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小品文十篇 一、咬了一口的苹果 苹果公司的标志,是一只咬了一口的苹果。过去,我一直在想,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为什么不设计一只圆满的苹果,偏要用一只咬了一口、残缺的苹果做公司的标志呢? 后来,我阅读了有关乔布斯的人生简历,得知乔布斯曾经历过三次人生变故。一次是“从贵族学校退学”。乔布斯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棒的决定,因为后来他因退学而转学,投入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另一次是“被自己创办的苹果电脑公司开除”。乔布斯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棒的遭遇,因为后来他因被开除而重新创业,推出了《玩具总动员》。再一次是“被医生诊断患胰脏癌”。乔布斯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棒的提醒,因为后来他因手术成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原来,乔布斯本人就是一只残缺的苹果,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后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乔布斯就是这样一只苹果,上帝给了他“退学、开除、患癌”等残缺的人生,却让他拥有了一颗健康进取而芬芳的心灵。 苹果公司那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是在告诉我们:哪怕上帝只给我们一只残缺的苹果,我们也可以用它拥有丰硕的人生。 二、善于小结的竹子 当试卷发下来时,我们都傻了:怎么?与前两天考的试卷一模一样,老师是不是发错了试卷呢?可老师说,没错,考的就是这份试卷。 第二天,老师把改好的试卷发给我们,要我们对前后两次考的试卷进行对照,然后说,竹子并不大,可却长得很高,甚至高过一些大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说,竹子每长出一小段,就会长出一圈竹节,这竹节,就是竹子对自己的生长做出的小结,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小结,所以,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因为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长得又高又快。 讲完竹子,老师又回到了我们的考试试卷上。老师问我们,对照前后两次所考的同样试卷,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我们一对照,惊讶地发现,很多上次做错了的地方,这次也做错了,而且犯的是同样的错误。老师说,你们两次犯着同样的错误,这说明你们不会像竹子一样进行小结,既不懂得从中总结经验,也不知道从中吸取教训,这样,你们又如何去“长高”,又如何去进步呢? 三、一根稻草的价值 有人说,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的价格;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一根稻草,与白菜捆在一起,与大闸蟹绑在一起,难道人们没有看到吗?人们当然看到了,只是稻草太渺小,太无足轻重,太微不足道,人们也就对它忽略不计,也就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所以,当一根稻草与白菜捆在一起,与大闸蟹绑在一起,不要以为就有了白菜的价格,就有了大闸蟹的价格,而是人们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对它忽略不计而已。当白菜、大闸蟹买回家后,稻草的命运,最终仍是被人们当作垃圾扔掉。 如果自己只是“一根稻草”,自身没有一点价值,即使“傍”上了“白菜”,“傍”上了“大闸蟹”,哪怕是攀上了龙附上了凤,在人们眼里,也是无足轻重,也是一钱不值,最后,只能落得一个被人抛弃的命运。 一根稻草,不管跟谁捆绑在一起,最后还是稻草。 四、破壳而出的绿豆芽 一位植物专家告诉我,绿豆发芽时,那芽苞上还顶着破了的绿豆壳,像是芽苞戴的一顶帽子。这说明,绿豆发芽,是破壳而出的。不只是绿豆,很多种子发芽,都是破壳而出的。 植物专家说,种子播进土里,在黑暗的泥土中,种子有两个选择:要么让黑暗埋没自己、腐烂自己;要么在黑暗中打破自己,让生命破壳而出,获得新生。当人生遭遇黑暗,我们又该如何做好人生的选择呢? 五、树枝的报复 斧头砍断了一根树枝,树枝决心报复斧头。 斧头是那么强大,自己是那么弱小,怎样才能报复它呢?树枝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树枝忍痛把自己截成了一段斧柄,然后去接近斧头,掌控斧头。 树枝终于把斧头抓在了手中。 把斧头抓在手中的树枝,又抓着斧头,去砍别的树枝. 六、不平的水 “为什么池塘的水不会流动呢?”前辈问。 “因为池塘的水是平的。”他说。 “为什么溪流里的水会流动呢?”前辈问。 “因为溪流里的水是不平的。”他说。 “这么说来,水流动,是不平产生的。”前辈说,“水在不平的情况下,它哀叹沉沦了吗?没有!而是在不平中获取进取的力量,前进的力量,并在不平中一直走向大海,接近大海,去拥抱大海的壮阔和伟大。人在遭遇不平的待遇时,应多想想水,多学学水,你说呢?” 有些东西,你是拿不回家的。比如,云彩你拿不回家,蓝天你拿不回家,太阳、星星、月亮你拿不回家。 于是,有的人总感到自己的房子太小,不断地去换大的,换更大的。结果,不管换多大的房子,拿不回家的终究还是拿不回家,云彩你拿不回家,蓝天你拿不回家,太阳、星星、月亮你拿不回家。 不管你的房子有多大,家有多少,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你是拿不回家的。 其实,有一个家,可以装下彩云,装下蓝天,装下太阳、星星和月亮,但却被我们忽略了、荒芜了。这个家在哪里呢?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它就是我们灵魂的家。 一日,见一渔夫在湖边撒网,在撒网之前,渔夫向湖中抛下一盆饵料。我问渔夫为什么要向湖中抛饵料?渔夫说,甜头多的地方,鱼儿聚集得也多,在鱼儿多的地方撒网,网起的鱼当然也多。 另一日,见一钓者钓鱼,在抛下鱼钩之前,钓者向水中撒下几把饵料。我问钓者为什么还没有下钩就撒饵料呢?钓者同样回答说,甜头多的地方,鱼儿聚集得也多,在鱼儿多的地方下钩,上钩的鱼自然也多。 甜头多的地方,鱼儿聚集得也多,但同时,阴谋、陷阱、圈套也多,可悲的是,鱼儿们看到的只是甜头,却看不到阴谋、陷阱和圈套。 面对形形色色的甜头,拥有智慧的人,又会比鱼儿聪明到哪里去呢? 九、惯出来的营养不良 有一个富人家的孩子,一次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的结果是,营养不良。 父母无法相信,孩子怎么可能会营养不良呢?孩子要吃什么就给什么,家里营养丰富的食品也多的是,孩子不可能缺少营养。父母问医生是不是检查出错了?医生说,检查不可能出错,孩子确实营养不良,而且是严重营养不良。 见父母仍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医生问,孩子是不是挑食了?父母说孩子很挑食,平时只吃他喜欢的一、两种食品,其它的食品一概不吃,由于太宠爱孩子,也就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医生说,这就是孩子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仅吃一、两种食品,其它的食品都不吃,怎么不会造成营养失调和营养不良呢?有一种营养不良,是惯养出来的。 正如医生所说,有一种营养不良,是惯养出来的,有一种人生的脆弱,也是娇惯出来的。 十、大补宜慢不宜快 一次大病后,身体极为虚弱,便去看中医。给我看病的是一位老中医,我要老中医多开补药,以便尽快把身体补强壮。而老中医说,不要快,而要慢,特别是身体虚弱时,不能快补,只能慢补。 多服补药,不是能更快地让身体康复吗?我问老中医。 老中医的话,让我有所启悟。补药是营养品,是好东西,但再好的东西,在吸纳它、使用它时,也要有节制、有分寸。如果一遇到好东西,就贪婪地去侵吞、去掠夺、去强占,那么,好东西带给我们的,将不是好处,而是坏处和灾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