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图边角:细数那些国境上的狭长凸起(连载一:瓦迪哈勒法尖角)

 cat1208 2015-12-16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从瓦罕走廊到卡普里维地带,这些类似陆地上的半岛地带,英文单词称之为Salient(凸出),往往每一块区域都有着历史的迷乱,边界的交错变动和民族的恩怨纠葛。因为特殊的行政边界位置和地形因素,往往在政治和军事上极具特殊意义。

地图边角:细数那些国境上的狭长凸起(连载一:瓦迪哈勒法尖角)

(瓦迪哈勒法尖角在苏丹的地理位置图及苏丹、埃及争议领土)

瓦迪哈勒法尖角(Wadi Halfa Salient)是非正式的地名,因其附近的一座苏丹边境城市瓦迪哈勒法(Wadi Halfa,距离边界22公里)而得名。它位于苏丹、埃及边境与尼罗河十字交叉地带。

地图边角:细数那些国境上的狭长凸起(连载一:瓦迪哈勒法尖角)
                 (瓦迪哈勒法尖角详图)(图中显示出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Anglo-Egyptian Sudan)、埃及(Egypt)签订协议,将北纬22°线作为苏丹与埃及的正式边界。1902年,为了管理之便(苏丹更靠近这一地区),英国在协议基础上提出修正,确定了一条新的行政管理边界,在尼罗河边境地带偏离了原有界线,将这一地区置于苏丹的管辖之下。除了瓦迪哈勒法尖角,新的边界还在其他两地改变了原来的边界协议:红海岸边1899年边界以北的哈拉伊卜三角区(Hala'ib Triangle);以及位于1899年边界以南、小得多的比尔泰维勒三角区(Bir Tawil Triangle)。

 埃及坚持1899年确定的北纬22°线为两国国界,这样对埃及更有利:同时主张哈拉伊卜、瓦迪哈勒法,放弃对比尔泰维勒的声索。与此同时,苏丹坚持1902年修正后的行政边界,这使得它的声索区与埃及完全重叠。

 于是,没有人提出对比尔泰维勒地区的领土要求,使之成为事实上的一块无主地。接下来,由于两国的激烈抢夺、埃及军队的占据,哈拉伊卜地区也广为人知。相反,瓦迪哈勒法尖角却一直默默无闻,因为它的绝大部分已经被纳赛尔水库(纳赛尔湖)淹没。

 瓦迪哈勒法尖角形似一根手指,宽约9公里,深入埃及境内25公里,总面积约为210平方公里。阿斯旺大坝(Aswan Dam)建成后,形成了纳赛尔湖(Lake Nasser),该地大部分地区都被湖水淹没。这影响到当地以及古都法拉斯(Faras)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不少人移居到布塔纳地区(Butana)的新哈勒法(New Halfa)。

 1953年的一张详细地图展示了淹没前的村镇情况。当地共计有57个村庄,其中尼罗河西岸24个(地图上17个标注了地名)、东岸32个(12个有地名),法拉斯岛(Faras Island)上还有一处不知名的村庄。Dubayrah是这里最大的城镇,也是唯一人口超过2000的地区。

未被水淹没的陆地仍有约30~40平方公里,多位于纳赛尔湖东岸,那是一片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岩石。美国宇航局推出的世界风(World Wind,简称WW)软件,将该地区地图与卫星照片叠印在一起,清楚地显示出洪水淹没的范围。只见地图上显示的所有村庄,都早已淹没在万顷碧波之中。

地图边角:细数那些国境上的狭长凸起(连载一:瓦迪哈勒法尖角)

                              (苏丹族群地图)

地图边角:细数那些国境上的狭长凸起(连载一:瓦迪哈勒法尖角)
                    (瓦迪哈勒法尖角地区的一个村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