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立访谈

 江山携手 2015-12-15

问:课改教练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陈老师:课改教练是一批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人,如果将学校的课程改革称为一场革命,那么课改教练就是革命的火种。

课改教练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还要当教练员,有的时候还要当评论员,这样多重角色的转换,使得课改教练的工作非常困难。同时,当课改教练的角色转变之后,受训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确,也没有参与培训的动力。所以课改教练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也要帮助受训教师完成角色转换。

问:学校校本培训的关键是什么?

陈老师:学校校本培训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需求,第二个关键词是参与。需求和参与两个延伸开来第一个就是满足需求,第二个是主动参与。

不同气质的学习者,进入到学习过程的时候,他们的原因是多重的,每一个人的动机都不一样。要在一个培训课程当中,把所有不同动机的人全部聚集到一块儿并满足每一个人的培训动机,去调动每一个人的学习动力,这个困难是非常大的。

问:如何解决教师学习动力问题?

陈老师:对于动力,我个人的理解是需求就是动力。当他没有需求的时候,是不会产生动力的。需求有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对知识和学习本身感兴趣是之所以接受培训的内在需求,提升自己以获得外面所有人对他的认可是之所以接受培训的外在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最高层的需求是社会认可、外界认可、被人尊重,这是金字塔尖上的动力,所以我们课改教练在学校设计教师培训课程的时候,最关键就是要满足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次,让他受到尊重,让他感觉到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