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

 杨则川书画印石 2015-12-1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1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2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3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4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6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7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8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9 宋璟碑

宋璟碑,是我国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因碑文是唐代“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所以也称“颜鲁公碑”。该碑现坐落在沙河市东户村乡中学院内,原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该碑高4.08米,宽1.6米,厚0.47米,碑的正面、阴面和左右两侧均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碑首呈半圆形,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碑额为方形,正中阴文篆书“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因宋璟为一代名相,尝作梅花赋并以梅花自喻,品格高尚,政绩卓著,其碑又由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丹,且颜真卿书写宋璟碑文时已经六十五岁,可谓人书俱老,书法艺术已至炉火纯青之境界,故明代学者都穆称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绝”。的确,宋璟碑集道德文章、翰墨艺术于一体,正是其得以传世并名闻中外的重要原因。宋欧阳修在见到颜真卿撰写的、已有些残缺的宋璟碑时曾说过变样的话:“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明沙河县知县方豪曾将其与颜真卿所书之多宝塔碑相比,言宋璟碑有四胜:“彼演释因,此照儒躅,一也;彼代岑书,此为自撰,二也;彼尚为郎,早年之书,此已为公,晚年之作,三也;彼在名郡,拓之众者,屡经翻刻,已失其真,此在陋邦,未经屡拓,点画如初,四也”。清大学士魏裔介《宋广平碑跋》也说:“其神道碑文乃颜鲁公撰并书,文则景星庆云,字则龙翔凤翥。盖文贞公为有唐一代奇绝人物,而鲁公气节皎皎,与日月争光,精神相耀,故不肯轻着一笔,真世之鸿宝也”。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2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3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4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6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7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8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9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0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1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2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3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4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6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7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8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9 宋璟碑

宋璟碑,是我国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因碑文是唐代“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所以也称“颜鲁公碑”。该碑现坐落在沙河市东户村乡中学院内,原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该碑高4.08米,宽1.6米,厚0.47米,碑的正面、阴面和左右两侧均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碑首呈半圆形,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碑额为方形,正中阴文篆书“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因宋璟为一代名相,尝作梅花赋并以梅花自喻,品格高尚,政绩卓著,其碑又由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丹,且颜真卿书写宋璟碑文时已经六十五岁,可谓人书俱老,书法艺术已至炉火纯青之境界,故明代学者都穆称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绝”。的确,宋璟碑集道德文章、翰墨艺术于一体,正是其得以传世并名闻中外的重要原因。宋欧阳修在见到颜真卿撰写的、已有些残缺的宋璟碑时曾说过变样的话:“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明沙河县知县方豪曾将其与颜真卿所书之多宝塔碑相比,言宋璟碑有四胜:“彼演释因,此照儒躅,一也;彼代岑书,此为自撰,二也;彼尚为郎,早年之书,此已为公,晚年之作,三也;彼在名郡,拓之众者,屡经翻刻,已失其真,此在陋邦,未经屡拓,点画如初,四也”。清大学士魏裔介《宋广平碑跋》也说:“其神道碑文乃颜鲁公撰并书,文则景星庆云,字则龙翔凤翥。盖文贞公为有唐一代奇绝人物,而鲁公气节皎皎,与日月争光,精神相耀,故不肯轻着一笔,真世之鸿宝也”。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2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3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4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6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7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8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9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0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1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2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3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4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6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7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8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9 宋璟碑

宋璟碑,是我国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因碑文是唐代“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所以也称“颜鲁公碑”。该碑现坐落在沙河市东户村乡中学院内,原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该碑高4.08米,宽1.6米,厚0.47米,碑的正面、阴面和左右两侧均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三千余言,尽述宋璟“历仕三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碑首呈半圆形,浮雕缠尾四龙,矫健雄浑。碑额为方形,正中阴文篆书“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二十个大字。原有仰首贔屃碑座,上刻褡裢花纹,庄严稳重,今已逸失。碑文题后结衔:“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因宋璟为一代名相,尝作梅花赋并以梅花自喻,品格高尚,政绩卓著,其碑又由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丹,且颜真卿书写宋璟碑文时已经六十五岁,可谓人书俱老,书法艺术已至炉火纯青之境界,故明代学者都穆称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绝”。的确,宋璟碑集道德文章、翰墨艺术于一体,正是其得以传世并名闻中外的重要原因。宋欧阳修在见到颜真卿撰写的、已有些残缺的宋璟碑时曾说过变样的话:“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明沙河县知县方豪曾将其与颜真卿所书之多宝塔碑相比,言宋璟碑有四胜:“彼演释因,此照儒躅,一也;彼代岑书,此为自撰,二也;彼尚为郎,早年之书,此已为公,晚年之作,三也;彼在名郡,拓之众者,屡经翻刻,已失其真,此在陋邦,未经屡拓,点画如初,四也”。清大学士魏裔介《宋广平碑跋》也说:“其神道碑文乃颜鲁公撰并书,文则景星庆云,字则龙翔凤翥。盖文贞公为有唐一代奇绝人物,而鲁公气节皎皎,与日月争光,精神相耀,故不肯轻着一笔,真世之鸿宝也”。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2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3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4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5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6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7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8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9 唐 颜真卿宋璟碑 原石老拓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