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解读| 2015全国共享办公市场现状与趋势解读

 无咎●无誉 2015-12-16

[ 导读 ]


共享办公,未来将何去何从?


一年前,没人知道CO-working是什么?一年后,人人都在谈CO-working!

一年前,我们只知道万科、绿地是卖房子的;一年后,万科、绿地也在玩space了!

一年前,全球共享办公空间5900家;一年后,全球空间7800家,30%以上的涨幅!


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享办公空间1700多家,显然,全球超过30%的增量,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


2007-2015年全球共享办公空间数量变化


1

井喷的联合办公


面对爆发式的增长,自然很多人生出是否已经开始泡沫的疑问。


的确,从需求来看,在政策呼唤下,不管是创业人群也好,还是新增小微企业也罢,甚至是创投资金量上,我们看到了一片大好形势。单创业人群2015年就增加超300万,全国目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量达1亿户,吸纳就业超过2亿人,94.2%的占比是全国企业目前,也是未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类企业生存发展的痛点明显,即融资成本高、人才吸纳能力弱、市场推广有限……从社群、社区、社交为出发的共享办公模式,恰恰有效迎合了这些痛点。


小微企业、创业人群、创投资金,

从量上看,需求形势一片大好


而从供给来看,的确,市场存在乱象。克而瑞从年初共享办公这一概念兴起就开始跟踪研究,至今已经跑过全国9个城市,扫过上百个项目,更与50多家空间创始人有过深入交流,我们看到很多空间实际上只是名称上的文章,为的是政府资金支持、为的是招租的便利,甚至仅仅是噱头。


全国共享办公空间供应集中在东部沿海,

整体呈不断上涨趋势


然而,正如克而瑞信息集团总裁张燕说的那样“与其我们今天讨论它有没有泡沫,不如说作为一个新兴的业态一定有去古存今的过程。一个正刚刚开始萌芽的新兴事物,之所以我们直观感觉存在泡沫,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如果仅仅是借有一个形,不具备里面核心的东西,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大并购当中淘汰掉。”


克而瑞信息集团总裁张燕

在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的现场发言


克而瑞在全球7800家共享办公空间的基础上,根据CRIC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过一轮较为粗略的估算,目前全国共享办公空间规模总量占写字楼总量不到4%,从总量上,也远不到泡沫的程度。


扫过上百个项目之后,我们其实开始疲惫,因为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空间从产品表现看,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开放/独立工位、大小会议室、咖啡bar等公共休闲区、分享路演区域等;入驻的团队看,几乎清一色互联网,零星点缀些智能硬件、咨询、法务、人力资源招聘等;盈利模式上,绝大部分空间还是围绕桌子收费,虽然每家都在谈增值服务、谈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等;当然,社群是每个空间永恒的话题。


2

共享办公的四大家族


跟踪一年以来,最大不同的是,空间们开始越做越大,从几百平,已经往上万平发展,是不是意味着共享办公可以作为盘活写字楼存量的手段了?


梳理了下目前市场上的空间创始人背景,我们发现了共享办公的四大家族:

1、地产商家族,以SOHO中国、万科、绿地为代表的开发商派,写字楼存量固然要去化、要盘活,但是几千平对于几十万上百万的存量,可谓九牛一毛;


2、二房东家族,共享办公市场上最早的草根派,通过便宜租赁旧厂房、旧办公楼,以社群营造为核心在市场上谋生存、求发展;


3、创投系家族,从最初的四处找优质创业项目,到做个空间,将他们聚在一起,一边辅导一边甄选,提高孵化率;


4、媒体系家族,以36氪为代表的,从为创业项目做推广,到自己做空间,进行孵化。


四大家族,空间内产品表现几乎无差,但运作机理却是千差万别,同是一张桌子,地产商看中的可能是桌子背后人的居住的需求;二房东看中的是桌子背后人的共享链接的需求;创投系家族看中的是桌子背后创业团队的创投孵化的需求;甚至媒体系家族看中的则是桌子背后的团队对媒体传播需求。


联合办公四大家族


不同属性下,酝酿的商业运作模式则大不相同,但对于是否去存量却是一致的,正如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说的那样“不管联合办公也好众创空间也罢,这类“空间”形态产品只是办公方式的一种改变,我更愿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领域的未来。联合办公占整个写字楼市场份额是非常小,从使用上来看,从办公室的需求转变为“一张桌子”的革命,加上因为共享,周转率的提高,有可能还会减少纯办公面积上的需求,所以,联合办公解决不了写字楼库存问题。联合办公其实关注的不应该是解决库存的问题,而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共享经济的模式,这种共享,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共享,而是精神层面的共享。”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

在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的现场发言


3

未来,共享办公空间的7大趋势


作为专业第三方,克而瑞一直触角敏锐,坚持新兴领域积极探索,我们通过年度榜单的形式对这一年中跟踪的空间做了一次集中性盘点,超过350家空间,基于五大维度——布局与扩张计划、运营能力、知名创业团队、空间配套、资源整合能力,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45家空间作为年度榜单的评价备选。


克而瑞咨询展开联合办公市场研究工作


我们认为,市场上四大家族,不论背景,主要分为两类空间——注重办公空间及社群的联合办公类注重创投孵化的众创空间类,两类空间基因不同,基本诉求不同,评价的指标及权重有一定差异——


1、联合办公在选址、规模上诉求更强,相应指标权重更高;



2、而众创空间在创投服务、导师辅导、基金规模诉求更强,相应指标权重也就更高。



基于此,我们首次对全国的共享办公空间做了一次年度发布,榜单本身是其次,我们更希望透过榜单,去剖析行业现状,跟踪行业发展,预测行业未来,所以关于未来,我们预测共享办公空间将会呈现七大趋势:


共享办公市场七大趋势


第一,规模化布局。规模化,对于二房东家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扩张,实现网络连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第二,垂直细分化。我们发现,随着空间开的数量增多,创业团队入驻的增多,慢慢的,入驻的团队间、以及空间内,开始围绕某一领域,产生自生态的端倪,比方说围绕工业设计领域、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围绕汽车后服务市场领域等等。


第三,功能的融合。今天我们一直都在把联合办公和众创空间分开来说,因为两者有明显区别,联合办公是以桌子收入为主,而众创空间以创投孵化为主,然而,实际上,我们越来越发现,很多联合办公空间里也有一些空间或者资本跟投的情况,换句话说,创投未来一定不仅限于众创空间,而应作为一种功能,在共享办公空间内存在。


第四,强调品牌力。并不是说,一个企业发展大了才要要强调品牌,品牌应该从小做起,想方设法建立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每当你在以这个品牌新开空间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用户会花多少钱来租赁你的空间,换句话说,当你的桌子比别人贵一倍的时候,你必须得是他们认可的品牌。


第五,社群的经营。入驻的企业在空间里实际上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态,通过社区的经营,社群分享,共享经济推动了整个社群的活跃与价值的呈现,这些是源自物理空间,但又高于物理空间,而这,才是共享办公实际上要追求的。


第六,盈利的延展。从一张桌子开始,如今几乎所有空间都已达成共识,单靠工位的租金,空间是很难可持续发展。围绕桌子,围绕桌子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挖掘才是关键,例如创业的投资、教育培训、新媒体等。


第七,优胜与劣汰。共享办公的门槛其实很低,泡沫论一出,不禁要问,未来什么样的空间会有发展?而怎样的空间会被淘汰?显然,那些资源整合力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空间,将会更有市场适应力。



从左到右,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克而瑞信息集团副总裁张兆娟


共享办公才刚刚开始,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未来要如何去做,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诉求,克而瑞信息集团副总裁张兆娟的话来说就是“每个空间都有各自的基因,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做起,做高自己的门槛,做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办公革命才刚刚开始,新生的事物要呵护,克而瑞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做好陪伴者,与共享办公一路随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