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疾病之 读懂疾病之--便秘解(九)告别便秘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5-12-15

理解了便秘发生的道理,掌握了鉴别便秘类型的知识,对如何通过食物或药物对便秘加以调治也有所了解,就只剩下一个问题:该如何避免便秘的发生?想告别便秘,首先要知道便秘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让体内有火热,津液耗损,气血不足,肾精亏虚,进而导致便秘发生呢?

 

先看火。从上面案5与案6两例中,可以看出天气炎热,从外界感受火邪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火邪还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饮食,一是情志。现下生活水平提高,吃肉的机会越来越多,各种食物也是日益精致;再加上烈酒香烟,体内积热日甚。恰好同时,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又大幅减少了体力运动的机会,使得体内积热难以消解。另一方面,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压力也在无形中变大;再加人心浮动,不愿沉潜,得志者恣意横行,不得志者委曲忿忿,以致情志之火无处不在。最后,尚有体质本偏于火热者,又是一端。不过体质的问题非人力可为,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再看气。气虚由体质所致者,仍不多言,只说些人们常做的伤气却恍然无觉的事,比如无节制的使用抗生素,比如晨起空腹喝冷水。抗生素自发明以来,从未有如今日中国滥用之甚。稍有恶寒发热咽痛等感冒症状,马上用头孢注射或静点;慢性泌尿系或妇科炎症等,更是长期服用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是药物,非食物,其毒何止三分?无疾屡见三四岁,甚至十几岁的小朋友,面色晄白,舌苔剥脱,有气无力,频频感冒,无不是蒙抗生素所赐。晨起饮大杯冷水之说,似经营养学者提出;但从中医角度来看,确实于理有悖。晨起阳气初生尚弱,服食米粥豆浆之类可养胃气,而饮白水,更何况是冷水,除了消耗阳气化水之外,更不知何用。有朋友说,国外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喝冰水,不是好好的吗?君不见老美肥胖发生率何其高,过敏几乎是全民性的问题,或许都是拜此习惯所赐吧。

此外,现下国内减肥成风,许许多多妙龄女生义无反顾的加入。爱美本是人之天性,无可厚非。但从因减肥而出现的各种问题来看,确实有一些情况需要引起注意,比如食物过少,过分依赖青菜水果而废弃主食,乱用各种减肥药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来以五谷为先,蔬菜水果以及肉类,都是作为补充或补益用的。《零起点》中提到了,不过这里还想再啰嗦一遍,为什么中国人选择五谷为主食,而非其他呢?五谷是种子,水果是果实,蔬菜是茎叶根。三者中,根茎叶用来营养果实,果实用来营养种子,种子则是来孕育新的生命。每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之前,就是一点勃勃的生机。从性味来看,五谷最是平淡无味,蔬菜中六味俱全,水果的味道则最强烈。多一份味道,就多一份偏颇。再看肉类。动物与植物相比,与人类的身体构造更为接近。越是接近,就越是容易被彼此接纳。中药有来自动物者,如龟板、鹿茸,均被誉为“血肉有情之品”,就是因为与人相近,可以大补,对于真阴耗损,真阳不足的患者,可以起到最为快捷的补益作用,远非草木金石可比。反过来看,如果不是人体正气虚到一定程度,我们是否仍需要大量的“血肉有情之品”呢?似未必。现在随着人们饮食中肉类越来越多,血糖、血脂水平也随之不断升高,或即可以理解为:我们补的太过了。最后,从对众多食物的评价来看,五谷性情最平和,而又孕育了最强大的生机。无怪《素问·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的主食地位不容动摇。无疾在此提醒正在刻苦减肥的朋友,对自己的食物选择,或许可以再加三思。

反思现代人何以对蔬菜、水果、肉类更为重视,而不强调五谷的价值。会发现,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营养学的流行。对这门兴起不久的学科,无疾缺少研究,所以无力评价。只是营养学似乎更多是在关心今天,而中医的饮食观则更看重明天。

最后,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多种以清肠、通便、泻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或保健品,实际已成为造成气虚便秘的一大重要原因。便秘朋友不可不察,自己的便秘,是否需要清查、通便、泻火?以免徒伤正气而不知。

 

再看津液。从机制上看,造成津液损耗的原因大体有三:一是火热之邪消耗,二是燥邪损耗,三是气虚不化水津。具体的道理,上文中多有讲到,此不赘述。而火邪、气虚二者的来源,上文亦有详述。唯燥邪未讲,寥以数语析之。天气中本有燥气,所主季节在秋。(有趣的是,秋季正是梨子和众多水果成熟之时,而这些水果正是最好的润燥之品;恰如夏季炎热,而西瓜最善祛暑。自然界的法则,令人叹服。这也是中医强调吃当季、当地食物的原因。)除了天时,不同的地域也有区别。如南方湿盛,东方近海湿气亦较丰;相比而言,北方、西方的燥气就盛的多。生长于南方的朋友来到北方,这种感觉尤其明显。除天、地外的影响,现在人为通过空调营造室内燥邪气氛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最后看一下肾。造成肾虚的原因,多不出二端,一即先天不足。如早产儿,出生不过三四斤,从母体中获取的先天资助不足;或父母身体羸弱,先天之精即不及常人。二即房劳太过。性事最耗肾精,人所共知,不必多言。

 

讲到这里,似乎还没有讲到该如何告别便秘,令其不再发生。其实,以上种种,既是将原因相告,又是讲辞别之法。生活中,或许常有如此的体验:一件事,只要真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再疑惑该如何解决。知,即是止。只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常常是知,而不能止,如案4。那么不妨再看一下案7,了解一下自知而不自持的严重后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止”吧。篇中唯一的缺憾,或许就在体质。来自先天,人力难以真正改变。不过,单纯因体质因素造成便秘的情况实在少之又少,不足为患。多是有各种天、地、人的因素掺杂,终才成患。对于体质,《零起点》中专有一节讨论,或可参考。至此便秘一篇终稿,愿各位朋友再免受便秘之苦。

 

(无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