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十)

 百了无恨 2015-12-15


  五代宋辽金(907年——1279年)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周文矩;顾闳中;李公麟;梁楷;赵佶;张择端;李嵩;萧照;陈居中;李成;范宽;燕文贵;郭熙;王诜;王希孟;米友仁;“南宋四大家”又称“李刘马夏”: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黄居寀;杨凝式;“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文同;崔白

  元(1271年——1368年)

  赵孟頫;高克恭;“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钱选;柯九思;张雨;杨维桢;康里巎巎

  明(1368年——1644年)

  边景昭;林良;夏昶;戴进;吴伟;张路;汪肇;蓝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青藤白阳”:徐渭、陈淳;周之冕;董其昌;陈继儒;陈洪绶;崔子忠;祝允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王铎;倪元璐;傅山

  清(1636年——1911年)

  焦秉贞;唐岱;金廷标;张宗苍;郎世宁;“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吴历;恽寿平;“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弘仁;“扬州八怪”: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华嵒;高凤翰;居巢;居廉;赵之谦;“海派四杰”: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


  王时敏 仿山樵山水轴

  年代:清

  纪年: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作者时年74岁

  尺寸:纵79.6 厘米 横41.3 厘米

  质地:纸

  赏析:王时敏,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

  此图干笔湿笔互用,细润清淡,意境疏简,兼施以润而不燥的墨色,具有苍浑而秀雅的韵味。

  推荐语:其临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叹。


  马麟 楼台夜月图纨扇页

  年代:南宋

  尺寸:纵24.5 厘米 横25.2 厘米

  质地:绢

  赏析: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宁宗嘉泰(1201—1204)间授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赵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在《层叠冰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

  此图裁取亭廊台谢的一角之景,图上高柳擢秀、明月当空、山岩稍露、长廊俯见其顶、台榭俨然。在用笔上,岩石以斧劈皴法、亭榭以工稳的界笔画法,树叶全以点缀法,远山烘青,渲染设色,高空浩月,杨柳林中隐约可见楼台复道亭园之景。

  推荐语:马远之子马麟的精丽之作。


  马麟 郊园曳杖图纨扇页

  年代:南宋

  尺寸:纵23.3 厘米 横23.7 厘米

  质地:绢

  赏析: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在《层叠冰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

  图右下署款'臣马麟'。曾经明黔宁王沐昂收藏,钤有“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白文印记。又经明项元汴收藏,钤有“项子京珍藏”朱文长方印记,“神品”朱文连珠印记,“项元汴印”、“墨林秘玩”朱文印记等。

  推荐语:宁宗嘉泰(1201—1204)间授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赵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


  弘仁 林泉春暮图轴

  年代:明-清

  纪年: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作者时年50岁

  尺寸:纵89.4 厘米 横41.8 厘米

  质地:纸

  赏析:弘 仁(1610-1664),清画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存世作品有《枯槎短荻图》、《西岩松雪图》、《黄海松石图》等。著有《画偈》。

  此作山体凝重,崖峭壁直,水中坡石突兀,杂树险生。崖间山泉汩汩,近岸空亭无人,孤舟晚栖,气象清俏冷峻。自识“杜鹃声叫暮春天,村落家家事向田。唯是道人偏爱懒,偶濡残墨写林泉。渐江学者弘仁”。钤“渐江”朱文长方印。另钤“海昌钱镜塘藏”鉴藏印。

  推荐语:画师古人,更师造化。


  吴炳 竹雀图散页

  年代:南宋

  尺寸:纵24.9 厘米 横25 厘米

  质地:绢

  赏析:(公元12世纪)〔南宋〕毗陵武阳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光宗皇后李氏爱其画,恩赉甚厚,赐金带。工画花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画“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

  此图写棘竹丛生,枝桠横出,枝头有一雀鸟正在悠闲地啄理羽毛。整幅画面景物聚于下侧,可见南宋构图新风的影响。图中竹枝用双钩技法,雀鸟在用色彩没骨画出后,重点部位再用墨线描出。这是吴炳传世作品中的代表作。

  推荐语:所作谨守院体画风格。


  林椿 梅竹寒禽图纨扇页

  年代:南宋

  尺寸:纵24.8 厘米 横26.9 厘米

  质地:绢

  赏析:林椿,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间画院待诏,赐金带。林椿为南宋时期画家,孝宗淳熙年间曾为画院待诏。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时期画家。孝宗淳熙年间曾为画院待诏。绘画师法赵昌,工画花鸟、草虫、果品,设色轻淡,笔法精工,设色妍美,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所绘小品为多,当时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传世作品有:《梅竹寒禽图》册页,藏于上海博物馆。《果熟来禽图》、《葡萄草虫》、《枇杷山鸟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梅竹寒禽图》在不满方尺的画面上截取梅竹支干的局部,表现了梅树的老硬和竹簧丛生的气势。画中有一寒莺栖立梅梢,处于此画的显著地位,禽鸟的刻划柔和。在技法上梅枝用笔苍劲,竹枝叶勾撇笔力坚挺,从而使整体画法显得刚柔相济。

  推荐语:画上有楷书'林椿'题款,是为难得的宋代有款之迹。


  李迪 雪树寒禽图轴

  年代:南宋

  纪年:淳熙丁未(公元1187年)

  尺寸:纵115.7 厘米 横52.8 厘米

  质地:绢

  赏析:李迪,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历事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1162年—1224年),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所作《枫鹰雉鸡图》温柔娇嫩可爱,《鸡雏图》形象生动超拔,刻画细致入微,各具神态。山水师李唐法,亦多佳作。论者谓其画鸠“作寒冷状,精俊如生”;画鹡鸰“翘翘欲起”。

  图右下自题署'淳熙丁未岁李迪画',丁未为淳熙十四年(1187),是所见李迪画中纪年最早的一幅,但已属晚年之作。笔法工谨精致,颇有北宋著名花鸟画家崔白的遗意。

  推荐语:此图曾经清高士奇、谢淞洲收藏,并入乾隆内府,钤有乾隆鉴藏印记多方。


  朱锐 溪山行旅途散页

  年代:南宋

  尺寸:纵26.2 厘米 横27.3 厘米

  质地:绢

  赏析:朱锐,中国宋代画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北宋末南宋初。河北人。原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入绍兴画院,任待诏,授迪功郎,赐金带。擅山水,工雪景,师法王维,所画多骡纲、雪猎、盘车、行旅等题材,表现了车辆旅人跋涉于荒寒苍凉的溪山之间的艰辛之状。形象真实,主题鲜明,情景动人。有《盘车图》传世。

  《溪山行旅图》又名《盘车图》,在一座大山脚下的浅滩流水畔,岸边有一条小路蜿蜒伸向山坳。小路的转弯口已有一辆车子在上坡,坡度很陡峭,所以,车轮后一个仆人正在帮助往上推动。水边不远的小路上还有一个刚上岸的行人,头戴毡帽,身穿夹袄,伛偻着身子冒寒赶路。近景是一辆三头牛拽拉的车子,正涉水而渡,车篷上堆满了积雪,车板后还蹲着一只家犬。一位戴着风帽,留着胡须的男子,骑着小毛驴紧跟车后,看样子,车内所乘的,也许正是他的家眷。这是一个家庭,或在迁徙的路上,或为投亲于途。此图车篷、树梢、崖端白雪覆盖,雪雾迷蒙,寒气袭人,更显行旅的艰辛。

  推荐语:擅长山水,工雪景,师法王维。


  仇英 梧竹书堂图轴

  年代:明中

  尺寸:纵148.8 厘米 横57.2 厘米

  质地:纸

  赏析:仇英(仇,音Qiú,可参见仇姓),约1498年(一说约1509年)至1552年在世,字实父,号十洲,明代著名画家,汉族,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县。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此图画一精舍,宽敞的书桌置于窗前,上置文具书籍,一士人半作半卧于躺椅上,神态安详。房舍四周修竹、梧桐摇曳生姿。坡石勾皴用拖泥带水法间乾笔皴擦,再以水墨淡淡晕染,颇见浑厚。上缀以萱花、丛菊,显示出隐居的悠雅情调。

  推荐语:仇英人物图初为漆工,为人彩绘栋宇,有志丹青,周臣发现有异才,收为弟子教之,得文徵明称誉,知名于时。


  米友仁 潇湘图卷

  年代:南宋

  尺寸:纵28.5 厘米 横196.7 厘米

  质地:纸

  赏析:本幅无款印,后纸自题一段:“先公居镇江四十年,作庵於城之东高岗上,以海岳命名,一时国士皆赋诗,不能尽记。翰林承旨翟公诗:‘楚米仙人好楼居,植梧崇冈结精庐。下瞰赤县宾蟾鸟,东西跳丸天驰驱。腹藏万卷胸垂胡,论议如何决九渠。掀髯送目游八区,欲叫虞舜浮苍梧。'云云,馀不能记也。此卷乃庵上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知此。馀生平熟潇湘奇观,每於登临佳处,辄复写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不俟驱使为之,此岂悦他人物者乎。此纸渗墨,本不可运笔,仲谋勤请不容辞,故为戏作。绍兴乙卯孟春建康□□官舍,友仁题。羊毫作字,正如此纸作画耳。”乙卯为绍兴五年(1135年),米友仁50岁。后纸另有薛羲、葛元喆、吴匏硕、贡师泰、邓宇志、董其昌等宋、元、明14家题跋。

  此图绘米友仁十分熟悉的潇湘奇观景致,深得其“变态万层”之“真趣”。开卷便是浓云翻滚,隐现出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飘动变幻,逐渐显露出山形,重叠起伏的峰峦影影绰绰地展现于团团白云中。中段山川始露出清晰真容,主山屹立,尖峰高耸,树丛映带,沙渚数重,甚富高远和深远感。结尾处山色又渐趋淡远,唯近处林岸、草庐明晰。自首至尾,迷濛、清明以及远近、浓淡,几度变幻,奥妙莫测。

  时隐时显,忽明忽晦,迷濛又富有变化,故时人谓他“善画无根树,能描朦胧云。”(汤垢《画鉴》)同时他也很讲究笔法,以大笔触的遒劲笔法来泼染水墨,墨随笔走,在大笔涂染块面中,多有纵点、横点、落茄点和不规则的破笔点,亦见连勾带擦的线条。笔与墨的有机结合,使米氏云山兼具滋润和沉郁的特色。

  推荐语:米友仁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长子,父子两人共创“米家山水”。


  赵佶 柳鸦芦雁图

  年代:北宋

  尺寸:纵34 厘米 横223.2 厘米

  质地:纸

  赏析: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书画家。神宗子,哲宗时封端王。政治昏庸腐败,但酷爱书画,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用科举办法选拔画家,对绘画艺术,起了推动和倡导作用。擅书法,自创瘦劲锋利的“瘦金体”。绘画得吴元瑜传授,继承崔白风格,重视写生,体物入微,以精工逼真著称;工花鸟,相传用生漆点鸟睛,尤见生动。亦擅山水和人物。获有“妙体众形、兼备各法”之誉。但有些作品乃画院中高手代笔。画后押字用“天水”及“宣和”、“政和”小玺或用瓢印虫鱼篆文,还常押书“天下一人”。传世作品有《芙蓉锦鸡图》、《柳塘芦雁图》、《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赵佶的花鸟画风格以工细彩墨为主,并能寓巧于拙,《柳鸦芦雁图》是他拙朴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柳鸦芦雁波图》共分二段,前段画一株柳树和数只百头鸦。柳树枝干用粗笔浓墨作短条皴写,笔势很壮,显得浑朴拙厚,凹凸节宽之状自然天成。柳条直线下垂,流利畅达,运笔圆润健韧而富弹性,墨色前后层次分明。停在枝上的白头鸦或靠根偎依,静观自得,或喃喃相语,使寂静的大地充满了生机。鸟身用浓墨,黝黑如漆。鸟的羽毛用墨留出白线,鸟的嘴舌用淡红色点染,头和腹部敷以白粉,周围略用淡墨烘染,把白头鸦衬托得分外突出,显得神采奕奕。全图笔墨醇和安谧,脱去凡格,深得熙落墨之意韵。

  此图中柳鸦芦雁采用没骨画法,竹以双钩法绘出,设色浅淡,构图洗练。粗壮的柳根、细嫩的枝条、姿貌丰腴的栖鸦、芦雁画得都很精细工整。栖鸦双双憩息嬉戏,芦雁饮水啄食,形态自在安详。点睛用生漆,更显得神采奕奕。此图在黑白对比和疏密穿插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整个画面恬静雅致、神静气闲。

  推荐语:明初入内府,卷上有“纪察司印”半印。清初经孙承泽、梁清标收藏,乾隆时归清内府收藏,钤有收藏印记。《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巨然 万壑松风图轴

  年代:北宋

  尺寸:纵200.1 厘米 横77.6 厘米

  质地:绢

  赏析:巨然,生卒年不详,五代画家,著名画僧,钟陵(今江西南昌)人。早年在江宁(今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

  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巨然的画法是继承董源而来的。《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树干勾染多作屈曲之态,树叶用浓淡相间的笔墨点簇。水边有风蒲,水草不作双钩,均一笔画出。这些都是巨然山水画的典型特点。

  推荐语: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虞美人图纨扇卷

  年代:宋

  尺寸:纵25.5 厘米 横26.2 厘米

  质地:绢

  赏析:此作虽小,画得却十分细腻耐看。线条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深红色的花瓣、嫩绿色的花蕊颜色十分古雅纯正。

  推荐语:画家的写生功力极为扎实,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都安排得无懈可击。


  艳艳女史 草虫花蝶图卷

  年代:宋

  尺寸:纵32.5 厘米 横333.5 厘米

  质地:绢本

  赏析:艳艳女史:(宋)女。任谊妾,良家子,有绝色。善着色山,工真、行书,其夫为北宋官吏,工于山水竹石。其画,工笔双钩,水墨浸染,既深得用笔精工之法度,又注重设色。

  据记载,艳艳女史是南宋封州一官吏小妾,擅长山水花鸟画,但一直没有她的作品传世。这幅画出现在去年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中,由于后面的两个南宋印是假的,因此人们怀疑这是件赝品。上博书画部主任单国霖等人仔细地看了原作,发现题词出自元代一位知府学官之手,他与赵孟頫同朝为官,但不是收藏家。画下角有艳艳女史的落款,因此证实是艳艳女史之作,也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作品,上博花250万元购得此件,据说现值800万元。

  推荐语:《草虫花蝶卷》为其唯一传世作品。


  唐寅 葑田行犊图轴

  时代:明

  质地:纸

  赏析:

  唐寅(1470年—1524年)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此图题识: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唐寅画。钤印:唐伯虎、六如居士、吴趋。此图绘唐代李密故事。史载:李密骑牛住缑山拜访名士包恺,牛角挂一卷《汉书》,边走边读。本图并没有强调此一情节。而是突出了“行过松阴懒着鞭”的悠闲之意、本幅有清乾隆题诗。

  推荐语:鉴藏印:石渠宝笈、石渠继鉴、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重华宫鉴藏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苍岩、棠村审定、萝轩鉴藏、武林翁氏书画记、竹溪秘玩、衣园居士、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


  郭熙 幽谷图轴

  年代:宋

  尺寸:纵168 厘米 横53.6 厘米

  质地:绢

  赏析:郭熙(约1000-约1090年),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常于巨幛高壁作长松乔木,曲溪断崖,峰峦秀拔,境界雄阔而又灵动飘渺。存世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读碑窠石图》《幽谷图》等。子郭思纂集其画论为《林泉高致集》。

  此图所画景物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方山水的特点。雪后的山间幽谷,高寒惨淡,山岩峻峭,谷口幽深。山下有清泉从岩石的罅隙中喷涌出来。山间有老树枯枝,映衬曲折盘回的幽壑。

  绢本。墨笔。所绘景物具有典型的中国西北山川风貌。图中山石轮廓方硬,全以淡墨渲染皴擦而成。近景枯枝寒树墨色焦浓,笔力刚健,十分简练;远处的林木则以淡墨点染,所费笔墨不多,但层叠错落之状,非常清楚,显出幽谷清寒的意境。

  推荐语: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


  仇英 右军书画图轴

  年代:明

  尺寸:纵280.5 厘米 横99.1 厘米

  质地:纸

  魏庭荣 捐赠

  赏析:仇英(仇,音Qiú,可参见仇姓),约1498年(一说约1509年)—1552年在世,字实父,号十洲,明代著名画家,汉族,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县。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此图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综丹缕素,精丽绝逸,无愧古人,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板刻习气,直趋宋人室,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宫人物画都有很大影响。

  推荐语: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愧古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