是需要加热,看来对中国人的胃还是了解的。我看懂了她的意思,特高兴地用中国话说:要!后来小羽表扬我反应快,但应该说yes。这一加热又等了好几分钟,等拿到热的三明治,时间十分紧迫了,赶紧往集合地点奔去。

路上看到一座教堂的门开着,赶紧进去,我们是逢教堂必进,只要进得去。觉得里面一定有好看的雕刻,绘画。拍了几张照片扭头就走,到了大巴跟前,看到还有没回来的团友,这才坐下来,往嘴里塞三明治。







因为徐志摩的诗,剑桥在中国人眼里是一个充满浪 漫和诗意的地方。徜徉在几百年来被精心维护而完整保留中世纪风貌的古城里,望着墙壁上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徽章,望着国王学院教堂高耸的钟楼和像一幅幅瑰丽图 画的高大的染色色玻璃窗,聆听着三一学院准时敲响的钟声,那钟声一声低沉浑厚,一声高昂清越,曾在隔邻圣约翰学院读书的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著名的长诗《序 曲》中写道:“那钟声,一声是男的,一声是女的”。带着仰慕与遐想沿着剑河的碧水,走出了剑桥,再回首望着这座古老学府的身影,脑海里想起了徐志摩的吟 诵: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