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15-12-16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上一期介绍了传统盆景中的悬崖造型,造型的区分是根据树形整体构图来定义的,传统传承下来的构图样式稳定,是盆友们在把玩过程中必需掌握的技巧,在第一期观赏基础中介绍到,盆景是一种奢侈的艺术,在此,我们又提出一个问题:盆景可否进入艺术学院,成为一门艺术学科?如果盆景能进入学院教学系统,盆景艺术将更容易为多数人了解,系统的教学能带来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能更为系统化、专业化。当下盆景界不乏老一辈的技艺人才,不管大家当初进入盆景界是为了艺术追求、为了经济利益,抑或是看到了两者的切合点,改革开放以后到今天,中国盆景得到让人惊讶的发展,此时,最为老前辈们纳闷的事儿,该是传承的问题了吧,不是每一位老爸都很幸运拥有一位具有共同追求的儿女,因此,如何展示当代盆景的魅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盆景,关注盆景,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期介绍传统造型:云头雨脚。

云头雨脚,在构图上可简单地理解为上大下小,倒三角式造型。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盆具有当代意义的云头雨脚造型。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一息百年》 朴树 藏家:陈万均  底盆:约100X80cm

这是一盆可称为经典云头雨脚式造型,看枝条的分布即能分辨造型特点,主干枝干在树桩上方,其他枝干按照聚散分布原则,这种分布的考究与国画中的“经营位置”道理是一样的。树桩本身已经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大树洞、遒劲的结节,像化石样扑起的树皮,这肌理效果只有天然野生大树才能有。朴树是一种生长能力很强的树种,能经受住高强度的修剪,创口愈合快,结合岭南派截干蓄枝技巧,能很好地表现出枝干之间转折的力度,是岭南盆景中常见的表现树材。此云头雨脚造型经历几年塑形期,现已展现出成熟的一面。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云头雨脚范式之一  榕树 藏家:陈万均 

这是一种常见的经典云头雨脚样式,在陈万均先生园中就有大大小小好几盆这种样式的作品,样式的塑造需要根据树桩造型而定。此树在种植上必须非常讲究技巧运用,主干细小,需要注意养分供给问题。结节造型呈回环状,重点放在探出枝条的表现上。树根部分突出的根部起到了平衡构图的作用,此作尚待配盆。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未命名新作  榕树  藏家:陈万均

这是一盆用传统树型盆衬托的云头雨脚型盆景,暂没有名称,榕树有一大特点,经过剪切之处的愈合口形成不规则环状,像一个个小树洞,此树下半部分位于根部以上地方是具有斧劈的视觉感受,树根之间的空洞位置的赏玩类似于国画中的“计白当黑”,事实上,盆景的欣赏与国画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你不但可以看“有”的东西,还能看“没有”的东西。有绘画基础的朋友还能用现代绘画来观看盆景,它可以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是浪漫主义的,更可以是抽象的或是超现实的。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木石前盟》 作者:陈万均 盆:约45X30CM  藏家资料略

这也是一盆云头雨脚型的盆景,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云头利用附石技法来表现,“雨脚”却是非常明显。

最后来欣赏下博艺园的经典作品之一。

[转载]【第四期】盆景欣赏:传统盆景(三)

《虞姬》藏家:陈万均  朴树  底盆:约110x6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