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识别血象

 过眼云烟ty 2015-12-16
一天夜里,隔壁老王家的宝贝儿子突发高烧,这让老王手足无措。慌忙之中叩响了我的房门让我给瞧瞧。我一看:体温38.5℃,舌苔薄白,舌尖微红,咽后壁红而未肿,精神尚可,除此之外,未见其他异常。我让其服用了适量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并嘱其多喝水,继续观察。夜里还算平安度过,但。但次日一大早又烧了起来,只得去医院。可下午一见面他便一阵抱怨,大概意思是说今天去医院医生先让做个血常规检查,看完小孩情况和化验单后,便让其回家休息,同样嘱咐多喝水,居然连点药渣都没有从医院带回。这让他很是不解。不过,通过长达10分钟的答疑解惑终于让他喜笑颜开地放过了我。
想知道我们聊了什么吗?请继续往下看。看完之后,你拿着化验单的手,再也不会颤抖。
  ◎血象
  血象指的是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是对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的理化检查。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细胞质量主要指形态结构以及相关物质,比如红细胞体积、沉降速度以及其内含的血红蛋白(血红素)含量等。
  因此,血象就是与血细胞相关的一系列参数,它为医生们诊疗病情提供参考。而我们通常说的血象高则专指血液中的白细胞偏高。
  ◎白细胞大家族
  血液中的细胞都来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的白细胞是个大家族,是一类细胞的总称,若干年前也叫做白血球,因为它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不过千万别认为白细胞是白色的,它实际上是无色的。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前者又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和中性粒细胞,化验单上有它们的名字。
  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防御,它们大多“身体”柔软,能通过变形运动穿出血管进入各种机体组织。由于长期深入基层组织四处巡逻,很是辛苦,加之各地条件不同,比如在心脏和大肠白细胞用餐环境就相差甚远,所以白细胞寿命一般较短,几天到几十天不等。如若在巡逻中遭遇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它们便与之殊死搏斗,最终同归于尽,化做脓液,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认识指标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我们只需要掌握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相关参数即可。
  1.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虽然是免疫细胞,也并非多多益善。白细胞的总数一般都是以109为计量单位。一般不超过10×109,婴幼儿稍高。
  是不是有看不下去的感觉,不必太纠结,化验单上都有参考数据,你只需要认识↑和↓即可。如果化验单上用↑表示,就意味着白细胞偏高,也就是就是我们所说的血象偏高。如果过高,多见于各种细菌感染、慢性白血病以及一些化学药品的急性中毒。如果用↓表示,意味着白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流感、麻疹、风疹和肝炎等。白细胞高于或者低于正常值都是异常现象,如果要进一步确诊,一般都需要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白细胞形态等指标综合判断。
  2.白细胞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它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它的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包括扁桃体发炎、阑尾炎、中耳炎等局部感染和肺炎、猩红热等全身性感染。它的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
  一句话:中性粒细胞变化原因类似于白细胞,增多多是细菌感染,减少多为病毒引起。
  (2)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在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占到白细胞总数的20%~40%,我们常说的抗体便是其中一种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传染病和血液病,如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白血病等。而其减少原因则更多,但发生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则相对减少。
  3.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由肝脏合成。它的升高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在绝大多数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CRP浓度变化不大或基本保持不变,而细菌感染则急剧上升。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