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作品不是靠钱“砸”出来的

 GXF360 2015-12-15

  与IP剧霸占荧屏形成鲜明对照,IP模式正成为争议的焦点。近日,导演尤小刚在2015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上炮轰“IP至上论”。前不久,阿里影业一位高管在某论坛上宣称“我们不会再请专业编剧”,有人调侃他得罪了大半个专业编辑圈。

  IP全称intellectualproperty,是一个互联网创作概念,直译为 “知识产权”。与传统创作先有剧本后有影视剧不同,在IP模式下,搜索量、播放量、提及量等组成的大数据将会预判市场需求度,从而判断是否值得投资,再找写手编剧本,最后拍成影视剧,如《琅琊榜》《花千骨》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IP模式确实展现出整合资源、提升效率的优势,不断叠加放大“粉丝效应”,让一些投资者赚得盆满钵圆的同时,也给众多网络写手以成功的希望和可能,在国内影视剧市场上形成“鲶鱼”效应。然而,不少IP剧内容飘忽、情节老套、制作粗滥等问题饱受舆论吐槽,一部正热播的电视剧竟出现公元前300多年用毛笔在纸上写字的镜头。这或许是文化产品“快餐化”的通病,但“IP至上论”者将资本楔入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采用类工厂的方式制作影视产品,令人担忧。

  表面上看,“IP至上论”是对互联网时代创作模式的追捧,其背后隐隐闪现着资本崇拜的魅影。有投资者认为,腰包有钱,瞅准市场,抓住观众的偏好,其他都不是大问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即便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剧本,也可以广发“英雄帖”,把几个网吧吧主圈在一块玩个 “杀人游戏”(多人参与较量口才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就可以搞定。按照这种逻辑推演下去,必然把市场奉为唯一标准,而一时半会的成功又强化这种逻辑,结果很可能因迎合市场而制造大量烂片,因劣币驱逐良币导致高质量作品越来越少。 “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阿里影业这样的机构,一定用最省事、最便捷的方式来收割观众”,一位专业编剧的批评点中了要害。

  几年前,王蒙先生曾提出评判文化精品次品的“三重坐标”一说,可以带来一些启示。他认为,市场的评估,专业的评估,未来的评估即留给未来什么样的作品、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建树,缺了任何一个都是不健全、不完整的。点击率、收视率等确实是对影视作品最直观的评价,但数据不能说明一切,现实中叫座不叫好的作品并不少见。影视剧本创作是一门技术活,但更是一门艺术活,不能简单地靠几个写手闷在家里粘粘贴贴,也不可能像工厂流水线那样批量生产。创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平,作品一定要反映社会生活、反映时代价值、反映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影视产品说到底是文化产品,教育人、感染人、引导人是其天命,一旦丧失文化人的自觉,只剩下孤零零的资本,可能是职责没尽到、钱也将打水漂。事实上,像《琅琊榜》那样获得成功的IP剧毕竟是少数,优质资源被抢购、囤货转化率不足正成为IP影视的瓶颈,不少业内人士开始质疑IP这把火还能烧多久。

  文化创作不是资本的游戏,好作品不是完全靠钱能“砸”出来的。担心IP让专业编剧没饭吃显然过于悲观,但认为它将取代传统影视剧生产方式未免盲目乐观,一窝蜂围上去很容易迷失,用尤小刚的话说:“从业者不抬头看方向,只低头去找车,恐怕会吃亏的。 ”所以,在这场争论中,谁负谁胜不重要,辨清到底该坚持什么、如何活跃影视剧市场并拿出过得硬的产品才是最应该注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