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腊八粥的由来吗?

 昵称2530266 2015-12-16


小编发现最近我们的大语文群里文字分享很热闹啊,就想着选一节来给大家看看~这次的主题是由我们的椰椰老师带来的【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由来-官方版

椰椰老师:

大家知道吗~我们国家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很长很长的历史~这个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 ,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我国古代天子,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这里先说一下腊八的寓意。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是学院派的解释~


》》腊八粥由来-民间版V1.0

椰椰老师:我们再来看看民间传说故事。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两口守着一个儿子。老爷子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 ,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两口不但勤劳节俭 ,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渡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得五大三粗 ,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因为是独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娇惯坏了。不幸~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 ,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曰子 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两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两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 ,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 的话说给媳妇。她说到:“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可惜~这句金玉良言~被她那偷懒成性的媳妇给当成耳边风了。

过了几年,老两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两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曰子过 得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两口一起去世了。带有点浪漫主义色彩。小两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两口一唱一和 ,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天。小两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一年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 ,家里吃穿已尽。小两口断粮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两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懒到这个份上,也是极致了。。。。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腊七腊八 ,冻死‘叫花‘~形容腊八时节的寒冷~小两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 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谓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为时晚矣!正在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两人的懒惰~使这房子年久失修,房子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 ,“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两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

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 ,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这只是腊八粥的一个传说~


》》腊八粥由来-民间版V2.0-纪念

椰椰老师:我们再来说一个~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随后岳飞遇害风波亭,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众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这是纪念版本的腊八粥由来~


》》腊八粥由来-民间版V3.0

椰椰老师:

还有一种说法是: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菩萨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佛教中腊八粥的故事来自于牧牛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相沿至今,此习俗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这里说一下腊八粥的原料~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进行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等程序后。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供佛供僧。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被认为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