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侗家摘禾刀:一把掌中刀 棵棵摘糯稻

 梦泽赤子 2015-12-14

一把掌中刀 棵棵摘糯稻
发布时间: 2013-10-15 10:32:15 来源: 贵阳晚报
摘要: 10月11日正午,黎平县九龙村侗寨上空,烈日当头。65岁村民吴定钢将手中的摘禾刀反复打磨后,光着双脚,一路小跑来到自家田里摘禾。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中国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爱粮节粮,传承美德。

  10月11日正午,黎平县九龙村侗寨上空,烈日当头。65岁村民吴定钢将手中的摘禾刀反复打磨后,光着双脚,一路小跑来到自家田里摘禾。

  作为寨子里今年栽种糯稻最多的人家,吴定钢必须赶工了。“都熟透了,再不加紧收,怕是要受罚啰!”他对“受罚”的理解是,粮食是天,不爱惜粮食就要遭天谴。他家的三亩水田都栽种了糯稻,五口劳动力开摘一周,也才收割近一半。

  吴定钢将裤管挽起来,光脚踩进泥田,摘禾刀在太阳光下锃锃发亮。与其他地方收割稻谷不一样,九龙村村民有着一套独有的收割方式——摘禾,用的就是一把直径8厘米左右的摘禾刀。“摘”字,说的就是稻谷要一根一根地割。“糯稻很金贵,一颗都浪费不得。”吴定钢手里的摘禾刀,是一块半圆形的铜片,中间镶嵌锋利刀片,握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靠腕力完成摘禾。

  在摘禾技巧上,吴定钢十分娴熟。刀片一出手,基本就放到了秸杆的最佳位置——距离穗尖的60厘米处。这样割下来的稻穗便于捆绑和晾晒。要是有断头或掉到田的稻穗,他会快速捡起来放到腰上的小竹篓里。

  九龙村的村民说,千百年来侗家人多居住深山之中,这糯食耐饿,长置不馊,还可酿米酒,拿去腌制鱼肉。此外,秸杆可编织草鞋,也可焚烧后直接滋养田地。

  吴定钢将怀中摘下的稻穗,一根一根梳理着,又按照顺序工整地两把交叉编织。像他这样的摘禾能手,一天能摘禾20把,每把在6斤左右。每家每户多选择在吊脚楼屋檐下晾晒禾稻,阳光充足时,每把禾稻要晒足一个月,然后归入粮仓。

  吴定钢回忆,上世纪70年代,寨中还没有栽种杂交水稻前都是种糯稻,但还是年年缺粮。他说,小时候上山砍柴或放牛,早上出门前大人都会给自己捏一个糯米饭团,晚上回家时他总会剩下一半,“其实是心疼爹娘,家里就那么点口粮,大人都舍不得吃。”

  糯稻产量不高,每颗粮食对于侗家人都难以割舍。糯禾还是侗家人走亲访友的重要随礼。三年前,吴定钢家娶儿媳,600斤糯禾是彩礼的一部分,其中多半都是寨邻和亲戚给凑的份子。

  又完成了一天的摘禾,吴定钢按照习俗,请来寨邻和亲戚在家门口吃瘪米——将新摘稻禾脱穗、炒制后大家围坐簸箕旁,一把一把地吃着新米。

  月光朦胧中,两岁的小孙女也歪歪扭扭地走过到吴定钢面前,小手中捧着一把新米硬要塞到爷爷的嘴里。吴先是把掉在裤腿和地上的几粒捡起,然后一同塞进嘴里,细细地嚼起来。



 

责任编辑: 何莹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