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那么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在音乐学习中培养、激发自己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不断陶冶情操,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音乐老师面前的课题。我从教快三十年,但在音乐教师岗位的实间不长。通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领悟出一些道理。 一、音乐课跟语数一样。对教师产生好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第一步 。从第一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教师那声情并茂的演唱,挥洒自如的演奏,婀娜多姿的舞蹈姿态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崇拜老师自然愿意跟老师学习。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已的身份和角色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仰慕你那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从而使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 二、善于创设情境教学,以艺术美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比如:我在教《大树妈妈》这首歌时,先做好PPT,然后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随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这首歌曲伴奏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在茂盛的大树底下小动物们快乐的跳舞歌唱。第二张是小鸟飞到大树上打窝生养鸟宝宝、大树像妈妈一样呵护小鸟,这样加深了对歌词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提示简谱版歌曲在不同的要求下反复欣赏歌曲,对歌曲旋律掌握特别快。教唱此歌时,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准。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感受音乐。 歌词是“音乐想象”的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内容美、韵律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就像朗诵诗歌,体会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 课本插图也是“音乐想象”的依据。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孩子们直觉思维比想象思维发达。通过视觉孩子们更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 四、让学生动起来,在玩中学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身理特点,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说孩子们喜欢与老师做游戏。在游戏中学生积极主动,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音乐的教学和音乐训练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比如:学习《火车开了》这首歌的时候先说好我们今天要玩开火车的游戏,但必须学会一首歌,学得最好的同学可以当火车头。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学歌特别快,课堂气氛很活跃。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听、唱、表演、演奏时体验音乐情感形象,继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再如还有要多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化,打破一尘不变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真正做到“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