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原创之家‖ 钟武伟 剑桥的那些故事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剑桥的那些故事

作者简介

   钟武伟,70后,现供职于长沙市某中学。以文谋生自娱,在各类报刊、网络发表过各类新闻稿件、文学作品若干。


剑桥

     沿着导游的指引,穿过一片片如茵草地,流连于剑桥一栋栋浓缩着历史与荣光的中世纪欧式建筑间,一种穿越时光的厚重感与庄严感油然而生。

  非凡的历史有时戏剧性地按照某些突而其来的偶然事件来开篇。1209年,牛津大学学生与当地居民发生了械斗事件,一群师生仓皇逃往了一个周围遍布沼泽的小镇——就是后来被称为“剑桥”的小镇,荣光无限的剑桥传奇史由此开启。经过八个多世纪的时光洗礼,剑桥已成为引领世界自然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顶级高等学府。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剑桥,既有厚重庄严的学术大厦,又有彪炳历史、灿若星辰的巨匠大师:牛顿、达尔文、霍金、培根、凯恩斯、弥尔顿、拜伦……每一个辉煌的时代,大师们都在此留下了引领人类前行的不朽足迹。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大师们还留下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从校园穿过的康河,让神圣的剑桥增添了灵动、浪漫,与脉脉温情。  

      拜伦在三一学院留下的经典除了浪漫主义诗作,还有他的许多恶作剧。学院的大庭有一个喷泉,拜伦不顾禁令,经常偷偷跑到那儿游泳,喷泉池成了他的游泳池。学院规定学生不准养狗,拜伦便买了一只熊,放到塔楼左边的屋顶室里喂养,他俨然就是一位不服管教的“熊孩子”。

  更荒唐的是,拜伦居然将恶作剧搞到了国王头上。三一学院正门上方矗立着亨利八世的浮雕像,威严的国王原本右手握着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雕像竣工不久,拜伦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出来,用一根椅子腿塞进去。几百年来,拜伦的那根椅子腿一直留在亨利八世的手中。

      在三一学院门口右侧的绿草坪中间,有一棵不起眼的苹果树。在剑桥校园里,身份显赫的古木大树随处可见,这棵小树如同冒失闯入大观园的农家小妇,乍看显得有点寒碜卑微。但导游会用崇敬的口气告诉你: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一棵苹果树——它掉下一个苹果,不迟不早,不偏不倚,刚好砸在牛顿的头上。冥思苦想的巨人脑洞顿开,万有引力定律于是横空出世!导游还会指着旁边的一个房间继续告诉你,牛顿当年就住在靠学院大门右侧那扇窗户的房间里。当然,这个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有点走样了。砸中牛顿的那棵苹果树,其实长在牛顿老家林肯郡五尔索坡的门口。也就是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在老家,而不是三一学院。那棵老苹果树后来不幸被一次狂风吹断,三一学院门口的这棵小苹果树,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栽种的,是牛顿老家那棵苹果树的后代。此后,牛顿故居的“牛顿苹果树”被移植到世界很多大学。2015年,“牛顿苹果树”首次登陆中国高校,在天津大学的第九教学楼前生根发芽。

  关于牛顿的另一个著名故事来自横跨在康河上的数学桥。数学桥又称牛顿桥,只是一座普通的木桥。与康河上繁复漂亮的叹息桥、国王桥、克莱尔桥等相比,数学桥并不引人注目。但近看你就会发现,构成木桥的木条纵横交错,交织的图案似曾相识,如同将教科书中各种几何图形重叠穿插在一起。相传这座桥由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而成。让人称奇的是,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事先准备的一万多颗铁钉被牛顿倒入河中。后来,几位数学系的高材生怀着好奇心将桥拆下来,想探明究竟。谁知桥拆下来之后,用尽所有方法都无法复原,连学校也无力相助。最后,这几位学生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将木桥重新建在康河上。

      来到剑桥,中国游人很容易想起诗人徐志摩与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在康河之畔的一片柳荫下,静卧着一块徐志摩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再别康桥》首尾几行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据导游介绍,纪念碑立于2008年7月2日,距诗人再别康桥刚好80周年。《再别康桥》中所描述的“河畔的金柳”就是国王学院康河边上的这些垂柳。

  1921到1922年间,原本来国王学院学习政治和经济课程的徐志摩,受到诗人济慈和雪莱的影响,才真正开始写诗。也是在剑桥,他邂逅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蛰伏已久的浪漫才情肆意绽放。约会于康河的秀美风光里,诗人无限的创作灵感顿时迸发。河畔的金柳见证了诗人与林徽因缠绵悱恻的爱情,寄托却又揉碎了诗人“彩虹似的梦”。梁启超先生曾评价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徐志摩在剑桥留学的时间只有一年,但这段短暂的时光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现代诗坛。纪念碑不大,碑上的内容也只有原诗的四句,常人看来可能略有遗憾,但这是剑桥给予徐志摩的莫大荣耀,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特别尊重。剑桥共走出了7位英国首相与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鲜有校友能在校园立碑纪念。

      在考波斯·克里希蒂学院大门口,有一座被称为“时间吞噬者”,又称“时间食客”的奇特时钟。据说当代理论物理巨匠霍金亲自参与了设计。导游说,时钟耗资100万英镑。钟盘是一整块不锈钢,镀了24K黄金,由8名工程师和工匠耗时5年完成。这座”最怪钟”不靠指针或数字计时,而是让一只形态丑陋、似蚂蚱又似蝉的机械昆虫定时沿表盘爬行“吞食”分秒。机械昆虫每动一次,激发照明装置就发出一束光亮。光影掠过钟面缝隙构成的圆圈,表示分秒流失。随后,光亮准确停在某一位置显示时间。除造型特别,时钟还会发出非常怪异的声响。每到整点,钟会发出链条落到棺材上的响声,意在提醒人们人生短暂,要好好珍惜。2008 年9月19日,坐在轮椅上的霍金参加了“时间食客”的揭幕仪式。也许,最懂得宇宙时间的是霍金,最能理解生命珍贵的也是霍金。如今,“时间吞噬者”成为了剑桥又一文化标识。

     剑桥有着讲不完的故事,诸如:“剑桥”一词的由来,亨利六世创建国王学院,因维多利亚女王赞叹而得名的叹息桥,圣凯瑟琳学院大门上的金黄色轮子图案,托马斯?格雷在皮特豪斯学院安装防火铁支架反被学生捉弄,基斯博士重建岗维尔及基斯学院设计命名三道大门,还有国王学院的“凯恩斯角”,耶稣学院的“米尔顿桑树”, 伊曼纽尔学院教堂的哈佛纪念牌匾,以及剑桥、牛津的划船比赛,六月毕业季的狂欢舞会,即将离校的学生将汽车弄到议会大厅的顶上,等等。这些故事有的真实可靠,有的可能只是传说,但是人们都宁可信其有,而且一代代乐此不疲地传诵着。人们对剑桥那些故事的热衷,丝毫不亚于对剑桥辉煌历史的崇敬。在人们看来,那些故事本来就是剑桥历史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曾以《论教育》为题,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演讲说,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所说的“留下来”指的是什么?剑桥的那些故事从大学的角度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这就是自由、包容、尊重、充满好奇、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大学精神,以及校园中充盈的对生命、对生活的由衷挚爱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