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想与折腾

 青永青永 2015-12-15
    业余爱好者打乒乓球都有一个梦,或者说叫偶像,处于不同的时间段你的偶像可能会不一样,对于像哥这样的大龄青少年,称为偶像可能不太合适,哥认为应该算作梦想,什么梦想呢?就是总臆想自己能够打出自己所欣赏或所敬佩球员那样的球,像哥这样大龄青少年以前喜欢郭跃华、江嘉良的球,除了模仿还有臆想,想模仿男乒球员的球实在太难了,哥也是迎难而退,不学男乒学女乒,从球的质量上讲,女乒总是比较温柔的,哥喜欢温柔!

    说起中国女乒那真是了不起的队伍,如果把中国男乒比作梦之队,那么,中国女乒就是神之队,几十年的辉煌,能羡慕死人,哥对邓亚萍印象最深,后来的王楠、张怡宁、李晓霞都是大满贯球员,巅峰期几乎没人能够撼动其地位,现在中国女乒强大到没有对手,真没有,拿着放大镜都找不到,没有对手显得很孤独,于是乎,国乒女教练也学哥试着臆想,因此,找了那么几位,像新加坡的冯天薇、日本的福原爱、石川佳纯等等,整天喊口号,用以吓唬国乒这些小球员,不然就没干劲了。
新加坡,邓亚萍,打乒乓球,福原爱,张怡宁

    邓亚萍被誉为女乒一代女王,邓亚萍横握球板,正面反胶反面半长胶,近台快攻结合弧圈,话虽然这么说,哥认为邓亚萍就是全台快攻,几乎看不到邓亚萍的弧圈球,邓亚萍的反手长胶也是进攻型打法,由于是长胶,反手能给正手创造很多攻的机会,邓亚萍也不退台,以速度见长,正手快带或者是快攻的球很多,当时看邓亚萍打球,看的哥都傻了,佩服的不得了,从而弃男投女,开始学女乒打法,原来的直板也改成了横板,而且反面也贴了一块长胶,这也算是半路出家了。

    那时还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想看邓亚萍的比赛录像根本不可能,身边又没有长胶高手指导,因此,以蜗牛的速度进步,想想哥这肥大的身躯,蹒跚的步伐,想学邓亚萍的长胶快攻,后果是什么?不用多介绍了吧。

    后来发现邓亚萍也不是十全十美,当时韩国有个叫玄静和的女球员,直板快攻十分的强悍,后来和梁英子等球员成立了朝、韩联队,团体赛竟然战胜了强大的中国女乒,93年世锦赛更是夺得了世锦赛女子单打冠军,93年可是邓亚萍如日中天的时候,92年奥运会邓亚萍刚刚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半决赛就是战胜的这个玄静和。哥初步计算了一下,几十年来世锦赛女子单打冠军只有93年那一届被玄静和夺去,能在中国女乒手里夺得单打冠军确实不容易,这是虎口拔牙啊。
新加坡,邓亚萍,打乒乓球,福原爱,张怡宁

    玄静和



    玄静和直握球板,单面生胶,左推右攻,正手位极具杀伤力,由于生胶击球速度快且下沉,很多球员都不适应,玄静和的正手也有小提拉或者叫小弧圈,作为正手突击的辅助,由于生胶的小提拉旋转弱,对手很容易当做上旋球处理,所以,比赛时对手拉球下网的比较多,玄静和身材比较高,步伐相当灵活,大部分全台跑动用正手攻,相当暴力,少有相持,现在这样的打法几乎见不到了。

    看了玄静和的比赛,哥立马见异思迁,正手胶皮马上换成生胶,拿着球板就像拿着一块板砖,站在球台前,虎视眈眈,总想一板拍下去,让对手见识见识哥的厉害,怎奈事与愿违,生胶这个东东,别说业余爱好者,就是专业球员也没几人能够玩得转,生胶虽然比较暴力,但极是难以掌握,没有十几年的浸淫根本驾驭不了,更别说放在正手,放在反手还可以对付几下,业余的放在正手连门都没有,除非你是打乒乓球的天才,折腾了一年多,哥鬼鬼祟祟的放弃了,不敢玩了!


    最近几年,哥发现还是玩双反的比较多,双反也是当今乒乓球 的主流,于是决定跟着主流走,没错!
听说王励勤是OC5夹板,据传说是弧圈机器,看得哥喜欢的不得了,跑到器材店买球板、买胶皮,哥就不信耍不出王励勤那两下子,整天泡在球馆练正反手的弧圈球,坚持了两年,弧圈球没练成,体重倒是减了20多斤,总算出成绩了,走路都轻快了,乐的和什么了。
新加坡,邓亚萍,打乒乓球,福原爱,张怡宁

    后来一打听,王励勤换球板了,据传说是CL,马上跟着换,加强速度、加强低弧线,加强暴力,后来又听说换成狂飙王了,哥毫不犹豫的跟风,总而言之,你王励勤换什么哥就换什么,球板现在家里一大堆,银子没少花,可哥的球技却没有大的长进,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哥可能跟错人了,跟男球员还是难度忒大,据说王励勤的反手比较弱,哥的反手也不强,实战时反手很难发挥出来,这可能和哥的步伐有关,因为反手不如正手好调整,反手位的球对步伐要求很严格,步伐不到位就很难找准击球点和击球时机,所以让哥很苦闷。

    怎么解决呢?练步伐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龄青少年想解决好步伐,忒难了,所以哥就想找一个捷径,反手位换成长胶,反手位的长胶作为过渡,用强大的正手最后解决问题,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实战时,这些家伙总是发球发到哥的反手位急长,哥总是接不好,磕——容易出高球,侧挤——容易出近网半高,推挡——容易出台,反拉——哥不会,情急之下,哥想到了生胶,虽然生胶也怕反手位的急长  球,但生胶有速度啊,且球也很下沉,于是哥又换成了生胶,打了一段时间,感觉生胶也不如哥的心意,因为生胶的调节能力不如反胶,失误比较多,于是,哥又想换回反胶,就这样折腾了N年,球技没有多大的进步,对器材倒是研究了不少,现在想想,别的成就没有,倒是为开一家
乒乓球器材店积累了不少经验,看起来,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2015.12.4      乒乓网--屋顶不见了    (有感而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