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段宝艳 2015-12-15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怎样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教给方法,指导学习

   在具体实施时,我们采用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基本具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然后针对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学习中,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画出相关的句子和词语来进行品析,再在组内交流,如有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地方,其他同学做补充,小组在有限的时间交流后,最后在班内进行回报,集体评价补充,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交给学生后,对于初学的班级,往往愿意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要指导到位,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比如: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还要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让学生掌握了方法,明确了要求,在合作学习,教师还要不断地巡视,指导,让学生真正会学习,这样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二、坚持长期不懈的训练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如在学习课文时,在同学们练习中有疑惑时,在听考词语时等等,我们都可以让学生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让他们在组长有条不紊的带领下学习,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久了,孩子自然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也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记得我前几年教过的一个班级,初接手时孩子们纪律差,学习成绩也是在年级组内的最后一名,孩子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其余的要么不会,要么坐在座位发呆,好像学习与他无关。这让我很头疼,后来我参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的实验课题,在领导指导和组内研讨中,我掌握了这种方法并实施于课堂,别说,孩子们的成绩和学习能力还真的在不断地提高,语文成绩居然名列前茅,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坚持方能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